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469)

作品数:14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秦廷武杨志明刘程俊朱明华王治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肌腱
  • 5篇组织工程肌腱
  • 4篇冷冻保存
  • 4篇玻璃化冷冻
  • 4篇玻璃化冷冻保...
  • 3篇植入
  • 3篇缺损
  • 3篇细胞
  • 2篇电镜
  • 2篇电镜观察
  • 2篇冻存
  • 2篇体内植入
  • 2篇内植
  • 2篇腱细胞
  • 2篇腱修复
  • 2篇羟脯氨酸
  • 2篇细胞培养
  • 2篇肌腱修复
  • 2篇肌腱移植
  • 2篇跟腱

机构

  • 13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四川省疾病预...
  • 3篇四川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秦廷武
  • 5篇刘程俊
  • 5篇朱明华
  • 5篇杨志明
  • 3篇曾怡
  • 3篇王治
  • 2篇陈曦
  • 2篇彭蔷
  • 2篇王林
  • 2篇孙涛
  • 2篇宁良菊
  • 1篇王睿
  • 1篇谢惠萍
  • 1篇车茜
  • 1篇陈晓禾
  • 1篇黎源倩
  • 1篇朱锐
  • 1篇杨军
  • 1篇吴月虹
  • 1篇曾红燕

传媒

  • 5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色谱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工程肌腱细胞研究模型的构建:SD大鼠尾腱细胞可行吗?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目前常用的动物肌腱研究模型(比如兔,罗曼鸡等)的培养方法存在周期长,细胞获取量少等不足,往往成为制约肌腱组织工程实验研究进程的瓶颈。目的:希望建立SD大鼠鼠尾肌腱细胞培养流程,以期用较短时间获取大量种子细胞,为更高的工程化肌腱构造研究创造模型构建条件。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6-02/11在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完成。材料:7~10dSD大鼠2只用于获取鼠尾腱细胞;第4代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提供。方法:选用SD乳鼠,无菌条件下抽取尾腱,体积分数为10%的小牛血清+DF培养基悬浮组织块培养法获得鼠尾肌腱原代细胞,将第3代细胞与人包皮成纤维细胞为对照,行Ⅰ,Ⅲ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染色结果用image-proplus 5.02行吸光度测量,并做统计分析。主要观察指标:SD大鼠尾腱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及染色吸光度测量结果。结果:第2代SD大鼠尾腱细胞Ⅰ型胶原染色呈阳性,Ⅲ型胶原染色呈阴性;人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皆呈阳性。尾腱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表达吸光度值均明显高于Ⅲ型胶原(P<0.05)。两种细胞Ⅲ型胶原表达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D乳鼠尾腱源细胞符合肌腱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块悬浮培养可以在短期内大量获取原代或传代尾腱细胞。
王治陈曦秦廷武杨志明
关键词:细胞培养生物学特性
玻璃化冻存组织工程肌腱体内植入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玻璃化冻存组织工程肌腱植入大鼠体内修复跟腱缺损后不同时期,大鼠的免疫排斥反应及对肝、肾、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1周龄SD大鼠尾腱,采用组织块法培养肌腱细胞。取第2~4代肌腱细胞,以5×106个/mL细胞密度接种至长1.5cm生物衍生肌腱材料,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肌腱。采用21%DMSO作为玻璃化冻存保护液,Eurocollins solution作为4℃条件下预冷液和洗脱液的基础液体,按自制的玻璃化冻存方法冻存。健康SD大鼠72只,雌雄不限,体重210~230g。随机分成A(n=32)、B(n=32)、C(n=8)3组。A、B组实验动物于跟腱中段制备长约0.5cm肌腱缺损模型,分别将玻璃化冻存后及未冻存的组织工程肌腱移植修复缺损肌腱;C组大鼠未手术,为正常对照。术后2、4、6、8周,行大体观察、肝、肾及心血管功能检测;术后2、4、6周行血清免疫学检测。结果A、B组植入部位均未见组织坏死、积液及化脓感染;术后2周,A、B组均出现粘连现象,4~6周逐渐好转,8周未见明显粘连,新生组织连续性完整,肌腱桥接部已愈合,与正常肌腱类似。术后2、4、6周,血清中IgG和IgM含量A、B、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检测:A组术后4周,B组术后4、6周,谷草转氨酶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A、B组谷草转氨酶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A、B组谷丙转氨酶、ALP、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检测:术后2周,A组血清白蛋白和B组肌酐明显下降,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6、8周,A、B组各指标浓度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功能检测:A组各时间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8周甘油三酯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化冻存�
廖梅旭刘程俊朱明华秦廷武
关键词:组织工程肌腱玻璃化冻存体内植入免疫排斥反应
