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08581)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刘玉梅周欣杨艳朱慧兰黄振明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特应性
  • 6篇皮炎
  • 4篇皮炎患者
  • 3篇特应性皮炎
  • 3篇TARC
  • 3篇CCR4
  • 2篇多糖核酸
  • 2篇卡介菌
  • 2篇卡介菌多糖
  • 2篇卡介菌多糖核...
  • 2篇核酸
  • 2篇PBMC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免疫
  • 1篇特异性免疫治...
  • 1篇皮肤

机构

  • 7篇广州市皮肤病...

作者

  • 7篇刘玉梅
  • 6篇杨艳
  • 6篇周欣
  • 6篇朱慧兰
  • 5篇张三泉
  • 5篇龚业青
  • 5篇黄振明
  • 4篇李嘉彦
  • 4篇罗育武
  • 2篇李润祥
  • 2篇林路洋
  • 2篇张锡宝
  • 1篇罗静英
  • 1篇张文君
  • 1篇黎小东
  • 1篇李振洁
  • 1篇丘小珊
  • 1篇李雪梅
  • 1篇王艳芳
  • 1篇李薇

传媒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岭南皮肤性病...

年份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特应性皮炎患者PBMC中TARC与CCR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检测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胸腺和活化调节的趋化因子(TARC)与其相应受体CCR4的表达,以探讨其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5例AD患者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前后血清中TARC水平;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CR4的表达。结果与治疗前(1169.1±106.5pg/mL)相比,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AD患者血清TARC(810.1±77.6pg/mL)显著降低(P<0.01);与治疗前(60.1±2.4)%相比,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AD患者外周血CCR4表达水平(54.6±2.2)%显著降低(P<0.01)。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可能通过降低TARC与CCR4,从而减少Th2细胞的募集、活化而发挥其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
杨艳李嘉彦林路洋周欣罗育武龚业青李润祥张三泉黄振明刘玉梅朱慧兰
关键词:TARCCCR4卡介菌多糖核酸
特应性皮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失平衡及与EASI评分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两类树突状细胞mDC(CD11c+)和pDC(CD123+)在特应性皮炎(AD)中的变化及与疾病EAS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中的mDC(CD11c+)和pDC(CD123+);计算mDC(CD11c+)/pDC(CD123+)比值;对AD患者进行EASI评分,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mDC(CD11c+)/pDC(CD123+)与EASI评分之间是否有相关性。以17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AD患者外周血中mDC(CD11c+)为(0.179±0.095)%,高于正常对照组(0.106±0.074)%(P<0.05);pDC(CD123+)为(0.112±0.069)%,高于正常对照组(0.063±0.049)%(P<0.05);A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mDC(CD11c+)/pDC(CD1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C(CD11c+)/pDC(CD123+)与EASI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D患者外周血中两类树突状细胞mDC(CD11c+)和pDC(CD123+)均增高,提示在AD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玉梅李雪梅李嘉彦周欣杨艳王艳芳张锡宝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树突状细胞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IL-4、IFN-γ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在特应性皮炎(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对AD患者血清IL-4、IFN-γ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SIT治疗前后AD患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AD患者IL-4、IFN-γ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SIT治疗后,AD患者IFN-γ水平升高(P<0.05),IL-4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AD存在Th1/Th2细胞分化失衡;SIT可明显调节患者细胞因子水平。
罗静英黎小东李振洁李嘉彦朱慧兰刘玉梅
关键词:皮炎特应性白介素4干扰素Γ特异性免疫治疗
TARC与CCR4在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检测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与其受体CC2R4在特应性皮炎(AD)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5例AD患者及30名正常人血清TARC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CCR4的表达。结果:AD患者血清TARC水平为(1169.1±106.5)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37.3±45.6)pg/mL的水平(P<0.01)。CCR4表达水平为(60.1±2.4)%,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TARC和CCR4表达水平均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TARC与CCR4在A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杨艳李嘉彦林路洋周欣罗育武龚业青张三泉黄振明刘玉梅朱慧兰
关键词:TARCCCR4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0.35 mg,肌内注射隔日1次,同时口服西替利嗪10 mg每日一次;对照组30例,口服西替利嗪,10 mg每日一次。治疗第6,12周后观察疗效及评分。结果:治疗6,12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5.78%、80.00%;对照组分别为20.00%、5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治疗特应性皮炎有较好疗效。
杨艳周欣罗育武龚业青丘小珊张三泉黄振明刘玉梅朱慧兰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卡介菌多糖核酸西替利嗪
广州地区1335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变应原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总结"阿罗格"点刺原液测试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变态反应性皮肤病1 335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用"阿罗格"点刺原液进行过敏原测试,分析其结果并与文献比较。结果:检出主要变应原的阳性率以蟑螂、屋尘螨、粉尘螨等较高。而年龄分布态势特征与文献报道有所不同。结论:"阿罗格"点刺原液具有准确、敏感、安全等特点,可用于测试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
杨艳张文君李薇龚业青周欣李润祥张三泉黄振明刘玉梅朱慧兰
关键词:变应原皮肤试验
雷公藤多甙对特应性皮炎患者PBMC中TARC与CCR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检测雷公藤多甙对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与相应受体CCR4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检测外周血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与相应受体CCR4水平。结果:45例患者血清TARC治疗前(1120.1±102.4)pg/mL,与治疗后(790.2±75.8)pg/mL相比显著降低(P<0.01);患者外周血CCR4表达水平治疗前(60.2±2.3)%与治疗后(53.5±2.1)%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雷公藤多甙可能通过降低TARC与CCR4的表达从而减少1Th2细胞的募集、活化而发挥其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
杨艳周欣罗育武龚业青张三泉黄振明刘玉梅朱慧兰张锡宝
关键词:TARCCCR4雷公藤多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