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09ZZ06101B)

作品数:12 被引量:142H指数:6
相关作者:王成习晓环王方建万怡平夏少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煜邦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点云
  • 4篇点云数据
  • 3篇三维重建
  • 3篇建筑
  • 2篇地面三维激光...
  • 2篇影像分类
  • 2篇三维激光扫描
  • 2篇三维建模
  • 2篇生境
  • 2篇决策树
  • 2篇建筑物
  • 2篇TM
  • 1篇大型建筑
  • 1篇大型建筑物
  • 1篇大熊猫
  • 1篇大熊猫生境
  • 1篇导线
  • 1篇地面激光扫描
  • 1篇点云配准
  • 1篇点云数据处理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遥...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联合国教科文...
  • 2篇北京煜邦电力...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加拿大多伦多...
  • 1篇北德克萨斯大...

作者

  • 12篇王成
  • 11篇习晓环
  • 4篇万怡平
  • 4篇王方建
  • 2篇王金亮
  • 2篇骆社周
  • 2篇韩婷婷
  • 2篇夏少波
  • 2篇杨娅楠
  • 1篇王秀兰
  • 1篇齐述华
  • 1篇吕毅斌
  • 1篇曾鸿程
  • 1篇董品亮
  • 1篇郑莎莎
  • 1篇尚任

传媒

  • 3篇遥感技术与应...
  • 3篇遥感信息
  • 1篇测绘工程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 1篇环境科学导刊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年份

