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60218)

作品数:12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梁浩苏齐鉴蒋俊俊梁冰玉肖信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HIV-1
  • 7篇病毒
  • 6篇人类免疫
  • 6篇人类免疫缺陷
  • 6篇人类免疫缺陷...
  • 6篇缺陷病
  • 6篇免疫缺陷
  • 6篇免疫缺陷病
  • 6篇免疫缺陷病毒
  • 4篇人类免疫缺陷...
  • 4篇细胞
  • 4篇耐药
  • 4篇巨噬细胞
  • 3篇吗啡
  • 3篇耐药性
  • 2篇亚型分布
  • 2篇体外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型
  • 2篇甲基苯丙胺

机构

  • 12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柳州市疾病预...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广西中医学院...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百色市疾病预...

作者

  • 11篇梁浩
  • 9篇苏齐鉴
  • 8篇梁冰玉
  • 8篇蒋俊俊
  • 7篇岑平
  • 7篇肖信
  • 5篇邓伟
  • 5篇周平
  • 5篇闭志友
  • 4篇陈晖
  • 4篇刘思扬
  • 4篇庄道民
  • 3篇李敬云
  • 3篇蓝光华
  • 3篇刘伟
  • 3篇吴书志
  • 2篇李彧
  • 2篇叶力
  • 2篇陶人川
  • 2篇苏锦明

