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702)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于增慧翟世奎黄朋李怀明张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岩浆
  • 3篇岩石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地质
  • 2篇地幔
  • 2篇玄武岩
  • 2篇岩浆演化
  • 2篇岩石地球
  • 2篇岩石地球化学
  • 2篇岩石地球化学...
  • 2篇石地
  • 2篇同位素
  • 2篇盆地
  • 2篇热液
  • 2篇热液区
  • 2篇流体
  • 2篇弧后盆地
  • 2篇化学特征

机构

  • 7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教育部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6篇翟世奎
  • 6篇于增慧
  • 2篇张侠
  • 2篇李怀明
  • 2篇黄朋
  • 1篇李安春
  • 1篇胡宁静
  • 1篇郭静静
  • 1篇廖仁强

传媒

  • 5篇海洋学报
  • 3篇海洋科学
  • 2篇Journa...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Sulfides from the Deyin-1 Hydrothermal Field at the Southern Mid-Atlantic Ridge near 15?S被引量:3
2017年
In this study, geo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elements in sulfid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Deyin-1 hydrothermal field near the 15?S southern Mid-Atlantic Ridge(SMAR) were analyzed by th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XRF)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 to examine the enrichment regulations of ore-forming elements and 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 These sulfide precipitates can be classified macroscopically into three types: Fe-rich sulfide, Fe-Cu-rich sulfide and Fe-Zn-rich sulfide,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enrichment of base metal elements along with a sequence of Fe>Zn>Cu. Compared with sulfides from other hydrothermal fields on MAR, Zn concentrations of sulfides in the research area are significantly high, while Cu concentrations are relatively low. For all major, trace or rare-earth elements(REE), their concentrations and relate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exhibit significant variations(up to one or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which indicates the sulfides from different hydrothermal vents or even a same station were formed at different stages of 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 and suggests the variation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hydrothermal fluid with respect to time. The hydrothermal temperatures of sulfides precipitation decreased gradually from station TVG10(st.TVG10) to st.TVG12, and to st.TVG11, indicating that the precipitation of hydrothermal sulfides is subjected to conditions changed from high temperature to low temperature, and that the hydrothermal activity of study area was at the late stage of a general trend of evolution from strong to weak. The abnormally low concentrations of REE in sulfides and their similar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patterns show that REEs in all sulfides were derived from a same source, but underwent different processes of migration or enrichment, or sulfides were formed at different stages of 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 The sulfides collected from the active hydrothermal vent were mainly attributed to precipitating directly from the hydrothe
