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YYX009)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杨瑞鲲王渝光李福军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汉语
  • 3篇少数民族
  • 3篇少数民族汉语
  • 2篇文化
  • 1篇稻作
  • 1篇稻作文化
  • 1篇心态
  • 1篇语音
  • 1篇语音偏误
  • 1篇原始宗教
  • 1篇云南少数民族
  • 1篇双语
  • 1篇双语教育
  • 1篇双语教育研究
  • 1篇双语双文化
  • 1篇偏误
  • 1篇普通话
  • 1篇宗教
  • 1篇作文
  • 1篇文化内涵

机构

  • 4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杨瑞鲲
  • 2篇王渝光
  • 1篇李福军

传媒

  • 3篇楚雄师范学院...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曲靖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云南少数民族汉语的产生与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被引量:1
2014年
兰茂成书于1442年的《韵略易通》反映的是明代的通用官话,本悟成书于1586年的《韵略易通》是明代云南汉语方言形成的标志。"韵略"是云南少数民族汉语的特征,少数民族汉语的"易通"对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杨瑞鲲王渝光
关键词:《韵略易通》少数民族汉语
云南少数民族汉语的地位与类型被引量:4
2011年
云南少数民族汉语是客观存在于云南各民族社会实际交际之中的汉语,是交际中介语。从汉语的学科体系来看,其地位是汉语的民族变体,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依据母语、中介语、目的语的不同,云南少数民族汉语的类型呈现出多种具体的形态,其使用和习得方式也不尽相同。
王渝光杨瑞鲲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语
景颇族学生说普通话的语音偏误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2013年
景颇族学生由于受民族语言和当地汉语方言的双重影响,在学习普通话时,声母、韵母、声调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语音偏误。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从中找出普通话语音学习的难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是提高景颇族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有效方法。
张兰仙
关键词:景颇族普通话语音偏误
云南少数民族“民—汉”双语教育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笔者探讨云南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的双语、双文化现象,双语观念的转变,双语语码的转换及云南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民族性特点和云南少数民族的汉语习得特点等。研究主旨在于提高和加深人们对母语的价值、兼用语的价值,民汉双语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西部大开发及保存和发扬云南各少数民族传统语言、文化中的作用的认识,共同关注双语教育研究这一跨文化、跨学科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领域。
李福军
关键词:双语教育文化心态双语双文化汉语习得
云南少数民族汉语的性质和特点
2011年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标志,是民族主要的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同一种语言在为不同的民族使用时会在语言结构等方面发生变化,形成鲜明的特点。笔者研究客观存在于云南各民族社会交际中的云南少数民族汉语,认为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以中介语方式体现出的汉语的民族变体的初级阶段;就其习得方式而言它是交际中介语,具有双重制约性、阶段性、相对稳定性、个体差异性等特征。
杨瑞鲲
试论拉祜族搭桥节的文化内涵被引量:2
2011年
搭桥节是临沧市南美乡拉祜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搭桥节展现了拉祜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稻作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民族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杨云燕
关键词:拉祜族原始宗教稻作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