应变诱导BMSCs腱向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大鼠BMSCs与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复合后,施加动态应变刺激能否使BMSCs在体外分化为肌腱细胞(tenocytes,TCs)。方法取1周龄SD大鼠骨髓,采用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并用多向分化诱导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进行鉴定。用生物力学试验机行SIS的拉伸破坏实验,计算SIS的弹性应变。将分离纯化后的第2代BMSCs以2.5×105个/cm2细胞密度种植于3cm×1cm大小的SIS上,形成BMSCs-SIS复合物,固定于应变培养装置对其进行静态培养2d后,施加应变刺激(拉伸频率为0.02Hz,作用时间为15min/h、12h/d,应变幅度为5%)动态培养5d,作为实验组;BMSCs-SIS复合物持续静态培养作为对照组;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SD大鼠鼠尾TCs,用第2代TCs与SIS复合,相同条件下静态培养作为阳性对照组。扫描电镜观察应变培养后BMSCs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培养后细胞上清液中2种TCs标志蛋白Scleraxis和Tenomodulin的含量。结果分离培养的SD大鼠BMSCs经多向分化诱导后,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且流式细胞仪检测示表面标志抗原CD34、CD45为阴性,CD90为阳性,符合BMSCs生物学特性。SIS拉伸破坏实验结果显示,SIS平均弹性应变为39.5%。扫描电镜观察示实验组材料上细胞具有类TCs形态;ELISA法检测示,实验组应变培养后细胞上清液中Scleraxis和Tenomodulin含量分别为(3.56±0.91)μmol/L和(4.27±1.10)μmol/L,阳性对照组分别为(14.73±2.30)μmol/L和(10.65±1.51)μmol/L,对照组分别为(0.23±0.14)μmol/L和(0.16±0.10)μmol/L;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的应变刺激培养可在体外诱导BMSCs向TCs方向分化,尚需进一步研究最佳的应变刺激诱导条件。
廖梅旭宁良菊陈晓禾李秀群罗静聪秦廷武
关键词:BMSCS肌腱细胞
玻璃化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大鼠体内植入对血液免疫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组织工程肌腱体内植入修复跟腱缺损的同时,根据细胞与支架材料的选择、工程化组织构建与保存方式所引起的体内毒性反应特征,从血液免疫和生化学指标方面评价玻璃化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材料对机体的安全性影响。方法随机将72只SD大鼠分为3组,A、B两组各32只,C组8只。手术造成A、B两组大鼠一侧跟腱0.5cm缺失,分别植入1cm长的玻璃化冷冻保存与非玻璃化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材料,C组不经任何手术。三组大鼠分批于术后第2、4、6、8周股动脉放血处死,收集全血分离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速率、双缩脲、溴甲酚绿、尿酶紫外速率、苦味酸、已糖激酶、氧化酶、DMSO、Diaso法测定血液相关免疫及生化指标。结果 A、B两组各项指标在相同植入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与C组比较,除A组4周、B组4周和6周AST值及A组2周ALB值、B组2周CREA值明显低于C组相应指标外(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化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大鼠体内植入后血液免疫及生化各项指标与非手术大鼠基本一致。证实了玻璃化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用于肌腱缺损修复是安全可靠的,未发现免疫排斥反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孙涛曾怡秦廷武廖梅旭彭蔷朱明华谢惠萍郭利章吴月虹
关键词:玻璃化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
功能性组织工程肌腱的研究和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总结功能性组织工程肌腱(functional tissue engineered tendons,FTETs)的研究和应用。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FTETs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功能性组织工程(functional tissue engineering,FTE)作为一种新方法 ,强调了机械应力对于成功构建组织工程复合物的重要性以及对体内组织重塑的影响。在组织工程肌腱的研究中引入FTE方法 ,通过测量正常肌腱组织的体内载荷,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设计能承受体内载荷的合适的组织工程肌腱复合物,可望解决修复肌腱缺损的组织工程肌腱生物力学功能不能满足体内力学环境需要的问题。结论 FTETs对于治疗肌腱缺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宁良菊秦廷武
玻璃化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植入大鼠体内的组织学变化
2012年
背景:应用玻璃化冷冻方法保存组织工程肌腱具有可行性和应用前景,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应用玻璃化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体内植入对大鼠跟腱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64只,于大鼠跟腱中段制备5mm肌腱缺损模型,随机摸球法均分为2组,分别植入玻璃化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和新鲜非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植入后2,4,6,8周,观察植入肌腱材料及周围组织的大体形态和组织学变化。结果与结论:两组肌腱材料体内植入后的大体形态和组织学反应无明显差异。植入后2,4周,植入的肌腱材料发生降解,材料中间及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植入后6,8周,大量新生胶原纤维组织长入并替代降解的植入材料,形态和排列方式趋近于正常肌腱组织,大鼠跟腱缺损基本修复。结果表明玻璃化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肌腱体内植入可修复大鼠跟腱缺损。