WANG ShujieLI HuaimingZHAI ShikuiYU ZenghuiCAI Zongwei
关键词:MID-ATLANTICRIDGEHYDROTHERMALHYDROTHERMALSULFIDEMINERALIZATION
大洋岩石圈板块俯冲构造背景下流体的地质作用被引量:1
2021年
地幔中存在着大量的“水”(存在形式:H2O、H+和(HO)−)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水”既可以以流体或熔体的形式存在,又可以存在于含水矿物、名义上的无水矿物和致密含水镁硅酸盐中。在本文中,“流体”是指以水为主体包括溶解于水中或随水迁移的元素和化合物。在俯冲带的地震作用、地幔部分熔融、岩浆作用以及海底热液活动等重大地质作用过程中,流体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俯冲带是水化了的大洋岩石圈板块俯冲进入地球深处的关键部位,也是壳幔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带。在俯冲带,流体随俯冲的岩石圈板块进入地球深部,部分在挤压和摩擦热的作用下脱逸俯冲的岩石圈板块,连同岩石矿物变质所产生的水进入上覆地幔楔,从而降低上覆地幔物质的熔点,产生岩浆;岩浆上升一方面加热了沿裂隙或物质间隙下渗的海水,另一方面也会因岩浆冷却产生岩浆作用后期热液流体,这些加热的下渗海水和岩浆作用后期流体构成了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物质基础;海底热液活动不仅将大量地下元素或物质输入大洋水体从而影响了大洋海水的物质组成及生态环境,而且在海底形成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热液多金属矿体。因此,流体是贯穿板块俯冲及其所产生的各种重要地质作用过程的介质,从而成为研究这些重要地质作用的示踪剂。本文在分析了大洋岩石圈板块俯冲构造背景下流体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流体在俯冲带地震发生机制、岩浆作用过程、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模式及俯冲带流体成矿作用等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近期研究工作应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进一步准确地定量评估通过板块俯冲作用进入地球深部的“流体”通量,为最终解决全球地球化学或物质循环问题作出贡献;(2)全面、准确地描述俯冲作用中流体的物理和化学行为,建立俯冲带流�
徐婕翟世奎于增慧王轲张侠
关键词:俯冲带
冲绳海槽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浆源区地幔性质探讨
2021年
冲绳海槽是因菲律宾海板块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在陆壳上发育起来的一个初始的弧后盆地,是研究弧后扩张作用早期盆地演化、岩浆作用和壳幔过程的天然实验室。尽管迄今对冲绳海槽已经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颇有争议或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如:冲绳海槽酸性浮岩与基性玄武岩之间的成因联系,冲绳海槽不同区段构造背景对岩浆作用的控制,冲绳海槽岩浆源区地幔的特征,俯冲板块组分(流体+熔体)对地幔楔部分熔融的贡献等。本文在系统收集和整理(剔除了一些存疑数据)了迄今已有冲绳海槽火山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与Sr-Nd-Pb同位素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系统分析,进一步确认了酸性浮岩与基性玄武岩的岩浆同源性;认为在冲绳海槽北段与中段主要分布有酸性浮岩和中性安山岩,应该是两段区域目前正处于裂谷阶段的反映,而南段广泛分布的基性玄武岩说明在构造性质上已接近成熟性弧后盆地;冲绳海槽的火山岩岩浆源区具有Ⅱ型富集地幔(EMⅡ型)Dupal异常特征,岩浆源于流行地幔(PREMA)和EMⅡ型地幔端元混合的源区地幔,其中EMⅡ约占比15%,PREMA贡献率在85%左右;源于俯冲的菲律宾海板块(俯冲洋壳或沉积物)的流/熔体的加入是导致冲绳海槽下伏地幔具有EMⅡ型特征的原因,这一点不同于Dupal异常源于壳幔相互作用的观点。
张宇蛟翟世奎
关键词: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冲绳海槽
Galapagos微板块附近宝石山热液区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2009年大洋21航次在Galapagos微板块附近发现了宝石山热液区,本文将采自该区7个站位13个沉积物样品按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分为3组:第一组样品以玄武质玻璃碎屑为主,其总稀土含量(∑REE)相对较高,且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相对平坦,稀土元素组成与基底玄武岩的特征较为一致;第二组样品以绿脱石和/或Fe-Mn质氧化沉积为主,含有少量玄武质玻璃碎屑,其∑REE含量较第一组明显降低,(La/Sm)N及(Yb/Gd)N升高,Ce负异常程度增加,Y/Ho值也有所增加。随站位逐渐远离喷口,Mn/Fe比值逐渐增加,同时稀土元素组成特征也更接近海水,反映热液羽状流扩散过程中Fe-Mn氧化物颗粒的逐渐沉淀及其对海水的清扫作用。含绿脱石样品(Yb/Gd)N明显升高,这与重稀土在绿脱石中具有较高的分配系数相一致,推断其来自低温流体置换早期形成的Fe氧化物/氢氧化物;第三组样品含有大量自然硫及黄铁矿球粒,其位于喷口附近,应是热液流体直接沉淀产物,但其稀土元素组成不具有Eu正异常这一热液流体的典型特征,也不具有Ce负异常等海水的典型特征,除∑REE含量较低外,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基底玄武岩相近。这些特征反映该区热液流体可能受到岩浆活动大量去气作用影响或者热液流体在深部曾发生了相分离而富含硫。第二组和第三组样品代表了该区不同时间形成的热液沉积,反映了该区热液活动多期次的特征。
郭静静于增慧李怀明
关键词:稀土元素热液沉积
