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7BJY134)

作品数:34 被引量:216H指数:8
相关作者:钱力宋俊秀钱力张陈曹巍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财经大学中共安徽省委党校中共六安市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17篇特困
  • 17篇连片
  • 13篇贫困
  • 12篇特困地区
  • 12篇连片特困地区
  • 8篇扶贫
  • 6篇精准
  • 5篇农村
  • 5篇贫困测度
  • 5篇乡村
  • 4篇多维贫困
  • 4篇影响因素
  • 4篇脱贫
  • 4篇绩效
  • 4篇绩效评价
  • 4篇扶贫绩效
  • 3篇贫困地区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实证

机构

  • 33篇安徽财经大学
  • 1篇中共安徽省委...
  • 1篇中共六安市委...

作者

  • 30篇钱力
  • 13篇宋俊秀
  • 2篇钱力
  • 1篇胡联
  • 1篇曹巍
  • 1篇陈安生
  • 1篇王嘉薇
  • 1篇张陈

传媒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华东经济管理
  • 2篇统计与决策
  • 2篇统计与信息论...
  • 2篇黑龙江八一农...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江汉大学学报...
  • 2篇重庆理工大学...
  • 2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软科学
  • 1篇财贸研究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华中建筑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盐城工学院学...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 1篇宁波工程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13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0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城乡融合水平时空差异及障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基于2005-2017年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36个县域数据,从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空间融合、生态融合四个维度构建城乡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城乡融合度进行测度,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揭示城乡融合发展的障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城乡融合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准则层融合度时序发展各有特征;第二,各地区城乡融合度差异明显,大体呈现南部高中间低,边缘高于腹心地区的态势;第三,城乡融合度空间演化特征为城乡融合度低的县域在减少;第四,城乡融合度的阻碍程度存在差异,依次为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空间融合和生态融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转变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聚焦腹心地带,依托边缘地带;统筹各要素发展,走全面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等对策建议。
钱力耿林玲宋俊秀
关键词:城乡融合障碍度
基于能力贫困视角下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基于能力贫困视角,构建了包含收入、教育、健康和生活条件4个维度10个指标的多维贫困识别指标体系,采取A-F对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单维分析中,片区非收入贫困比收入贫困严重,其中户主教育程度、做饭燃料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多维分析中,片区多维贫困覆盖面广,但重度多维贫困程度较低;从各指标来看,做饭燃料、户主教育程度、健康情况贡献率较高,是片区农户贫困的主要原因;从各地区来看,各地区多维贫困存在差异,安庆地区多维贫困程度相对较低,阜阳地区多维贫困程度相对较高。
郭宁宁钱力
关键词:多维贫困能力贫困
连片特困区精准扶贫多维绩效模糊评价——以安徽省大别山区为例被引量:39
2018年
文章基于2003-2015年样本数据,结合精准扶贫内涵,构建包括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四个维度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模糊数学评价法,对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及12个县域精准扶贫绩效进行多维评价,并依据隶属度判断级别,为加快该地区脱贫攻坚步伐提供一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精准扶贫绩效整体呈现出波动中逐渐上升趋势;第二,各县域精准扶贫绩效差异较为明显,空间上大体呈现中部较好、边缘一般的分布格局;第三,各维度绩效差异性较大,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方面成效较好,而生态环境、社会发展方面成效相对较差。
钱力倪修凤宋俊秀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绩效评价研究——基于安徽省12个县的调研被引量:4
2018年
基于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12个县2013-2016年的扶贫开发绩效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绩效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第二,区内扶贫绩效差异化,大致呈现"南低北高"的格局;第三,扶贫开发绩效测算综合经济效益要优于就业发展效益,扶贫绩效与贫困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工农业发展情况呈正相关关系;第四,病、残是致贫的主要原因。
钱力李剑芳
关键词: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绩效
动态三支决策视角下连片特困地区多维贫困治理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基于2014~2017年原始数据,从动态三支决策视角下,构建包括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4个维度的多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时序和截面两个方向对连片特困地区多维贫困进行评价,以此为依据进行动态三支决策分析,并运用Arc GIS软件刻画出片区多维贫困时空分布及演变,为片区有效治理多维贫困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认为:总体上,连片特困地区多维贫困现象仍然存在,但呈现出明显的减缓趋势;各片区多维贫困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贫困治理有效性不同;片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较快,而生态环境水平提升趋势不明显;片区多维贫困分布呈现出"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逐渐加深"的空间分布特征。
宋俊秀钱力倪修凤
关键词:连片特困地区多维贫困贫困治理
集中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测度及贫困重心迁移被引量:4
2019年
文章基于2011-2016年集中连片特困区数据,从可持续生计视角构建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对集中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展开跨时区测度与比较,运用R软件分析贫困重心的迁移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总体贫困呈现显著的减缓现象,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的贡献率所占比重较高;各片区均存在多维贫困现象,整体以中度多维贫困为主;贫困重心呈现"东北-东南-东北"的迁移路径,但迁移幅度不大,贫困重心集中于西藏区、四省藏区、六盘山区一带。
郭宁宁钱力
连片特困地区致贫原因与帮扶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基于连片特困地区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三支决策模型,针对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治理问题,对致贫原因和帮扶策略的选择进行研究,构建更加准确、有效率的脱贫机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连片特困地区的致贫原因是由家庭、经济、政策、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第二,针对贫困家庭和片区各自的脱贫制约,采用对应的帮扶策略更有效率;第三,三支决策模型为帮扶策略的选择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支撑,为脱贫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钱力李剑芳
关键词:致贫原因LOGISTIC回归模型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县域多维贫困测度及贫困重心迁移被引量:8
2019年
基于2005—2017年县域数据,从经济发展机会、农业发展机会、潜在发展机会、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5个维度综合测度大别山连片特困区36个县域的多维贫困,并进行维度分解,在此基础上,测算大别山连片特困区贫困重心的迁移路径。结果表明:第一,各县域多维贫困程度普遍较深,阜南县、固始县等一直处于中度到重度的贫困状态;第二,外部风险维度对贫困贡献率最高,其他维度贡献率总体较为接近;第三,贫困重心呈现“东南—西北—东北”的迁移路径,但移动幅度较小,且多年来一直处于皖北和豫南的交界地带。
钱力倪修凤宋俊秀曹巍
江淮城市群产业融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振兴的必然要求。基于2010—2016年样本数据,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融合度,运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江淮城市群产业融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推动江淮城市群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江淮城市群产业融合总体上属于中高度融合,融合速度平稳;各地区产业融合差异较大,地理位置上大体呈现中部较好、边缘一般分布;产业融合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度总体上呈波动中逐渐上升趋势;各地区产业融合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度差异明显,与城市规模大体上呈正相关关系。
宋俊秀倪修凤钱力
关键词:江淮城市群产业融合农村经济
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的脆弱性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22年
基于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VEP测量模型度量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并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家庭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不断降低;农户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具有地区异质性;年龄、学历、家庭规模等因素对农户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具有较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全面构建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成果共享体系,合理分配不同省份的教育、医疗、技术等资源,坚持教育公平、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等对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应扶贫政策提供依据,从而促进农村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钱力王花
关键词:贫困脆弱性VEP影响因素LOGISTIC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