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247)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汪振华袁军堂黄雷于斌斌周陶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耐磨
  • 3篇耐磨性
  • 3篇类金刚石
  • 2篇涂层
  • 2篇H
  • 1篇刀具
  • 1篇刀具涂层
  • 1篇多弧离子镀
  • 1篇阳极
  • 1篇数对
  • 1篇碳基
  • 1篇球磨
  • 1篇球头
  • 1篇球头铣刀
  • 1篇钛合金
  • 1篇微粒
  • 1篇纹理
  • 1篇铣刀
  • 1篇铣削
  • 1篇铣削加工

机构

  • 8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常州技术师范...

作者

  • 7篇袁军堂
  • 7篇汪振华
  • 3篇于斌斌
  • 3篇黄雷
  • 2篇周陶
  • 1篇周燕清
  • 1篇夏亮亮
  • 1篇胡小秋
  • 1篇黄云林
  • 1篇黄雷

传媒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制造技术与机...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机械制造与自...
  • 1篇南方农机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球磨技术的α-C:H膜微粒磨损机理与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膜层耐磨性能的测量与评价已成为硬质薄膜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关键问题。球磨技术采用连续回转运动的GCr15轴承钢球带动悬浮液中的金刚石颗粒(直径为1.5μm)对试样进行球磨,通过对"圆环状"磨痕内外圈直径的测量,并利用提出的单位磨损率概念评价其耐磨性。以非平衡磁控溅射/阳极离子束沉积法在SKD11不锈钢基体上制备的Cr/α-C:H多层膜为研究对象,采用球磨法检测耐磨性能,磨球转速为200 r/min(0.26 m·s-1),对试样的压力载荷为0.45 N,球磨圈数在50~800之间。并通过体式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对薄膜的磨损情况进行表面观察。经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球磨圈数350为耐磨临界值,测得Cr/α-C:H膜的单位磨损率δ为8.87×10-9(mm4·mm-2)。结果表明,薄膜在微粒磨损的作用下,其去除机制主要以微切削和犁沟为主。
于斌斌袁军堂汪振华夏亮亮黄云林
关键词:球磨金刚石颗粒耐磨性
阳极离子束在SKD11和YG6基体上沉积DLC膜及其机理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阳极离子束技术在SKD11型不锈钢和YG6硬质合金上沉积类金刚石(DLC)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Raman光谱分析薄膜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采用WS-2005型附着力划痕仪和洛氏压力机测试膜基结合强度;采用球磨仪测试膜层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所制DLC膜是一种非晶结构、表面平整的薄膜,粗糙度R a值仅为5.21nm。DLC/Cr/SKD11膜系Raman光谱I D/I G值(0.69)高于DLC/Cr/YG6膜系(1.54),说明SKD11高于YG6所制膜层的sp3C键含量;DLC/Cr/SKD11膜系结合强度(17.8 N)低于DLC/Cr/YG6膜系(39.2 N),且DLC/Cr/YG6膜系的洛氏压痕周围仅有放射状微细裂纹,而DLC/Cr/SKD11膜系的压痕周围存在膜层脱落现象;沉积在SKD11与YG6基体上DLC膜的单位磨损率分别为1.40E-4和8.81E-5,说明YG6基体上DLC膜层的耐磨性要优于SKD11基体上的DLC膜层。由此看出,不同基体上制备的DLC膜层微观结构不同,导致结合性能及耐磨性能不同。
于斌斌袁军堂汪振华胡小秋王飞
关键词:类金刚石膜耐磨性
球头铣刀加工表面纹理预测与分析
2016年
为了预测球头铣刀加工表面纹理特征,针对球头铣刀几何特点,建立表面形貌仿真模型,对影响表面纹理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仿真和试验研究了每齿进给量fz、行距p、恒定相位差Δθ的不同组合对切削加工表面纹理分布与方向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加工参数组合下表面纹理形式有所不同,加工参数相同时相位差的变化导致表面纹理分布与方向发生改变,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为预测表面纹理提供了依据。
王博翔汪振华侯阳琨袁军堂殷增斌
关键词:球头铣刀表面形貌表面纹理相位差