传媒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吗啡对HIV-1在MT2细胞内复制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吗啡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在MT2细胞中复制的影响。方法将MT2细胞按单纯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吗啡处理组、吗啡+纳洛酮处理组、纳洛酮处理组和病毒对照组,先用浓度为10-8mol/L的纳洛酮预处理吗啡+纳洛酮处理组和纳洛酮处理组0.5 h,再用10-12、10-10和10-8mol/L 3个浓度的吗啡处理吗啡+纳洛酮处理组和吗啡处理组24 h,然后每组细胞加入HIV-1感染MT2细胞,并分别于感染的第3、4、5和6 d取培养上清测定HIV-1 p24抗原表达。结果 HIV-1感染MT2细胞第3、4、5、6 d,10-12、10-10和10-8mol/L 3个浓度吗啡处理组的HIV-1 p24抗原表达均高于病毒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吗啡+纳洛酮处理组、纳洛酮处理组与病毒对照组HIV-1 p24抗原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4、5、6 d,3个浓度吗啡处理组的HIV-1 p24抗原表达量比对照组增加的倍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2、10-10和10-8mol/L 3个浓度吗啡处理组在不同时间HIV-1 p24抗原表达量比对照组增加倍数比较,3个吗啡处理组的HIV-1 p24抗原表达量比对照组增加倍数均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呈现递增的趋势(P<0.05)。结论吗啡能够促进HIV-1在MT2细胞和内的复制,并且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呈现递增趋势;吗啡促进HIV-1复制的作用可被阿片受体阻滞剂纳洛酮阻断。
梁冰玉庄道民蒋俊俊刘思扬苏齐鉴李敬云梁浩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吗啡
吗啡对拉米夫定抗HIV-1药效影响的体外MT2细胞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吗啡是否影响拉米夫定(3TC)抗H1V-1的抗病毒效果。方法MT2细胞随机分为吗啡+3TC、吗啡+纳洛酮+3TC、纳洛酮+3TC处理组及3TC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用纳洛酮处理相应组的MT2细胞0.5h后,加入吗啡处理细胞24h,然后每组细胞加入等量的HIV-1ⅢB病毒和3TC溶液;病毒感染细胞第3、4、5和6天,取培养上清,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的HIU-1 p24抗原,根据p24抗原表达量,计算各个处理组的3TC抗HIV-1p24抗原抑制率。结果HIV-1感染细胞第3和第4天,吗啡+3TC处理组的3TC抗HIV-1p24抗原抑制率最低,与3TC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纳洛酮+3TC处理组和纳洛酮+3TC处理组的3TC抗HIV-1p24抗原抑制率相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组分别与3TC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细胞第5和第6天,各处理组的3TC抗HIV-1p24抗原抑制率与3TC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处理组的3TC抗HIV-1p24抗原抑制率随感染时间延长而降低,呈现时间一效应关系。结论吗啡在病毒感染初期能降低3TC的抗HIV-1药效;纳洛酮能够阻滞吗啡降低3TC的抗HIV-1药效作用。
梁冰玉庄道民蒋俊俊刘思扬苏齐鉴李敬云梁浩
关键词:吗啡拉米夫定抑制率
应用多重巢式PCR法快速鉴定广西HIV-1主要亚型
2009年
目的建立快速鉴定广西HIV-1主要流行亚型CRF01_AE、CRF07_BC、CRF08_BC、B和C的多重巢式PCR方法。方法针对HIV-1gag基因设计CRF01_AE、CRF07_BC、CRF08_BC、B和c亚型特异性引物,建立多重巢式PCR法,用该法鉴定来自广西的HIV-1毒株的亚型,并与基因测序法的鉴定结果比较。结果多重巢式PCR法能正确鉴别5种已知亚型的样本,10份HIV阴性样本均无扩增,在72份未知亚型样本中,正确鉴定出66份,分别属于CRF01_AE、CRF07BC、CRF08_BC、B亚型,多重巢式PCR法的灵敏度为91.7%,特异度达100%。结论多重巢式PCR法能准确鉴定广西CRF01_AE、CRF07_BC、CRF08_BC和B亚型毒株,是_种简便、快速、低成本的亚型鉴定方法。
苏齐鉴周平闭志友肖信吴书志岑平邓伟邵一鸣梁浩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HIV-1基因型
柳州市60株HIV毒株pol区亚型分布和原发性耐药情况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柳州市HIV亚型分布和原发性耐药情况。方法招募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柳州HIV感染者66名,采集外周静脉血,从血浆中提取HIV RNA,扩增pol基因并测序,将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和耐药性分析。结果获得60株序列,47株为CRF01_AE,占78.3%,12株为CRF07_BC,占20.0%,1株不能判断亚型。9株发生耐药性相关突变,其中2株可产生耐药性,原发性耐药的发生率为3.3%。结论当前柳州主要的HIV流行亚型是CRF01_AE和CRF07_BC,HIV原发性耐药的发生率处于国内一般水平。
周平苏齐鉴岑平黎明强臧宁肖信刘伟梁浩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原发性耐药
123株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重组亚型主要耐药性突变的基因屏障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比较HIV-1 CRF01_AE、CRF07_BC和CRF08_BC毒株发生蛋白酶抑制剂(PI)、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主要耐药性突变的基因屏障,分析不同亚型耐药模式的差异.方法 纳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柳州两市未经治疗的HIV感染者190例,采集外周静脉血,从血浆中提取HIV-1 RNA,扩增pol区并测序,用系统进化树分析序列的亚型,统计各序列每个主要突变位点由野生型密码子突变为耐药密码子所需的碱基转换和颠换的数量,根据转换与颠换发生概率约2.5:1的规律,将每个转换赋值设为1,每个颠换赋值设为2.5,计算各突变赋值之和,即为基因屏障值,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法和Nemenyi法比较不同亚型的基因屏障差异.结果 共获得CRF01_AE、CRF07_BC和CRF08_BC毒株123株.CRF08_BC发生T/S69D的基因屏障低于CRF01_AE和CRF07_BC(χ2=107.501,P<0.01),CRF01_AE和CRF07_BC发生V118I和L210W的基因屏障低于CRF08_BC,CRF07_BC发生V106M的基因屏障低于CRF01_AE和CRF08_BC.结论 在相同的选择压力下,CRF01_AE和CRF07_BC比CRF08_BC易发生V118I和L210W,CRF08_BC比CRF01_AE和CRF07_BC易发生T/S69D,CRF07_BC比CRF08_BC和CRF01_AE易发生V106M.
苏齐鉴闭志友周平肖信岑平邓伟蓝光华蒋俊俊梁冰玉刘伟梁浩
关键词:基因型抗药性病毒突变HIV-1蛋白质亚型
柳州和南宁HIV-1亚型分布及耐药情况调查被引量:7
2010年