彭蔷朱明华孙涛曾怡王林刘程俊秦廷武
关键词:肌腱玻璃化冷冻保存植入组织学
细胞-支架复合物体内植入修复肌腱缺损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学术背景:肌腱损伤后传统的手术治疗虽然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但其功能重建结果往往不令人乐观。随着组织工程化肌腱的发展,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肌腱缺损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目的:对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工程化肌腱的构建以及动物实验的方法和检测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检索策略: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EBSCO以及google scholar引擎中1990-02/2007-05关于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文献,检索词"tissue engineering,engineered tissue,tissue-engineered tendon,scaffold,implantation in vivo,seed cells",检索词被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1990-02/2007-05关于细胞和支架材料的文献,检索词"组织工程,工程化组织,种子细胞,支架,体内植入,组织工程化肌腱",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纳入标准:重点选取与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以及体内植入修复肌腱缺损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排除标准:关于配子、胚胎和组织工程化骨、血管等的文章。文献评价:①文献来源有RCT,循证医学系统综述、汇总分析、个例报道、经验交流。②共检索到214篇关于细胞和支架材料以及体内植入的文献,其中与本实验关系密切的文献14篇,间接相关45篇,最终纳入3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目前运用于组织工程化肌腱的种子细胞主要有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多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及二者的共聚物作为支架材料。在复合物的培养方面,提出细胞-支架材料复合物体外构建过程中引入动态的机械力牵拉,可使修复后的肌腱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强度。组织工程肌腱植入体内后的检测方法除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测外,其力学性能检测也是必要的,且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研究中。结论:组织工程化肌腱可以成为一种较好修复临床肌�
刘程俊秦廷武杨志明
关键词:组织工程化肌腱种子细胞体内植入
巨大肩袖撕裂的治疗及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总结巨大肩袖撕裂的治疗及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巨大肩袖撕裂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巨大肩袖撕裂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非手术治疗、清创减压术、直接修复术、肌腱转移术以及各种材料修复,其疗效各异。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有关巨大肩袖撕裂治疗的实验研究,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技术,有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新的治疗策略。结论巨大肩袖撕裂的治疗对临床医生是一个挑战,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传统手术方法修复断裂肩袖效果有限,巨大肩袖撕裂的研究和治疗技术尚需进行深入研究。
刘国明黄富国秦廷武
一种改进型动态应变三维细胞培养装置的研制被引量:4
2008年
介绍了一种用于组织工程研究的改进型动态应变细胞培养装置,针对原有的旧设备,分别从控制单元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机械单元结构及细胞培养单元的结构三方面进行改进和升级,新装置使用范围广、可控精度高、操作简单。
张玉龙秦廷武杨志明
关键词: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机械刺激
工程化人工肌腱玻璃化保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摸索工程化人工肌腱玻璃化保存的简易方法,采用3种不同的深低温冻存剂探讨不同的冻存保护剂对工程化人工肌腱的影响。将工程化人工肌腱保存实验分为21%DMSO组、DP6组和VS55组。通过扫描电镜、流式细胞术检测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研究冻存后细胞存活率及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特性。结果显示:DP6组与VS55组之间,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21%DMSO组分别与DP6组、VS55组之间,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1%DMSO组在冻存前后,细胞均与支架材料特异性黏附。提示,在现有实验室操作条件下,21%DMSO比DP6与VS55更适合作为工程化人工肌腱的玻璃化冷冻保存液。
刘程俊秦廷武王治陈曦杨志明
关键词:肌腱玻璃化深低温冻存冻存保护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