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2B30612)
- 作品数:4 被引量:152H指数:4
- 相关作者:梁进权邹元平邓响潮王宁生曹波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探索如何进一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药物不良反应 (AdverseDrugReaction ,ADR)监测。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考察国内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ADR自发呈报系统、医院集中监测系统、ADR因果关系判断等方面的研究情况。结果 :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国家ADR监测网络系统已经开通 ,国内有多个ADR文献数据库。部分医院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ADR医院集中监测。结论 :ADR文献数据库需要进一步完善 ;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ADR因果关系判断的研究很少 ;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IS)联网 ,开展大规模的ADR监测 ,建立大型的ADR数据库 ,将是ADR流行病学研究的需要。
- 邹元平王宁生梁进权邓响潮
-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与规律的文献调研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TCMI)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0-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9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TCMI不良反应文献,统计和分析与TCMI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相关的指标,包括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累及器官或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不良反应的分级、严重程度等。结果:TCMI不良反应比较常见,发生率可能明显高于口服制剂;随着年龄增长,TCMI不良反应的构成比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1d之内的占84.85%;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其中过敏性休克比较常见。结论:TCMI不良反应占全部中药不良反应的构成比较高,亟待开展其安全性再评价工作,以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 梁进权邹元平王宁生邓响潮修春曹波张承绪
-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文献调查与分析被引量:96
- 2003年
-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 ,并对其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国内医药期刊中有关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个案 ,归纳其不良反应的表现 ,统计不良反应的系统分类 ,各制剂不良反应例数 ,以及合并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 :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有 51种 ,共有病例 2 60 0例。不良反应以变态反应为主 (占 69.9% ) ,其次为消化系统 (占9.2 % )、神经系统 (占 5.6% )、血液系统 (占 4.4% )等。结论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与个体的疾病情况差异、制剂中的绿原酸。
- 梁进权邹元平邓响潮
-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绿原酸
- 斑蝥的毒性反应及原因分析被引量:27
- 2003年
- 目的:了解斑蝥的毒性反应及其发生规律。方法:统计文献报道的斑蝥毒性反应病例的有关指标,分析毒性反应的原因。结果:斑蝥中毒以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毒性反应为主;严重毒性反应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中毒性休克。结论:毒性反应原因是超大剂量使用或误用斑蝥引起的有害反应,即药害反应。要减少斑蝥中毒不良事件的发生,关键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改变民间使用斑蝥治疗狂犬病等传统用药习惯。
- 梁进权王宁生
- 关键词:斑蝥中毒中毒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