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XJL010)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潘建伟张丰兰盖志毅张立中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物资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建立中国牧区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我国牧区地域广袤,资源丰富,生态功能突出,战略位置重要,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科学发展观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五个统筹,涵盖了经济、社会、城乡、地域、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要实现中国牧区统筹发展,必须建立起有效的体制机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完善与构建牧区决策监督机制、牧区服务型公共财政制度、牧区预警和应急机制、牧区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等。
- 潘建伟张丰兰张丰兰
- 关键词:统筹发展牧区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全面发展公共财政制度
- 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探讨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文化、政治、经济、政策等方面剖析成因,提出促进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即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运行机制、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大力发展沙产业、开发生态旅游业等,这些对实现牧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张立中盖志毅
- 关键词:牧区协调发展
- 建国以来中国牧区发展观的演变与反思被引量:2
- 2009年
- 牧区是依赖和利用天然草原,主要采取放牧方式,以养殖牲畜获取产品为主的地区。文章总结了中国牧区的主要特征为:边疆民族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产业结构的单一性,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区域发展的非平衡性。依据发展观产生的背景、条件和发挥的作用,建国以来我国牧区的发展观呈现由畜牧业发展观、头数畜牧业发展观、经济增长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综合发展观的演进过程。通过梳理、探讨中国牧区发展观的变迁,吸取经验教训并进行深刻检讨与反思。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牧区经济社会的繁荣、民族的团结、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潘建伟张丰兰
- 关键词:牧区生态环境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