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0AA10A402)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郭仁湘王珺杨薇陈国华黄宗文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石斑
  • 3篇石斑鱼
  • 3篇斑鱼
  • 2篇斜带石斑
  • 2篇斜带石斑鱼
  • 1篇牙鲆
  • 1篇野生群体
  • 1篇英文
  • 1篇育苗池
  • 1篇育苗水体
  • 1篇原生动物
  • 1篇真鲷
  • 1篇生物群落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发育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增长
  • 1篇微卫星
  • 1篇微卫星分析
  • 1篇冷休克

机构

  • 3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3篇陈国华
  • 3篇杨薇
  • 3篇王珺
  • 3篇郭仁湘
  • 2篇骆剑
  • 2篇黄宗文
  • 1篇林彬
  • 1篇王永波
  • 1篇徐永江
  • 1篇吴小易
  • 1篇宁鑫
  • 1篇李春广
  • 1篇柳学周
  • 1篇赵明
  • 1篇李军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热带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南海斜带石斑鱼野生群体与人工繁殖群体的微卫星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评估我国斜带石斑鱼野生群体与人工繁殖群体的种质现状,采用19个微卫星标记对斜带石斑鱼南海野生群体和海南人工繁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在野生和人工繁殖群体中,19个基因座位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135 0~4.516 2和1.00 0~3.982 7;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706 1和0.687 5;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480 3和0.421 5;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47 5和0.493 0;2个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t)为0.979 4,遗传距离(D)为0.020 8。这表明斜带石斑鱼南海野生群体与人工繁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仍然比较丰富,人工繁殖群体没有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和种质退化的现象。
骆剑黄宗文陈国华王珺杨薇郭仁湘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野生群体微卫星
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水体浮游原生动物种群增长与生产量被引量:2
2011年
设计二种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测定水体的浮游原生动物种类组成、生物量,采用原位测定法研究水体原生动物的种群增长和生产量。结果表明:加菌组出现原生动物13种,总密度87.3×103ind.L-1,总生物量502.9mg.m-3,生物量较大的种类有阔口游仆虫(Euplotes eurystoma)、叶鞭虫(Phyllomitussp.)、旋回侠盗虫(Strobilidium gyrans)、尖毛虫(Oxytrichasp.)等;加藻组出现原生动物9种,总密度60.8×103ind.L-1,总生物量70.3mg.m-3,生物量较大的种类有尖毛虫、旋回侠盗虫、叶鞭虫等。加菌组种群增长率较高的种类有拟急游虫(Strombidinopsissp.)0.0578、弹跳虫(Halteriasp.)0.0493、周毛虫(Cyclidium litomesum)0.0405、太阳虫(Actinophryssp.)0.0383、中缢虫(Mesodimiumsp.)0.0373;加藻组种群率增长较高的种类有匕口虫(Lacrymariasp.)0.0153、旋回侠盗虫0.0144、急游虫(Strombidiumsp.)0.0117、叶鞭虫0.0100。加菌组原生动物群落总生产量10.232mg.m-3.h-1,生产量较高的种类有阔口游仆虫6.543、旋回侠盗虫0.992、变形虫(Amoebasp.)0.462、尖毛虫0.413mg.m-3.h-1;加藻组原生动物总生产量1.22mg.m-3.h-1,生产量较高的种类有太阳虫0.437、旋回侠盗虫0.350、叶鞭虫0.194、中縊虫0.159mg.m-3.h-1。分析认为,加菌组原生动物种类更丰富、生物量较大,相同种类的种群增长率也较高,表明加菌的方法进行石斑鱼育苗能为石斑鱼仔鱼提供更丰富的开口期饵料。育苗水体中,一些种类的种群增长率较高,但生物量并不大,这些种类在育苗池中的密度被大型浮游动物所控制,暗示着这些种类在育苗人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王珺陈国华林彬黄宗文王永波郭仁湘杨薇
关键词:工厂化育苗原生动物种群增长
真鲷精子诱导漠斑牙鲆减数雌核发育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紫外线(UV)灭活的冷冻真鲷(Pagrosomus major)精子激发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卵子发育。冷冻真鲷精子适宜的UV灭活剂量为72 mJ/cm^2, 随着处理时间延长, 胚胎的孵化率呈现哈特维希效应, 其中40s灭活组胚胎孵化率达到最高[(29±1.9)%], 单倍体率100%。利用冷休克法抑制卵子第二极体排出, 成功获得雌核发育二倍体仔鱼。冷休克处理温度为0-2℃, 处理起始时间3min、持续时间45min时, 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的孵化率最高, 达(9.4±0.71)%, 获得批量雌核发育仔鱼。雌核发育仔鱼经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倍性鉴定, 均为二倍体(2n=48), 未发现单倍体和非整倍体现象。雌核发育二倍体组和单倍体组与正常二倍体组组孵化时间差异显著, 分别历时64h59min和55h49min。雌核发育二倍体仔鱼与正常二倍体仔鱼形态特征差异不显著(P〉0.05), 单倍体仔鱼明显畸形。研究表明, 采用适宜的紫外线剂量灭活的冷冻真鲷精子可成功诱导漠斑牙鲆雌核发育, 获得雌核发育二倍体后代, 研究结果可为漠斑牙鲆全雌化苗种生产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
柳学周宁鑫徐永江赵明李春广李军
关键词:漠斑牙鲆雌核发育冷休克胚胎发育
不同培水方式对斜带石斑鱼育苗池中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英文)
2012年
斜带石斑鱼在中国的养殖主要位于南方,养殖规模仍不及其他海水养殖鱼类,如卵形鲳鲹、海鲈、军曹鱼等。苗种培育成活率低是造成斜带石斑鱼养殖业发展滞后的主要"瓶颈"之一,这与石斑鱼仔鱼开口期缺乏适宜的生物饵料有关,尤其是浮游动物的缺乏。为此,文中设计了4种不同培水方式,研究其对斜带石斑鱼育苗池中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方式1中分别添加益生菌、虾片40 mL.m-3和4 g.m-3(组1),方式2中分别添加益生菌、虾片80 mL.m-3和8 g.m-3(组2),方式3中添加小球藻液2.5 L.m-3(组3),方式4中添加小球藻液5 L.m-3(组4)。每组设3个重复。育苗池规格2.5 m×4.0 m×1.1 m(宽×长×高)。结果表明,组1和组2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种类数高于组3和组4。益生菌和虾片的添加可显著提高育苗池中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密度。整个育苗过程中。组2所含浮游动物密度维持在较高水平(1.3×105~2.1×105ind.L-1),组1和组2中浮游动物密度要显著高于组3和组4(P≤0.05)。从实验中可看出石斑鱼育苗池中添加一定量的益生菌和虾片,可获得较丰富的浮游动物群落,为石斑鱼仔稚鱼生长提供活饵料。
吴小易陈国华王珺骆剑杨薇郭仁湘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浮游生物群落育苗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