  • 7篇2015
  • 5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TM数据的西双版纳地区森林叶面积指数反演被引量:4
2014年
叶面积指数是反映森林植被生长状况和陆面过程的重要指标,定量、准确估算叶面积指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西双版纳森林区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 TM数据提取了11种植被指数,包括NDVI,DVI,SRVI,PVI,SAVI,ARVI,EVI,TVI,MSAVI,SARVI和MCARI,分别建立这些指数与野外实测LAI的统计回归模型,从模型的相关性和误差等指标优选出最佳模型。结果表明,在所有11个模型中,MSAVI与LAI的决定系数最高、误差最小,说明二者相关性强,模型反演的LAI结果精度高;可以利用TM数据提取MSAVI指数,建立其与LAI间的统计回归模型,实现西双版纳森林区域LAI的反演。
韩婷婷习晓环王成王方建万怡平
关键词:TM叶面积指数植被指数
吴哥遗产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遥感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吴哥窟是柬埔寨的象征,近年来深受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困扰。利用长时间序列卫星影像,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方法,提取吴哥遗产本体及周边区域近30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及变化信息,并基于转换矩阵方法分析各土地类型变化规律,最后利用野外地面实测数据对分类精度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基于光学影像的吴哥遗产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精度可达81.4%;遗产地周边建设用地增加迅猛;林地面积大量减少,主要转化为农业用地及草地;农业用地显著增加,来源于裸地及林地;水体和湿地变化较少;导致吴哥土地类型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旅游业带来的资源过度开发、森林大量砍伐,吴哥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和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也正遭受极大威胁。
廖凯涛王成习晓环齐述华KHUON Khun-neay
关键词:变化检测
地面激光扫描数据在建筑物重建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14年
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预处理(数据组织、噪音去除、数据简化和压缩以及多站点云配准),点云面片分割和模型重建(边界点提取和边界规则化)等方面,阐述了该技术在建筑物三维建模过程中的相关算法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算法的特点,最后对利用地面激光扫描数据进行建筑物重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王方建习晓环王成万怡平
关键词: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建筑物三维重建
地面点云数据快速重建建筑模型的分层方法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快速从地面激光扫描数据重建建筑物模型,避免数据处理中复杂的点云栅格化和面片分割,提出一种基于分层方法的建筑三维模型快速重建方法。利用直方图统计方法去除噪声,结合大多数建筑物自身特点,对点云数据进行分层并垂直投影至各层平均高度的平面,得到建筑物各层的边缘特征点,进而规则化,实现建筑物三维数字模型的快速重建。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可以快速提取建筑物边界点,简化传统点云数据在建筑物重建中的复杂过程和大量的数据处理运算,而且最终模型的精度可以得到保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万怡平习晓环温奇王成王方建
关键词:建筑模型三维重建
电力巡线中机载激光点云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被引量:28
2015年
介绍了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电力巡线中的具体应用,探讨了巡线应用中点云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以及输电线路走廊点云分类和本体三维重建技术的研究进展。构建基于电力巡线需求的机载点云处理流程,能提高点云处理算法和三维建模的自动化程度,是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电力巡线应用中发挥其重要作用的保证。
王和平夏少波谭弘武王成习晓环
关键词:电力巡线三维建模
基于LiDAR点云数据的树冠空隙度指数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分形维数法是分析空间结构分布的一种典型方法,但它对于区分不同的分布形式还存在缺陷。针对这一问题,该文介绍了空隙度指数的定义和树冠空隙度的计算方法;以模拟的树冠点云数据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凸包和三维滑动盒算法的激光雷达(Li DAR)点云数据空隙度分析方法,详尽分析了不同冠型产生的空隙度指数差异;并利用4棵实测的树冠点云数据做检验;最后阐述了空隙度指数在树冠空间异质性分析研究中的作用,并对其应用范围和前景作了展望。结果表明:划分尺度相同时,在一定的尺度范围内,锥型树冠、半球型和半椭球型树冠的差别可以通过空隙度指数曲线有效地区分,实测树冠的结果也体现了空隙度指数对于判断树冠空间结构的有效性。
郑莎莎董品亮王成习晓环吕毅斌
关键词:树冠空隙度
基于决策树方法的云南省森林分类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森林分类对于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云南省地形和森林类型复杂,首先按云南省的16个行政区划将全省Landsat TM影像分为对应的16个区域。以TM波段1~5和7,以及由植被指数、缨帽变换、主成分变换、DEM组成的18个变量组,统计训练样本光谱值均值变化和光谱值与频率间的关系。利用交点计算公式计算类间最佳分类界点进而建立决策树,逐一分离各区的所有森林类型,将分类结果合并得到云南省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类型分布图。最后将分类结果与监督分类中的最大似然比法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监督分类的总体分类精度为74.39%,Kappa系数为0.63,决策树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6.61%,Kappa系数为0.80,说明决策树方法可以提取高精度的云南省森林类型,进而为该区域森林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反演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韩婷婷习晓环王成包玉海骆社周
关键词:决策树LANDSATTM影像分类
利用地面激光扫描数据提取单木结构参数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现有提取单木结构参数的方法精度不高的现状,文章研究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数据提取单木的高度、胸径和冠幅,特别是将RANSAC算法用于圆拟合,提高了胸径的反演精度。最后利用野外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并比较分析了Hough变换和RANSAC算法在提取胸径中的差异。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提取的单木参数精度较高;并且无论从相关系数、平均残差还是均方根误差等方面,RANSAC算法提取的胸径精度均高于Hough变换方法。
尚任习晓环王成王秀兰骆社周
关键词:点云数据HOUGH变换RANSAC
野生动物生境景观连通性综述被引量:5
2015年
分析了野生动物生境景观连通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如生境景观连通性在生境破碎化分析、保护区规划和空间格局分析中的应用等,并对基于图论和渗透理论以及模型模拟等方法,开展连通性研究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当前在生境景观连通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要合理设置并建立生物廊道,这不仅是保护野生动物生境的重要手段,也是野生动物生境生态网络研究的重要方向。
杨娅楠王金亮习晓环王成
关键词:生境野生动物
基于缨帽变换与匹配滤波的大熊猫生境影像分类被引量:1
2015年
在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难以获取高质量的光学遥感影像,加之地形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地物分类精度低,对利用遥感技术研究大熊猫生境造成了困难.为此,本工作探究一种提高遥感分类精度的方法.首先分别利用缨帽变换和匹配滤波方法提取影像的亮度、绿度、湿度和丰度等特征,建立基于多特征数据的决策树分类规则进行分类,最后利用野外实测数据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绿度特征对提取林地非常有效,湿度分量可以区分草甸与灌丛,亮度特征则提高了雪地的分类精度.匹配滤波可以实现混合像元分解,去除部分噪声并快速探测目标地物的波谱特征.基于多特征数据决策树遥感分类的总体精度达到83.33%,比传统的最大似然法分类精度提高8.67%.本文方法在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地物分类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杨娅楠习晓环王成王金亮曾鸿程
关键词:影像分类缨帽变换匹配滤波决策树大熊猫生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