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0Z001)

作品数:7 被引量:174H指数:5
相关作者:魏凤英甘薇薇吕俊梅琚建华任菊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云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热带
  • 3篇降水
  • 2篇年代际
  • 2篇气候
  • 2篇热带大气
  • 2篇夏季
  • 2篇海表
  • 2篇海表温度
  • 2篇北太平洋
  • 2篇MJO
  • 1篇短期气候
  • 1篇短期气候预测
  • 1篇印度洋海表温...
  • 1篇用户
  • 1篇用户界面
  • 1篇雨带
  • 1篇雨带类型
  • 1篇太平洋海温
  • 1篇太平洋年代际...
  • 1篇年代际变化

机构

  • 10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云南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吉林省气候中...
  • 1篇四川省气候中...

作者

  • 3篇魏凤英
  • 2篇任菊章
  • 2篇祝从文
  • 2篇琚建华
  • 2篇吕俊梅
  • 2篇甘薇薇
  • 1篇金啟华
  • 1篇左志燕
  • 1篇张人禾
  • 1篇张婷
  • 1篇姜华
  • 1篇武炳义
  • 1篇翟盘茂
  • 1篇李茜
  • 1篇刘珊
  • 1篇韩雪
  • 1篇王辉
  • 1篇陈官军
  • 1篇刘凯
  • 1篇何春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气象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第31届中国...
  • 1篇第31届中国...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东部夏季不同雨带类型的海洋和环流特征差异被引量:17
2012年
利用1951—200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UKMO HADISST1全球月海表温度及中国东部地区120站的月降水量资料,首先定义出能够客观表征中国东部夏季3种雨带类型的指数,然后分析了3种雨带分布类型海洋和大气环流特征的主要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前期海洋背景的差异特征对夏季东亚环流关键系统的预测蕴示。结果表明:(1)3种雨带类型对应的前期冬季海洋信号比当年夏季强,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多雨带出现在北方地区的Ⅰ型对应的是北太平洋海温呈显著的正距平、暖池及东澳暖流为负距平、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为正距平;多雨带出现在黄淮地区的Ⅱ型对应的海温分布则与Ⅰ型完全相反;多雨带出现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Ⅲ型对应的海温分布在北太平洋海域与Ⅰ型基本一致;(2)3种雨带类型对应的环流及水汽输送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Ⅲ型与Ⅰ型具有几乎完全相反的环流及水汽输送特征,当出现Ⅲ型时,东亚中高纬度有强盛的阻塞形势发展和维持,中高纬度的经向环流异常加强,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位置偏西、偏南,该地区呈反气旋性距平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纬向水汽输送加强,而出现Ⅰ型时则相反;Ⅱ型与Ⅰ型的环流及水汽输送特征更接近,两者的主要差异是:当出现Ⅱ型时,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呈反气旋性距平环流,而出现Ⅰ型时该地区呈气旋性距平环流;(3)前期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和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的海温异常变化可以作为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预报的重要前兆信号。
魏凤英陈官军李茜
关键词:雨带类型海表温度大气环流
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强度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SODA资料和ECCO资料计算得到的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强度,和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Hadley中心海表面温度资料,分析了1970-2007年海洋环流强度异常同期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及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洋环流强度变化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存在密切的反相关。环流强度异常可以通过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南北位置异常进而影响长江中下游降水。海洋环流偏弱时,副高位置偏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气旋性环流异常影响,来自副高西北侧的强西南水汽输送至此,在该地区形成强水汽辐合中心,同时伴随上升运动加强和对流的加强,进一步导致该地区降水偏多;当海洋环流偏强时,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影响,伴随辐散下沉及水汽辐散,导致该地区降水偏少;海洋环流强度异常导致的中纬度海区海表面温度异常,可能是导致副高南北位置异常的主要原因。
金啟华王辉姜华何春刘珊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降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1979~2004年中国大陆南方地区春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欧亚大陆积雪的联系被引量:13
2011年
