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820009)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段厚省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诉讼
  • 1篇商谈
  • 1篇司法
  • 1篇司法活动
  • 1篇诉讼构造
  • 1篇主义
  • 1篇法律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段厚省

传媒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司法中的诠释学循环——解读事实与法律的基本方法被引量:5
2012年
诠释学循环是一种基本的诠释方法。司法活动也具有诠释的性质,诠释学循环也是其发现事实与寻找法律的主要方法。司法活动中存在的诠释学循环分两个层面,即事实与法律规范之间以及分别发生在事实和法律两个领域内的循环。事实领域内的循环,包括整体事实与部分事实(含要件事实和非要件事实)之间的循环、证据方法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循环和单个证据方法之证明力与全部证据方法之证明力之间的循环。法律领域内的循环,包括法律解释过程中文本整体意旨与构成文本的部分意旨之间的循环、漏洞填补过程中所填补之内容与立法者原本之计划与目的间的循环以及法的续造过程中所续造的法与法律思想、整体法秩序及其根本原则之间的循环。基于诠释学循环在司法裁判中的基础性意义,应以诠释学循环为中心来建构合理的裁判方法论。
段厚省
关键词:司法活动诉讼
诉审商谈主义论纲——一种基于法律商谈理论的诉讼构造观被引量:14
2011年
当下我国有关民事诉讼构造的研究,从路径上看大致可归入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思维模式下。但是这两种思维模式曾经遭遇的论证困境,前者如所谓"明希豪森"困境,后者如"休谟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此种困境,也体现在我国有关民事诉讼构造问题的研究中。为解决或者说避开上述困境,可以考虑借鉴哈贝马斯在其交往行为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法律商谈理论的论证路径,也就是以参与者的共同理性选择,作为建构正当程序的终极依据。
段厚省
关键词:诉讼商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