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20081042)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雷海英王志军梁瑞瑞贾彦琼武擘更多>>
相关机构:长治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中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荧光
  • 4篇荧光光谱
  • 4篇牛血清白蛋白
  • 4篇相互作用
  • 4篇光谱
  • 3篇光谱研究
  • 1篇荧光光谱分析
  • 1篇玉米
  • 1篇山梨酸
  • 1篇山梨酸钾
  • 1篇胎发
  • 1篇同步荧光
  • 1篇柠檬酸钠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发生
  • 1篇人工接种
  • 1篇外植体
  • 1篇介导
  • 1篇花叶

机构

  • 7篇长治学院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中北大学

作者

  • 6篇雷海英
  • 6篇王志军
  • 1篇李莉
  • 1篇梁瑞瑞
  • 1篇乔栋娟
  • 1篇仪治本
  • 1篇王玺
  • 1篇武擘
  • 1篇吴群
  • 1篇郑静
  • 1篇王慧慧
  • 1篇贾彦琼

传媒

  • 2篇光谱实验室
  • 2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化学研究
  • 1篇长治学院学报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EX法提取植物组织DNA被引量:4
2010年
介绍了一种简单而实用的DNA提取法,利用PEX试剂从高粱与转基因玉米的新鲜叶片中提取植物组织DNA。所得DNA经定量检测后,可满足AFLP分析及PCR-Southern杂交等要求。
雷海英孙毅仪治本段永红王志军
关键词:DNA提取PEXAFLP
牛血清白蛋白和苯甲酸钠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2011年
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苯甲酸钠(SB)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苯甲酸钠浓度的增加,BSA荧光强度逐渐减弱。二者以1:1的结合比结合,考察了不同pH、离子强度、不同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苯甲酸钠与BSA的结合情况。
王志军郑静王慧慧
关键词:苯甲酸钠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
病毒复制酶基因介导玉米抗矮花叶病的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本研究将病毒复制酶基因(NIa、NIb)通过花粉介导法,转入玉米优良自交系中。对所转化的玉米后代进行了PCR检测,并对检测呈阳性的植株于次年播种于试验田,对转化的植株连续2代(T1和T2代)利用人工摩擦接种矮花叶病毒的方法进行田间抗病试验。将连续2代抗病的植株通过PCR以及PCR-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证明:病毒复制酶基因已成功导入玉米自交系中,结合田间抗性鉴定,获得了对玉米矮花叶病抗病性增强且农艺性状良好的玉米株系。
雷海英孙毅王志军杜建中
关键词:玉米人工接种矮花叶病毒
山梨酸钾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pH、离子强度、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山梨酸钾(PS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SS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PSS与BSA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属于静态荧光猝灭。不同的实验条件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PSS与BSA的相互作用。
雷海英乔栋娟王志军
关键词:山梨酸钾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
柠檬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柠檬酸钠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柠檬酸钠对BSA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过程。在20.0、32.0℃和36.5℃下柠檬酸钠与BSA之间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2.51×104、1.07×104、9.1×103L.mol-1,结合位点数近似为1。二者结合反应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氢键或范德华力。当pH值为7.4时二者的结合作用最强,同步荧光光谱显示两者的结合位点更接近于色氨酸。同时也研究了金属离子对二者作用的影响。
王志军吴群雷海英
关键词:柠檬酸钠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同步荧光
肌醇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应用荧光光谱研究了肌醇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求出了猝灭常数,讨论了肌醇对BSA构象的影响,并依据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肌醇与蛋白的最近距离.结果表明,肌醇与BSA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为单一的动态猝灭过程.
王志军梁瑞瑞雷海英
关键词:肌醇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荧光光谱
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被引量:6
2012年
以耐干旱、增产潜力大、抗病毒病、品质优良的晋豆19号大豆为材料,以子叶节、下胚轴、上胚轴、子叶、真叶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类型、激素配比、接种方式等对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菌苗刚转绿的下胚轴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外植体;诱导愈伤的最适培养基为MS+0.2 mg/L 6-BA+1.0 mg/L 2,4-D;诱导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05 mg/L NAA;诱导根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25 mg/L NAA。各种外植体中,诱导频率高低依次为下胚轴、上胚轴、子叶节、子叶、真叶。
雷海英武擘贾彦琼王玺李莉
关键词:大豆外植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