本文研究了中国南方春季降水在1979~2004年期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无论在年际还是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中国南方东南和西南地区降水都具有反相变化的特征,并分别呈现出显著的减少趋势和增加趋势.中国南方春季降水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一次明显的年代际气候转型.东南地区的春季降水明显减少,降水量在80年代末以后比80年代末之前减少了30%;而西南地区的春季降水则明显增加,80年代末之后的降水量是80年代末之前的两倍.伴随着这次年代际转型,欧亚大陆西伯利亚上空对流层中低层位势高度增强,对流层低层中国东部北风增强,造成中国东部西南风减弱,使得降水在东南地区减少,西南地区增多.中国南方春季降水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年代际气候转型与欧亚大陆春季积雪的年代际转型有密切联系.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欧亚大陆春季积雪明显减少,与欧亚大陆春季积雪变化所伴随的大气环流变化,是造成春季我国东南地区降水减少和西南地区降水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左志燕张人禾武炳义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年代际转型
冬季北太平洋海温主模态在1990年前后调整及其成因初探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北太平洋涡旋振荡(NPGO)是北太平洋(20°-60°N,120°E-120°W)海温(SST)场前两个EOF模态,其变化对北半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合成和EOF等方法,分析了1950-...
刘凯祝从文
关键词: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文献传递
热带大气MJO活动异常对2009~2010年云南极端干旱的影响被引量:61
2012年
2009~2010年云南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秋冬春连旱,本文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adden Julian Oscillation,简称MJO)的持续性异常入手,分析了这次极端干旱事件发生的物理原因.结果表明,2009年夏季至2010年春季云南降水的持续性偏少是极端干旱发生的直接原因.进一步的分析发现,6~10月热带中东印度洋MJO指数表现出持续正的变化特征,相应地,孟加拉湾地区的对流活动持续偏弱,并在热带印度洋地区激发出异常的下沉气流,使得南亚地区的亚洲季风垂直环流圈异常减弱,热带印度洋向云南的水汽输送异常减少,从而导致2009年夏季至秋季云南的降水持续偏少,秋季干旱开始形成.2009/2010年冬季热带中东印度洋MJO指数仍然维持持续正的状态,亦即冬季孟加拉湾的对流活动仍然持续偏弱.与MJO的持续性正异常相关的大气环流异常型表现为,南亚经青藏高原至西南地区西部有一异常高压脊存在,云南处于高压脊中的垂直下沉气流控制之下;与此同时,冬季南支槽强度偏弱,不利于水汽从孟加拉湾向云南输送,云南冬季降水持续偏少,干旱加剧.因此,热带大气MJO活动的持续性异常是2009~2010年云南极端干旱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吕俊梅琚建华任菊章甘薇薇
关键词:MJO
中国夏季降水异常EOF模态的时间稳定性分析
本文基于1980~2012年中国160个台站降水资料,利用滑动交叉检验等方法讨论了中国夏季降水距平和距平百分率EOF各模态的时间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EOF方法在中国夏季降水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条件和潜在能力。研究表明...
庞轶舒祝从文刘凯
文献传递
MTM-SVD方法在印度洋海表温度与华南降水耦合特征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MTM-SVD方法是一种将谱分析的多锥度方法 (MTM)和变量场分解的奇异值分解(SVD)结合为一体的多变量频域分解方法。介绍了MTM-SVD方法的主要原理和功能,并将MTM-SVD方法用于印度洋海表温度与华南地区降水量的时-空耦合特征的分析中,给出了华南降水和印度洋海表温度场的LFV谱的结果,利用信号的空间和时间重建技术,分析了两变量场的时-空耦合的年代际尺度的演变特征。
魏凤英张婷韩雪
关键词:印度洋海表温度华南降水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气候服务被引量:19
2011年
气候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气候学本身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气候的科学。最近五十多年,地球气候明显地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变化的气候又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21世纪人类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及与其相伴随的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通过进一步加强气候监测,加强气候科学研究和模式研发,迅速提升气候预测能力,并通过加强建立与用户之间的伙伴关系,建立气候服务系统,从而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以适应日趋严峻的气候变化。
翟盘茂
关键词:气候变化用户界面
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及其预测思路被引量:57
2011年
短期气候预测依据大气科学原理,运用气候动力学、统计学等手段,在研究气候异常成因的基础上对未来气候趋势进行预测。虽然目前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水平还不高,但短期气候预测是国家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提高预测准确率是气象科研和业务人员的重要任务。该文从海洋、积雪等外强迫信号及大气环流大尺度变动等大气内部特性等角度概述了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简要回顾了近60年来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作者近十几年来研制短期气候预测客观统计学及统计与动力学相结合预测模型的主要思路。
魏凤英
关键词:短期气候预测物理基础
热带大气MJO活动异常对2009~2010年云南极端干旱的影响
<正>2009年秋季开始至2010年春季,云南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其中滇中、滇东、滇西东部的大部地区为100年以上一遇。
吕俊梅琚建华任菊章甘薇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