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571263)

作品数:11 被引量:94H指数:7
相关作者:姚英学周亮朱瑛陈朔冬张宏志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压痕
  • 6篇原子力显微镜
  • 6篇纳米
  • 6篇纳米压痕
  • 5篇压痕尺寸效应
  • 5篇尺寸
  • 2篇单晶
  • 2篇单晶硅
  • 1篇大行程
  • 1篇电磁测量
  • 1篇电源
  • 1篇动力学
  • 1篇压电
  • 1篇压电陶瓷
  • 1篇压电陶瓷驱动
  • 1篇压电陶瓷驱动...
  • 1篇双足
  • 1篇驱动电源
  • 1篇微动工作台
  • 1篇微位移

机构

  • 1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1篇周亮
  • 11篇姚英学
  • 3篇朱瑛
  • 2篇陈朔冬
  • 1篇刘琦
  • 1篇张宏志

传媒

  • 2篇测试技术学报
  • 2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微细加工技术
  • 1篇压电与声光
  • 1篇计测技术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波纹度快速响应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的研制被引量:39
2000年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是压电陶瓷微位移器应用中的关键部件。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结构,并开发研制了新的压电陶瓷驱动电源,该电源采用直接稳压和放大方式,具有输出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波纹度小,驱动能力强,稳定性好,结构简单,调试方便,造价低廉,实用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压电陶瓷驱动器。
周亮姚英学张宏志
关键词:压电陶瓷驱动电源微位移器
纳米压痕仿真软件系统的开发被引量:5
2006年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材料在纳米级条件下的力学性质。以分子动力学方法为基础,开发了纳米压痕仿真软件包(NIMS1.0)。软件包括前处理、求解、后处理等三个模块,可以仿真纳米压痕全过程,能够方便地获得和跟踪试样的多种重要参数,显示二维、三维仿真结果,输出载荷—压痕曲线并计算纳米硬度值。通过仿真,可以对实验中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研究并探索其机理。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验证了仿真的可靠性。软件本身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作为纳米压痕技术的重要辅助与补充,该软件为纳米科学研究提供了又一有力手段。
朱瑛姚英学陈朔冬周亮
关键词:纳米压痕分子动力学计算机仿真
压痕尺寸效应的理论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针对微纳米尺度下材料硬度测试中出现的压痕尺寸效应(ISE),指出目前用于解释压痕尺寸效应较为常用理论方法;介绍了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发展过程,引入了几何必需位错密度的概念,详细地描述了Nix-Gao模型及其修正模型的产生,对于预测硬度随压痕深度的变化趋势提供了很好的预测;介绍了能量平衡方法的形成过程,通过描述Meyer方程、Hays-Kendall方法和比例试样阻力模型,推导出能量平衡方程,为分析试验结果提供了理论模型;通过理论公式推导,分析两种理论分析方法对于压痕尺寸效应分析的一致性.
刘琦姚英学周亮
关键词:压痕尺寸效应
纳米压痕硬度尺寸效应分析及其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针对材料纳米压痕硬度的压痕尺寸效应(Indentation size effect,ISE),利用纳米压痕技术测得单晶铝和单晶硅的载荷-压深曲线,获得最大载荷和最大压深,并结合原子力显微镜,获得压痕的三维形貌,计算出压痕的真实残余面积。根据最大压深和残余面积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残余面积最大压深模型,此模型能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材料硬度的压痕尺寸效应,并与其他几种典型的理论和模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周亮姚英学
关键词:压痕尺寸效应纳米压痕原子力显微镜
纳米压痕硬度尺寸效应的残余面积最大压深模型被引量:11
2005年
针对材料在纳米压痕硬度测试实验中出现的压痕尺寸效应,通过对单晶硅的纳米压痕实验,得到压痕的真实最大压深,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获得压痕的三维形貌,并结合Matlab软件得到压痕的真实残余面积。以残余面积和最大压深为变量,提出了一种新的描述硬度压痕尺寸效应的模型———残余面积最大压深模型,此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和理解纳米压痕硬度的尺寸效应。
周亮姚英学SHAHJADA A P
关键词:压痕尺寸效应原子力显微镜单晶硅
直接面积法测量纳米硬度技术的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单晶硅做纳米压痕试验,得到其载荷-压深曲线。用原子力显微镜测出压痕的三维形貌,结合Matlab软件,直接计算出压痕的残余面积,从而得到单晶硅的纳米硬度值。通过对直接面积法与Oliver-Pharr方法测出的硬度值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硬度值都有压痕尺寸效应,但用直接面积法得到的硬度值比用Oliver-Pharr方法得到的硬度值尺寸效应更明显一些。
周亮姚英学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压痕单晶硅
两种微纳米硬度测试方法的比较被引量:8
2006年
在对材料微纳米硬度测试中,可利用纳米压痕方法得到载荷-位移曲线,并用相关算法得到接触面积和硬度值;也可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测出压痕残余面积,由残余面积和最大载荷得到材料的硬度值.利用这两种方法对塑性材料单晶铝和脆性材料单晶硅做微纳米硬度测试试验,经过比较分析,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得到的材料微纳米硬度都有压痕尺寸效应,但第二种方法得到的微纳米硬度尺寸效应比第一种明显.
周亮姚英学
关键词:纳米压痕原子力显微镜压痕尺寸效应
硬度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0
2003年
从硬度的传统测量方法、硬度测量的新技术以及显微硬度的测量三个方面对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朱瑛姚英学周亮
关键词:电磁测量超声压痕尺寸效应
基于纳米压痕技术和AFM的单晶铝硬度测试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单晶铝作压痕试验,获得载荷-压深的加载和卸载曲线。根据O liver-Pharr方法求出压头与测试材料之间接触表面的投影面积Ac和硬度值Hop。再利用原子显微镜(atom ic force m icroscopy,AFM)得到压痕的真实三维形貌图。结合M atlab对压痕进行分析,得到压痕的真实残余面积Aresidual,并计算出其硬度Hresidual。通过对两组单晶铝的硬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在微纳米尺度下,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压痕硬度都存在压痕尺寸效应,Hresidual的压痕尺寸效应比Hop要更明显。
周亮姚英学
关键词:纳米压痕原子力显微镜
微细加工用双足式大行程微动工作台的研究
2000年
大行程微动工作台是微细加工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当前微动工作台行程小 ,或行程较大而其检测控制复杂等不足 ,提出了一种“双足式移动”的新原理 ,并研制了一台双足式大行程微动工作台。该工作台由两套进给和支承微位移器来实现进给和支承。在研究中 ,提出了一套检测控制系统 ,可对工作台的移动位移大小和方向进行实时控制 ,这种检测控制系统可以使工作台按照任意的路径进给。该工作台还具有很多优点 :比如分辨率高、无导轨、无摩擦、运动平稳、承载能力高、控制简单等。
姚英学周亮张宏志
关键词:微动工作台微细加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