为了解柳州和南宁两市HIV-1亚型分布和耐药情况,在柳州和南宁招募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共304名,采集外周静脉血,从血浆中提取HIVRNA,扩增HIVpol基因并测序。将获得的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柳州的HIV-1毒株中存在CRF01_AE和CRF07_BC两种亚型,其中CRF01_AE毒株占75.2%,CRF07_BC毒株占24.8%;南宁的HIV-1毒株中存在CRF01_AE、CRF08_BC、B亚型和C亚型共4种亚型,其中CRF01_AE和CRF08_BC仍是南宁最主要的亚型,CRF01_AE占85.8%,CRF08_BC占11.5%。根据所得的序列资料进行HIV-1耐药性分析,计算耐药率。计算结果表明,柳州未治疗和治疗研究对象的耐药率分别为3.3%和8.7%,南宁未治疗和治疗研究对象的耐药率分别为1.4%和27.5%。
苏齐鉴周平闭志友肖信吴书志岑平邓伟梁浩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耐药性
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在巨噬细胞中复制的影响
2013年
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俗称摇头丸)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一种新型化学合成毒品,主要成分是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1]。
梁冰玉苏锦明庄道民蒋俊俊黄颉刚李彧蓝光华柳志豪叶力陈晖陶人川曹存巍梁浩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甲基苯丙胺亚甲基巨噬细胞苯丙胺类兴奋剂
冰毒对HIV-1在巨噬细胞内复制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冰毒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HIV-1)在巨噬细胞中复制的作用。方法将巨噬细胞按单纯随机分组原则分为:(1)冰毒+多巴胺受体D1阻滞剂(SCH 23390)处理组,(2)冰毒处理组,(3)SCH 23390处理组,(4)病毒对照组。先用浓度为10-5mol/L的SCH 23390预处理(1)、(3)组1 h,再用10-4mol/L的冰毒处理(1)组24 h,同时用10-5mol/L、10-4mol/L及2.5×10-4mol/L的冰毒处理(2)组24 h,然后每组加入等量的HIV-1进行感染,于感染的第4、6、8、10 d取培养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检测培养上清的HIV-1 p24抗原,比较各组之间抗原表达量差异。结果 HIV-1感染巨噬细胞第4、6、8、10 d,病毒对照组的p24抗原表达量均低于3个不同浓度冰毒处理组(均有P<0.01);且各浓度冰毒处理组的p24抗原表达量比对照组增加的倍数,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具有上升的趋势,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5.94,P<0.001);而冰毒+SCH 23390处理组、SCH 23390处理组分别与病毒对照组HIV-1p24抗原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冰毒能够促进HIV-1在巨噬细胞内的复制,并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呈递增趋势;冰毒促进HIV-1复制的作用可被多巴胺受体D1阻滞剂(SCH 23390)阻断。
梁冰玉李彧刘思扬蒋俊俊陈晖黄颉刚苏锦明蓝光华黎明强叶力陶人川曹存巍梁浩
关键词:HIV-1巨噬细胞
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HIV-1耐药性影响因素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耐药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14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提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RNA,扩增pol基因并测序,分析HIV-1耐药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获得86例患者的HIV-1pol序列,其中15例轻度以上耐药,耐药率为17.4%(15/86)。服药依从性为50%-90%的患者,耐药率高于服药依从性≥90%的患者(OR=8.591,P=0.030);治疗1年-者,耐药率高于治疗时间〈1年者(OR=8.089,P〈0.030);农民患者的耐药率高于其他职业和无业人员(OR=4.223,P=0.017)。结论抗病毒治疗时间、服药依从性和职业因素与耐药有关,服药依从性低于90%、抗病毒治疗1年-、职业为农民的患者耐药率较高。
苏齐鉴周平闭志友肖信邓伟岑平蓝光华蒋俊俊梁冰玉刘伟梁浩
关键词:艾滋病耐药性抗病毒治疗
吗啡对HIV-1在MT2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复制的影响
2011年
目的 附测定双抗体夹心法检测p24抗原表达.用Student-t检验或方差分析(ANOVA)比较不同细胞处理组间p24抗原表达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吗啡处理组比对照组的p24抗原表达增加或减少倍数的变化趋势.结果 HIV-1感染MT2细胞后第3、4、5和6天,3个浓度的吗啡处理的(1)组的p24抗原表达[第3天:(4.44±0.30)、(5.59±0.25)和(4.60±0.24) ng/ml;第4天:(24.30±2.66)、(31.73±1.17)和(26.02±0.37) ng/ml;第5天:(56.30±1.26)、(81.77±2.49)和(63.66±2.57) ng/ml;第6天:(150.70±8.97)、(243.09±8.93)和(173.72±7.73) ng/ml]均高于(4)组[第3~6天分别为(1.93±0.05)、(8.03±0.09)、(15.30±0.91)、(41.01±0.84)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天:t值分别为14.15、24.74和19.14,P均〈0.01;第4天:t值分别为10.59、34.92和81.2,P均〈0.01;第5天:t值分别为45.83、43.51和30.07,P均〈0.01;第6天:t值分别为20.09、39.02和29.55,P均〈0.01).3个浓度的吗啡处理的(1)组的p24抗原表达比(4)组增加的倍数,随HIV-1感染MT2细胞的时间的延长具有上升的趋势,时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842.18,P〈0.01).HIV-1感染巨噬细胞组后第4、6、8和10天,3个浓度的吗啡处理的(5)组的p24抗原表达[第4天:(0.68±0.15)、(0.87±0.41)和(0.75±0.09) ng/ml;第6天:(1.64±0.57)、(2.07±0.12)和(1.75±0.17) ng/ml;第8天:(6.31±0.17)、(8.81±0.34)和(7.19±0.11) ng/ml;第10天:(32.30±17.55)、(50.74±17.55)和(39.74±0.56) ng/ml]均高于(8)组[第4、6、8、10天分别为(0.60±0.01)、(1.16±0.07)、(3.84±0.45)、(17.55±0.86)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4天:t值分别为7.27、11.06和3.02,P均〈0.05;第6天:t值分别为8.93、11.3和5.45,P均〈0.01;第8天:t值分别为8.83、15.11和12.42,P均〈0.01;第10天:t值分别为13.65、17.84和36.69,P均�
梁冰玉李敬云庄道民苏齐鉴刘思扬蒋俊俊肖信岑平陈晖梁浩
关键词:吗啡HIV-1巨噬细胞纳洛酮病毒复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