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委基金(H060920050630)

作品数:2 被引量:34H指数:2
相关作者:张莉袁玫卢世璧许文静孙明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脂肪干细胞
  • 2篇人脂肪干细胞
  • 2篇软骨
  • 2篇生物反应
  • 2篇生物反应器
  • 2篇反应器
  • 2篇干细胞
  • 1篇软骨细胞
  • 1篇软骨细胞分化
  • 1篇组织工程软骨
  • 1篇微载体
  • 1篇细胞分化
  • 1篇基质支架
  • 1篇工程软骨
  • 1篇骨细胞
  • 1篇骨细胞分化
  • 1篇分化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康红军
  • 2篇赵斌
  • 2篇郭全义
  • 2篇孙明学
  • 2篇许文静
  • 2篇卢世璧
  • 2篇袁玫
  • 2篇张莉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人脂肪干细胞复合脱细胞软骨基质支架在生物反应器中构建组织工程软骨被引量:25
2007年
目的:观察人脂肪干细胞复合脱细胞软骨基质支架在生物反应器中初步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04/2006-05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脂肪组织和关节软骨均来自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的组织,并经患者知情同意。关节软骨冻干后经粉碎机粉碎,过筛,选取25~38μm大小的软骨微粒。在样品中先加入2.5g/L胰蛋白酶,37℃消化24h,再加入1%Triton X-100震荡72h。将软骨微粒和蒸馏水按1∶3的比例混合后滴加在模板中,置入冷冻干燥机冻干后行紫外线交联。紫外线照射8h完成。最后经25kGy 60Co辐照灭菌完成支架制备。取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的髌下脂肪垫,酶消法获得脂肪干细胞,扩增后复合于脱细胞软骨基质制成圆柱状三维支架上(细胞密度5×1010L-1),置于生物反应器中进行诱导培养,同时设静态培养组作为对照,3周后观测大体形态和组织学形态变化,同时进行组织化学(包括番红花O,阿利新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生物反应器组诱导培养3周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支架结构消失,只有中心区域残存少量支架结构;静态培养组支架结构尚存在,有少量基质分泌。番红花O染色显示生物反应器组细胞外有大量蛋白聚糖沉积,阿利新蓝染色表明有软骨特异性蛋白多糖的聚集;而静态培养组只有部分区域染色且淡于生物反应器组。Ⅰ型胶原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在生物反应器组细胞能够合成大量软骨细胞特异性胶原成分,而静态培养组呈弱阳性。结论:生物反应器培养明显促进了脂肪干细胞的增殖与软骨分化,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良好方法。
康红军卢世璧张莉孙明学袁玫许文静赵斌郭全义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生物反应器软骨
人脂肪干细胞结合微载体在生物反应器中向软骨细胞分化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索在旋转生物反应器内,应用微载体技术快速扩增并向软骨分化人脂肪干细胞。[方法]将人脂肪干细胞结合Cytodex3微载体在旋转的生物反应器(RCSS)内进行动态培养,应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微载体表面的脂肪干细胞进行动态观察,并对收获的脂肪干细胞进行Safran in-O、tolu id ine b lue染色等组织化学染色及Ⅱ型胶原的免疫化学染色分析。[结果]脂肪干细胞于24 h内贴附于Cytodex3微载体表面,细胞形态为短梭形,随时间的延长,贴附于微载体的细胞逐渐增多,到培养后期,细胞密度可达最初接种的19倍左右,在微载体上收获的细胞进行番红花O、阿利新蓝染色呈阳性,Ⅱ型胶原染色阳性,均强于对照组。[结论]利用微载体细胞培养技术可简便快速地在体外扩增脂肪干细胞,并成功实现向软骨细胞分化。
康红军卢世璧许文静张莉孙明学袁玫赵斌郭全义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生物反应器微载体软骨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