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51587-13)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陈大洲胡兰香吴小燕罗世友邬文昌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等基因
  • 2篇水稻
  • 2篇近等基因
  • 2篇基因
  • 1篇导入系
  • 1篇稻瘟
  • 1篇稻瘟病
  • 1篇野败型
  • 1篇野败型不育系
  • 1篇野生
  • 1篇野生稻
  • 1篇瘟病
  • 1篇近等基因导入...
  • 1篇抗性
  • 1篇抗性研究
  • 1篇基因导入
  • 1篇基因定位
  • 1篇不育
  • 1篇不育系

机构

  • 2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作者

  • 2篇肖叶青
  • 2篇邓伟
  • 2篇邬文昌
  • 2篇罗世友
  • 2篇吴小燕
  • 2篇胡兰香
  • 2篇陈大洲
  • 1篇王志东
  • 1篇周少川
  • 1篇易俊良
  • 1篇黄道强
  • 1篇卢德城
  • 1篇陈立云
  • 1篇赖穗春
  • 1篇王重荣
  • 1篇兰波
  • 1篇谢旗
  • 1篇周德贵
  • 1篇李湘民
  • 1篇李宏

传媒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野败型不育系“赣香A”的稻瘟病抗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赣香A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一个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已经在省内外配组应用。为了弄清赣香A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利用江西和福建省稻瘟病重发区进行自然鉴定,并用江西省26个市、县主要水稻产区采集的生理小种:ZA(24个)、ZB(70个)、ZC(18个)、ZD(3个)、ZE(2个)和ZG(5个)群,计122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和浙江省稻瘟病优势及致病性较强的10个混合菌株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赣香A在江西井冈山稻瘟病重发区叶瘟为0级,高抗叶瘟;在福建省将乐县稻瘟病发病区连续四年鉴定,表现苗瘟0级,高抗叶瘟;在福建上杭茶地稻瘟病区鉴定,苗瘟为0级、叶瘟4级、穗颈瘟3级,发病率显著低于诱发品种,中抗稻瘟病;浙江省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苗瘟为0级,高抗叶瘟。通过用122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分别对赣香A接种鉴定,以广抗品种特特普和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作对照,赣香A对81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76.23%,对28个菌株表现出感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22.95%,仅对1个菌株表现出高感;对照广抗品种特特普对99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81.15%,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仅对1个菌株表现出抗病反应,占所测菌株的0.82%;赣香A对ZA、ZB、ZC、ZE群和ZD7、ZG1生理小种,抗性频率达到62.5%~100%,而特特普对ZA群生理小种表现感病,抗性频率仅为4.17%,说明赣香A表现出广谱抗性。通过比较赣香A与30个单基因抗病品种对122个稻瘟病菌的抗感反应,可知,赣香A的抗病性,比所测30个单基因抗病品种中抗病结果最好的Pi-Zt(抗病率74.59%)要好。。
肖叶青胡兰香吴小燕李湘民兰波邬文昌罗世友邓伟陈大洲
关键词:水稻野败型不育系稻瘟病
赣香B近等基因导入系构建与目标性状筛选被引量:7
2010年
野生稻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变异类型,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蕴藏着大量的优良基因。高效发掘野生稻的有利基因是实现水稻育种突破的前提。利用11个不同地方来源的野生稻为供体,以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优良三系保持系赣香B为受体,通过杂交和大量回交,构建了892份具有不同野生稻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导入系。从表型性状观察,各导入系间性状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生育期、株高、分蘖力、穗形、粒形和芒等方面。利用该导入系,在持续干旱和35℃以上的高温条件下,在低氮水平和稻瘟病重发区,在淹水和喷施草苷膦除草剂等胁迫条件下大规模筛选,初步筛选到一批抗旱、耐高温、耐低氮、抗稻瘟病、苗期耐淹和抗除草剂的材料。利用这批优良材料,通过下一步的性状聚合育种,能够进一步改良保持系赣香B的抗逆性、耐低氮能力以及抗病性等,为实现绿色超级稻育种目标奠定了基础。从大规模构建的导入系筛选试验结果来看,能够在野生稻供体的后代中筛选到大部分目标性状,这表明野生稻存在许多有利基因。
肖叶青吴小燕胡兰香邬文昌罗世友邓伟陈大洲
关键词:野生稻
水稻磷高效基因的初步定位
2012年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植物磷营养高效利用通常与根的形态、根分泌物、膜与体内磷转运以及菌根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受多基因控制。本文通过前期筛选工作,获得1份耐低磷株系。利用230对SSR和InDel引物,对低磷材料所在的回交导入系群体进行了初步定位,定位结果显示,与磷利用效率相关的基因座位有两个OsPe5和OsPe7,分别位于第5染色体的InDel520与InDel529标记之间,与InDel525标记共分离,物理距离约为900kb,和第7染色体InDel703与InDel717标记之间,与InDel713标记共分离,物理距离约为1400kb。
易俊良周德贵卢德城吴耀荣李宏黄道强赖穗春王重荣王志东陈立云谢旗周少川
关键词:水稻近等基因导入系基因定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