SLM钛合金3D打印件铣削加工参数优化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SLM钛合金3D打印件表面质量无法满足装配精度要求,仍需进行二次加工的需求,设计正交试验方案,建立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铣削参数优化分析,为SLM钛合金3D打印件铣削加工的切削参数选择提供依据。首先,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适用于SLM钛合金件的铣削加工表面粗糙度数学预测模型,给出了切削速度、每齿进给量、轴向切深及径向切深与表面粗糙度的量化关系;建立以加工效率和表面粗糙度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切削参数优化模型,使用Pareto最优解集理论进行多目标切削参数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在切削速度130 m/min,每齿进给量0.01 mm/齿,轴向切深0.40 mm时可以得到较好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及较高的加工效率。
侯阳琨袁军堂汪振华王博翔
关键词:SLM钛合金表面粗糙度参数优化
基体温度对线性离子束技术制备α-C∶H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线性离子束镀膜技术在YG6硬质合金上沉积氢化类金刚石(α-C∶H)薄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Raman光谱仪、球磨仪和洛氏压力仪等研究了基体温度对α-C∶H薄膜微观结构、表面形貌、耐磨性以及膜基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体温度升高,薄膜中sp3键含量和耐磨性能先降低后提高,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基体温度在80℃时,制备的薄膜最为光滑,而sp3键含量最低,薄膜耐磨性最差;基体温度对膜基结合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黄雷袁军堂汪振华于斌斌
关键词:显微结构
探究机械制造技术人才培养
2021年
迈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制造业的水平和能力突飞猛进,国家也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刺激着职技校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总结工作经验,就如何培养"厚技笃行,德技双馨"的机械制造技能人才展开探究。
丁金晔周燕清
关键词:机械制造
线性离子束制备DLC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被引量:2
2015年
为研究线性离子束技术在不同基体材料上沉积DLC薄膜的结构和性能,分别在YG6硬质合金、SKD11不锈钢和T7451铝合金表面沉积DLC(类金刚石)薄膜,并采用Cr作为过渡层,缓解膜基不匹配性。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台阶仪和Raman光谱研究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利用划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薄膜膜基结合强度及耐磨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制备的DLC薄膜均匀光滑,表面粗糙度Ra仅为5.5nm;DLC/Cr/SKD11膜系的ID/IG值低于DLC/Cr/YG6膜系和DLC/Cr/T7451膜系,说明沉积于SKD11表面的DLC含有较多的sp3 C;DLC/Cr/SKD11和DLC/Cr/T7451膜系膜基结合强度为42.2N和23.2N,而DLC/Cr/YG6膜系在120N载荷范围内未有明显破损脱落,结合强度最好;DLC/Cr/YG6膜系摩擦因数(0.09)小于DLC/Cr/SKD11膜系(0.14)和DLC/Cr/T7451膜系(0.32),说明其具有较好耐磨性能。由此看出,不同基体上制备的DLC薄膜结构不同,结合强度和耐磨性也有所差别。
周陶袁军堂黄雷汪振华
关键词:类金刚石耐磨性
工艺参数对多弧离子镀TiAlN涂层铝含量和硬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为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多弧离子镀制备TiAlN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设计了L9(3~4)正交试验表,并通过试验研究了弧电流、衬底负偏压、氮气/氩气流量比以及腔体压强对涂层Al含量和硬度的影响规律,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优化组合。结果表明:影响Al含量的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是:腔体压强、氮气/氩气流量比、衬底负偏压、弧电流。影响涂层硬度的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弧电流、氮气/氩气流量比、腔体压强、衬底负偏压。
周陶袁军堂汪振华黄雷
关键词:多弧离子镀TIALN涂层AL含量
类金刚石碳基复合薄膜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研究
类金刚石碳基(Diamond-like Carbon,DLC)薄膜拥有众多与金刚石薄膜相似的优异性能如高硬度、低摩擦系数、耐磨损、耐腐蚀、化学性能稳定等,作为表面防护以及固体润滑的新型功能薄膜材料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DL...
黄雷
关键词:刀具涂层力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