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447)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任东青李晓娟曾桂英金娟黄晓峰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武警新疆总队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电磁
  • 4篇电磁脉冲
  • 3篇心肌
  • 3篇心肌闰盘
  • 3篇闰盘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表达
  • 2篇细胞
  • 2篇硝酸
  • 2篇硝酸镧
  • 2篇小鼠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芯片
  • 1篇电磁脉冲辐照
  • 1篇动蛋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诱导大鼠
  • 1篇造血

机构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武警新疆总队
  • 2篇北京军区天津...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254...

作者

  • 6篇任东青
  • 5篇李晓娟
  • 4篇曾桂英
  • 3篇金娟
  • 2篇黄晓峰
  • 1篇王海昌
  • 1篇程康
  • 1篇曾丽华
  • 1篇王爽
  • 1篇郭鹞
  • 1篇杨文清
  • 1篇张发科
  • 1篇陈永斌
  • 1篇郭国祯
  • 1篇李宝丰
  • 1篇王春梅
  • 1篇周咏春
  • 1篇张杰
  • 1篇刘如焕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电磁脉冲诱导小鼠肠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电磁脉冲(EMP)对小鼠肠组织的生物效应。方法将1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EMP组(每组6只),用200kV/m,200次的电磁脉冲辐照大鼠,于照后第18h,活杀小鼠,取空肠,提取RNA,经反转录后用Cy3、Cy5荧光标记,获得两组动物来源cDNA探针;cDNA探针与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结果由扫描仪扫描并用软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EMP组与正常组相比,有56条基因表达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有37条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19条基因表达量明显下降。在表达异常的基因中有19条基因是已知功能或部分功能的基因,其中α-catenin胞质蛋白、淋巴细胞同型抗原、谷氨酰果糖6磷酸氨基转移酶、核糖体蛋白S17、小富脯氨酸蛋白2A、腺状激肽释放酶、脂氧合酶、醛酮还原酶、RNA结合蛋白、α-胰淀粉酶2、弹性蛋白酶2、p6-5淋巴细胞抑制因子基因等12条为表达上调基因;Jam新连接粘附分子、精氨酸甲基转移酶,Carm1、NNP-1、2-5寡腺苷酸合成酶、Mlark、ATP合成酶α亚基、解偶联蛋白基因等7条为表达下调基因,其余37条则为未知功能的基因。结论电磁脉冲辐照可诱导小鼠肠组织多个基因特异性表达,且上调基因数居多。
任东青金娟李晓娟曾桂英郭鹞郭国祯
关键词:电磁脉冲基因芯片肠组织小鼠
2450MHz微波对受照小鼠粒系造血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2450MHz微波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和骨髓粒系造血的影响。方法选用频率为2450MHz、功率密度为10mW/cm2的微波对BALB/c小鼠进行全身辐照,于辐照后不同时间活杀,分别测定脾指数、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细胞周期和粒细胞-巨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CFU)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随着微波辐照时间的延长,外周血白细胞数先升高后降低;微波辐照后骨髓有核细胞数呈持续性降低,而骨髓细胞GM-CFU生成能力却增强;2450MHz10mW/cm2微波辐照可加速骨髓有核细胞从G1期进入G2期和S期。结论低功率密度的2450MHz微波短期辐照对粒系造血具有明显刺激作用,但随辐照时间的延长,有核细胞数减少。
程康王海昌任东青陈永斌张杰张发科曾桂英
关键词:微波白细胞造血细胞周期
电磁脉冲对大鼠心肌闰盘连接改变的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电磁脉冲(EMP)导致心肌闰盘(ID)改变在心脏各部位分布的规律性,为制定电磁脉冲的卫生标准及其防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EMP模拟发生器,辐射参数为场强200kV/m、脉冲次数200次、脉冲间隔2s,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采用硝酸镧示踪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ID结构的改变。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心肌肌膜完整,肌小节清楚,肌丝排列整齐,细胞连接结构完整,ID连接紧密未见镧颗粒沉积。辐照组于照射后ID出现不同程度的间隙增宽,右心房组和右心室组心肌ID间隙增宽不明显,间隙中可见少量镧颗粒沉积;左心房组和左心室心肌ID间隙增宽最明显,间隙中充满着大量的镧颗粒,尤以左心室肌最为显著;室间隔组心肌ID增宽较不明显,ID间隙中可见部分镧颗粒。结论EMP辐照诱导心肌ID间隙增宽,且在心脏中分布不均一,以左心室肌ID间隙增宽最为明显。
