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3396401D)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马春红张红心王立安李秀丽赵璞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唐山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玉米
  • 4篇小斑病
  • 4篇小斑病菌
  • 4篇小种
  • 4篇斑病
  • 4篇病菌
  • 3篇玉米小斑病
  • 3篇玉米小斑病菌
  • 3篇玉米小斑病菌...
  • 3篇细胞
  • 2篇凋亡
  • 2篇毒素
  • 2篇细胞凋亡
  • 2篇基因
  • 2篇根冠
  • 1篇毒素诱导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雄性不育系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染色

机构

  • 7篇河北省农林科...
  • 4篇河北师范大学
  • 4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7篇马春红
  • 4篇赵璞
  • 4篇张红心
  • 4篇李秀丽
  • 4篇王立安
  • 4篇及增发
  • 3篇贾银锁
  • 2篇董文琦
  • 2篇王桂兰
  • 2篇陈超
  • 1篇彭巧慧
  • 1篇乔永旭
  • 1篇李良英

传媒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自交系冀161对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CMS)的不育性及恢复性研究
2014年
以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对自交系冀161的育性、恢复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冀161对黄早四、Mo17背景下的CMS-S,CMS-M,CMS-21A,CMS-Rb,CMS-Bb,CMS-Es,CMS-R不育胞质分别呈完全恢复、部分恢复和不育性保持。冀161同不育材料一次测交与再次回交的育性测定结果相同。自交系冀161可作为CMS-C和CMS-S不育胞质的恢复系,为利用多胞质进行不育化制种提供了条件。
马春红赵璞及增发彭巧慧李良英甄占萍贾银锁
关键词:雄性不育系细胞质保持系
玉米小斑病菌毒素诱导自交系Mo17凋亡的检测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提取的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Helminthosporium maydis race C,HMC)毒素处理同核异质体Mo17-C和Mo17-N叶片及叶片中的原生质体并进行凋亡检测。叶片凋亡检测采用DNA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Mo17-C和Mo17-N均出现DNA-ladder,其中HMC毒素质量浓度为250μg/mL时,诱导12 h后Mo17-C出现的DNA-ladder最明显,而Mo17-N在HMC毒素质量浓度升至300μg/mL时,诱导12 h后DNA-ladder才最明显。原生质体的凋亡检测采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并统计其凋亡率,结果表明:Mo17-C和Mo17-N均出现细胞凋亡的特征,包括产生凋亡小体、环状染色质和染色质边集的现象,且凋亡率均随毒素浓度的增加和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但对于相同处理,C细胞质的凋亡率显著高于N细胞质,Mo17-C对HMC毒素的敏感性大于Mo17-N。
马春红李秀丽董文琦及增发戴志刚王立安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玉米
不同荧光染色方法检测HMC毒素诱导处理玉米B37根冠细胞凋亡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吖啶橙(AO)与溴化乙啶(EB)荧光双染色以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对HMC毒素诱导玉米B37-C、B37-N根冠细胞凋亡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AO/EB双染色后,当HMC毒素浓度为50、100、150μg/mL,处理7 h时B37-C根冠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8%、58.2%、70.2%,B37-N仅为11.0%、25.7%和36.6%;当浓度为150μg/mL,处理时间4 h时B37-C根冠细胞最大凋亡率为62.3%,B37-N为25.8%。经Hoechst 33258染色后,HMC毒素浓度为50、100、150μg/mL,处理7 h时B37-C的根冠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5%、58.7%、74.5%,B37-N仅为7.5%、22.3%和30.7%;HMC毒素浓度为150μg/mL,处理4 h时B37-C的细胞凋亡率为62.3%,B37-N为19.3%。