冲绳海槽黑色与白色浮岩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的指示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认识黑色与白色浮岩的岩石特征及成因,使用人工重砂、元素地球化学等分析技术,研究冲绳海槽两类浮岩中元素及矿物组成特征。研究显示,冲绳海槽黑色和白色浮岩具有相似全岩化学组成,都落入流纹岩区,稀土配分曲线明显呈右倾,具负Eu异常,富集不相容元素,岩石物理性质差别是导致其颜色差异的主要因素。两类浮岩岩石学特征的不同主要体现在:(1)白色浮岩锆石和辉石都具有两种类型,黑色浮岩仅具有其中一种;(2)黑色浮岩中发育钛铁矿、钛磁铁矿与基质构成的珠状构造,且基质玻璃中密集分布磁铁矿雏晶,而白色浮岩不具备上述岩石学特征。综合分析海槽两类浮岩岩石学特征所蕴含的岩浆演化信息,推测两类浮岩具有相同的玄武质岩浆源区,富挥发组分的玄武质母岩浆上升进入地壳,形成初级岩浆房,房内结晶分异后残留的酸性岩浆,沿海槽构造薄弱带向上运移,岩浆运移过程中有少部分进入分支断裂系统形成次级岩浆房,期间初级岩浆房接受多次基性岩浆注入;初级和次级岩浆房中的酸性岩浆分别独立喷出海底,前者形成白色浮岩,后者形成黑色浮岩。此外,演化过程中岩浆性质逐渐由氧化性向还原性转变。
廖仁强黄朋胡宁静李安春
关键词:冲绳海槽浮岩元素地球化学岩浆演化
洋中脊和弧后盆地热液区热液流体B同位素组成的系统性差异被引量:1
2019年
硼(B)是流体迁移元素,趋向于在热液流体中富集而成为常量元素。不同来源的B其同位素组成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B的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可标识热液流体(元素)的物质来源、水–岩反应程度及沉积物(元素)混入等重要过程,对海底热液活动及其成矿作用过程具有重要的示踪意义。迄今,对全球主要热液活动区热液流体中B的含量及同位素组成特征已做了大量的测试分析及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重要研究成果。但是,对不同地质背景(构造环境)条件下热液流体中B的含量及同位素组成特征尚缺乏系统性的对比分析,进而对造成不同环境热液流体中元素及其同位素组成的系统性差异的原因或机制尚缺乏深入的认识。本文在获取了洋中脊和弧后盆地主要热液活动区热液端元流体中B的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数据的基础上,定量估算了热液流体中B的主要来源,并对洋中脊和弧后盆地热液端元流体中B同位素组成的系统性差异进行了分析及成因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热液活动区热液端元流体的δ11B值都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水–岩反应过程中不同来源B的混合是热液流体B同位素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无沉积物覆盖的洋中脊和弧后盆地热液区热液流体中的B主要为海水与基底岩石来源B的混合,弧后盆地岩浆挥发性组分对热液系统的直接贡献及两种不同地质背景下基底岩石地球化学组成与水–岩反应程度的差异是其热液端元流体B同位素组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有沉积物覆盖的弧后盆地热液区,热液流体中B的同位素组成与前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异常低的δ11B值,水–岩反应过程中沉积物来源B的加入是导致热液流体中δ11B值系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沉积物的吸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热液流体的B同位素组成。有沉积物覆盖的洋中脊热液区热液流体同样�
张侠张侠于增慧翟世奎徐婕
关键词:热液流体洋中脊弧后盆地
Fe同位素在岩浆作用过程中的分馏效应及其对海底玄武岩形成过程的指示
2022年
Fe是火成岩中丰度最高的变价元素,也是重要的成矿元素,主要以Fe^(2+)或Fe^(3+)价态赋存于固(矿物)、液(流体)相中,并全程参与岩浆作用过程和各种成矿作用。随着测试分析技术(如MC-ICPMS)的发展,Fe等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成为可能,并在最近十几年中被成功应用于岩浆物源追溯、结晶演化过程示踪和成矿作用分析等重要地质作用过程的研究。本文在分析了Fe同位素在岩浆作用过程中分馏效应的基础上,总结了Fe同位素组成在示踪海底玄武质岩浆(MORB、OIB、IAB和BABB等)作用过程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探讨了在应用Fe同位素组成示踪海底岩浆作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火成岩中的Fe同位素分馏效应不仅受岩浆源物质部分熔融、岩浆扩散、流体出溶和结晶分异等作用过程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同化围岩物质、海底蚀变等作用的影响;由于Fe同位素分析技术(方法)至今仍待进一步完善,已有数据有限且需甄别去伪,因此在利用Fe同位素组成分析或恢复岩浆物源及作用过程时,仍需谨慎;于当前亟需建立完整可靠的Fe同位素示踪体系,这就需要在近期的工作中,尽可能多地选取代表不同构造环境和不同岩石类型的合适样品、获取(积累)更多原始(未经改造或蚀变)样品的精细分析数据,同时在利用Fe同位素示踪海底岩浆作用过程中还需注重多元数据的结合或相互佐证。
郭泽华翟世奎于增慧
关键词:铁同位素同位素示踪
Strontium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Hydrothermal Barite from the Yonaguni Ⅳ: Insight into Fluid/Sediment Interaction and Barite Crystallization Condition
2020年