李晓娟任东青金娟黄晓峰刘如焕
关键词:电磁脉冲心肌闰盘硝酸镧
电磁脉冲诱导大鼠心肌闰盘间隙开放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电磁脉冲(EMP)诱导心肌闰盘(ID)的改变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EMP模拟发生器,场强为50~400kV/m,脉冲次数200次,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照后12h时采用硝酸镧示踪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ID结构的改变,用基因芯片检测受照心肌差异基因表达谱。结果照后12h,辐照组的ID间隙随着EMP场强的增加而逐渐增宽,ID间隙中沉积的镧颗粒随着EMP场强的增加而逐渐增多。200kV/m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表达基因有108个,其中表达上调基因有synaptorin、VGF、HSP70等51条,下调基因有NAD、FGF、Tff3等57条。结论在场强为50~400kV/mEMP范围内辐照可诱导心肌ID间隙开放,且随场强的增加而增宽,以400kV/m时最为显著,受照心肌有108个基因差异表达。
李晓娟金娟任东青李宝丰曾桂英
关键词:电磁脉冲心肌闰盘硝酸镧基因芯片
Effects of Erythrocyte Relative Chemo- luminescence Intensities Induced by H2O2 in Mice Exposed to EMP
<正>To examine the changes of erythrocyte chemoluminescence intensity induced by H2O2 in mice exposed to the di...
YANG Wen-Qing
关键词:ERYTHROCYTEH2O2EMPMICE
文献传递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pulse on the activity of protein kinase of rat myocardium
<正>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pulse (EMP) on the activity of protein kinase A (PKA) and pro...
REN Dong-Qing
关键词:MYOCARDIUMRATS
文献传递
电磁脉冲辐照对大鼠心肌闰盘形态及ZO-1、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电磁脉冲(EMP)导致心肌闰盘(ID)改变的规律及机制,为制定EMP的卫生标准以及其医学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EMP模拟发生器,场强为200kv/m、脉冲次数为200次、脉冲间隔2s。雌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7组,其中对照组和照后12h组均为12只,其余组(照后即刻、6、24、36及48h)均为6只。将大鼠于照后即刻、6、12、24、36和48h,采用硝酸镧示踪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ID结构的改变。照后12h组,用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大鼠心肌中Zo-1和Cx40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的心肌肌膜完整,肌小节清楚,肌丝排列整齐,细胞连接结构完整,ID连接紧密未见镧颗粒沉积。照后即刻组和6h组的心肌ID间隙增宽不明显,仅见其间隙有少量镧颗粒;照后12h组的心肌ID间隙增宽最明显,ID间隙中充满着大量镧颗粒;照后24h组较照后12h组明显好转,照后48h组已基本恢复正常。照后12h组和对照组的心肌细胞连接处Zo-1、Cx43均有表达,但辐照组两种蛋白的平均荧光强度值均有下降的趋势,且无移位表达。结论EMP辐照可诱导心肌ID间隙时相性增宽及Zo-1和Cx43蛋白的表达下降。
李晓娟任东青周咏春黄晓峰王春梅王爽曾桂英
关键词:心肌闰盘缝隙连接蛋白43
电磁脉冲对血管内皮细胞骨架微丝聚合肽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脉冲次数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作用对人脐血管内皮细胞(ECV-304)骨架聚合态肌动蛋白(F-a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EMP采用0、100、200、400次脉冲数各辐照ECV-304细胞,用异硫氰酸荧光素-鬼笔环肽染色F-actin和PI染色胞核的双标染色法,观察受辐照血管内皮细胞内微丝形态学的变化,记录并测定细胞F-actin的平均荧光强度。结果对照组细胞中的大部分荧光样物质呈弥漫状态,胞膜荧光较弱,胞浆内可见少量肌动蛋白纤维丝,方向不规则。与对照组相比,各暴露组细胞均可见其胞浆中微丝F-actin明显粗大、变长,其间的荧光样物质大多为较长的粗大应力丝,沿细胞纵轴排列较多,细胞内数量和荧光强度明显增加(P<0.01),细胞膜结构完整且荧光增强。随着EMP脉冲次数的增加而微丝F-actin表达显著增多,以400次脉冲组最为明显(P<0.01)。结论EMP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骨架F-actin表达增高且存在着一定的量效关系。
任东青杨文清李晓娟曾丽华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电磁脉冲细胞骨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