马春红李秀丽董文琦张红心戴志刚王立安贾银锁
关键词:玉米细胞凋亡荧光染色
种子中特异表达IPT基因的植物双元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水稻获得被引量:1
2015年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在水稻籽粒发育中的作用,构建了p1300-p PG-5α-IPT-Nos植物表达载体,并对水稻进行遗传转化。以水稻品种9311为材料,采用PCR法获得种子中特异表达的PG-5α基因启动子,并将此启动子与p1300相连接,构建p1300-p PG-5α载体,用NcoⅠ和SpeⅠ双酶切p SG516,获得IPT-Nos核酸片段,然后将此核酸片段插入到p1300-p PG-5α中,构建p1300-p PG-5α-IPT-Nos植物表达载体。以水稻品种日本晴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进行遗传转化。成功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1300-p PG-5α-IPT-Nos,获得了阳性率为81.3%转IPT基因群体。获得转基因株系后,将为进一步筛选高效表达株系及观察其籽粒生长发育过程提供基础。
张红心王桂兰陈超赵璞马春红
关键词:IPT
CHX-GFP融合基因的构建及在胡萝卜愈伤组织中瞬时表达被引量:1
2014年
为构建CHX-GFP融合基因并将其在胡萝卜愈伤组织中瞬时表达。采用融合PCR方法,将属于CAP2家族的Na+/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CHX和GFP基因相融合,利用中间载体,采用DNA重组技术将CHX-GFP融合基因插入到p1301植物表达载体中,采用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到农杆菌中,遗传转化时所用侵染液为1/2MS+AS 100μmol/L,共培养基为MS+6-BA 0.5 mg/L+2,4-D 0.5 mg/L+琼脂6 g/L+蔗糖30 g/L+葡萄糖10 g/L+AS 50μmol/L,共培养时间为4 d。成功构建了p1301-35S-CHX-GFP-Nos植物表达载体,CHX-GFP融合基因在胡萝卜愈伤组织中得到瞬时表达,表达效率为75%。采用融合PCR获得CHX-GFP融合基因的方法比较简单,无须知道DNA序列的酶切位点,省时省力,CHX-GFP融合基因及其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将为进一步探查CHX亚细胞定位及CHX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张红心陈超王桂兰乔永旭赵璞马春红
关键词:GFP融合基因
三种玉米小斑病菌毒素活性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2013年
利用3种不同的毒素活性检测方法 (离体叶片针刺法、根冠细胞染色法和游离原生质体染色法)检测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HMC)的毒素生物活性,比较其检测效果,用以探讨HMC毒素致病机理。结果表明:离体叶片针刺法虽能简便地测出毒素的活性,但不能做定量分析,仅从宏观上检测出病斑的形成。根冠细胞染色法,不仅定性还可定量分析毒素的活性。游离原生质体染色法,对HMC毒素活性的测定,虽同样准确可靠,但其费用较高。相较而言,根冠细胞染色法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抗性鉴定是一种简便、快捷、实用的检测方法,且能快速筛选出抗病体,为加速抗病育种提供资源基础。
马春红李秀丽及增发戴志刚贾银锁王立安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活性
HMC毒素处理诱导玉米幼苗根冠细胞凋亡的结果观察
2015年
以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HMC-toxin)分别诱导2对同核异质体玉米的幼苗根冠细胞(即:基因型为B37的玉米C型不育细胞质CB37和同核保持系NB37,基因型为Mo17的玉米C型不育细胞质CMo17和同核保持系NMo17),采用吖啶橙(AO)与溴化乙啶(EB)荧光复染的方法,研究细胞发生凋亡的差异性及凋亡规律。结果表明:CB37的幼叶接种PBS再经150mg/L的HMC毒素处理后,其根冠细胞凋亡率达最高值为45.3%,而NB37仅为15.3%;CMo17凋亡率最高达63.7%,NMo17仅为6.39%;C细胞质的细胞死亡率远高于N细胞质,凋亡率随诱导浓度和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增加。HMC毒素诱导根冠细胞发生凋亡,活细胞核发出绿色荧光,坏死细胞核则呈现橙红色荧光,且细胞核呈松散的颗粒状或新月状,凋亡细胞则发出黄绿色或绿色荧光,染色体固缩成新月状或颗粒状。
鲁长林马春红及增发张红心赵璞李秀丽王立安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细胞凋亡吖啶橙溴化乙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