Hydrothermal barite is a typical low-temperature mineral formed during the mixing of hydrothermal fluid and seawater.Because of its extremely low solubility,barite behaves as a close system after crystallization and preserves the geochemical fingerprint of hydrothermal fluid.In this study,the elemental contents and Sr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hydrothermal barites from the Yonaguni IV were determined using electron microprobe and LA-MC-ICP-MS respectively.On these bases,the fluid/sediment interaction during the hydrothermal circula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 of barite crystallization were discussed.Results show that the 87 Sr/86 Sr values of hydrothermal barites from the Yonaguni IV are appare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eawater and associated volcanic rocks,indicating the sufficien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hydrothermal fluid and overlying sediment.Monomineral Sr abundance shows large variations,reflecting the changes in barite growth rate during the fluid mixing.The mineralization condition in the Yonaguni IV was unstable.During the crystallization of barite,hydrothermal fluid and seawater mixed in varying degrees,with the pro-portions of hydrothermal fluid varied from 36%to 72%.The calculated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s range from 109 to 220℃.Sediment plays a critical role during the mineralization process in the Yonaguni IV and incorporation of sediment component into hydrothermal system was prior to barite crystallization and sulfide mineralization.
ZHANG XiaZHAI ShikuiYU Zenghui
西北印度洋中脊玄武岩源区地幔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全球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库(Pet DB)中有关卡尔斯伯格洋脊(CR)、北中印度洋脊(NCIR)及南中印度洋脊(SCIR)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及同位素组成数据,分析了玄武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沿脊轴的变化,旨在探讨玄武岩源区地幔的(不)均一性及岩浆作用过程的差异。初步研究结果表明:CR、NCIR及SCIR玄武岩组成相近,仅在个别脊段表现有微量稀土元素和同位素组成上的差异,玄武岩整体与N-MORB组成特征相近,与先前通常认为的典型印度洋中脊玄武岩不同。玄武质岩浆主要源自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地幔的熔融,岩浆源区主要由两个地幔端元构成,即以亏损型地幔(DMM)为主(69%),其次为富集型地幔(EMⅡ,27%)。富集组分可能源自古老陆壳物质的混染。自CR经NCIR到SCIR整个印度洋中脊西北分支玄武岩的Sr、Nd及Pb同位素组成表现出均一性,表明岩浆源区地幔组成相近。在SCIR 19°S附近脊段岩浆源区地幔存在有不均一性,有EMⅡ型地幔端元混入的迹象。在CR 3.5°N附近脊段,玄武岩明显富集K、Ba、La及U等微量元素,但由于缺少同位素数据,源区地幔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大比例尺的调查填图及密集采样和精细室内分析是CR深入研究的基础,同时加强Sr、Nd、Pb及Re、Os、Be等同位素分析测试,可提供揭示CR地幔不均一性的可靠依据,而厘清印度洋型地幔对CR的影响程度则有助于深入认识地幔不均一性的成因及地幔动力学过程。
淳明浩于增慧李怀明翟世奎
关键词:玄武岩地幔不均一性
印度洋Carlsberg洋脊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对采自印度洋Carlsberg脊14个站位的新鲜玄武岩样品进行了常量和微量元素组成分析,旨在研究岩浆源区地幔的性质以及岩浆作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玄武岩为典型的源于亏损型地幔的大洋中脊玄武岩,不同样品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演化过程主要受控于橄榄石的结晶分异作用,部分样品中有单斜辉石结晶分异作用的影响,斜长石的结晶分异作用不显著;玄武岩岩浆来源于亏损型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地幔的熔融,主微量元素组成中尚未见到富集型组分混入的证据;源区地幔不同比例的熔融作用及其后岩浆演化过程的差异是造成不同样品间地球化学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彼此独立的局部岩浆作用过程是岩浆作用差异的主控制因素。Carlsberg脊玄武岩整体与全球标准大洋中脊玄武岩(N-MORB)平均组分相近,不同脊段间岩浆源区地幔的组成、熔融程度(比例)和熔融深度等无明显差异,这种特征向南直到CIR的北段。
淳明浩于增慧翟世奎
关键词: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