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457)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阴正勤王仕军曾玉晓王仕军王宗华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国家卫生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视网膜
  • 7篇网膜
  • 7篇细胞
  • 5篇电生理
  • 5篇神经节
  • 4篇神经节细胞
  • 4篇视网膜神经
  • 4篇视网膜神经节
  • 4篇节细胞
  • 3篇电生理学
  • 3篇生理学
  • 3篇视网膜神经节...
  • 3篇网膜神经节细...
  • 2篇兔胚胎
  • 2篇发育过程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导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诱导

机构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国家卫生研究...

作者

  • 10篇阴正勤
  • 5篇曾玉晓
  • 5篇王仕军
  • 2篇陈中山
  • 2篇王宗华
  • 2篇王仕军
  • 1篇汪辉
  • 1篇陈中山
  • 1篇任茜
  • 1篇陈珊
  • 1篇陈丽峰
  • 1篇陈少军
  • 1篇余涛
  • 1篇罗启惠
  • 1篇翁传煌
  • 1篇王宗华
  • 1篇黄小勇
  • 1篇田春雨
  • 1篇黄小勇

传媒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国外医学(眼...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兔胚胎全层视网膜移植到大鼠视网膜下腔的研究
2005年
目的观察兔胚胎全层视网膜移植物,包括神经上皮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在正常Wistar大白鼠和视网膜变性(Royalcollegeofsurgeons,RCS)大鼠视网膜下腔的发育状况,从而探讨异种胚胎全层视网膜移植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17只孕3周兔胚胎作为移植供体,酶法分离得到全层视网膜片(包括神经上皮和RPE),将其移植到20只Wistar大鼠和14只RCS大鼠的右眼视网膜下腔;分别于术后3d、1、2、4周处死宿主,应用视网膜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供体视网膜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兔胚胎视网膜能在两种大鼠视网膜下腔发育为典型的“玫瑰花结”及视网膜各层结构。结论兔胚胎视网膜在大鼠视网膜下腔能进行分化和发育。异种胚胎全层视网膜移植是可行的,但移植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余涛阴正勤王仕军
Long Evans和Wistar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电生理学及形态学特性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比较LongEvans大鼠和Wistar大鼠睁眼前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etinalganglioncells ,RGCs)电生理学特性及形态学特征上的差异。方法 取出生后 0~ 3 1dLongEvans和Wistar大鼠 ,各按睁眼时间分为两组 ,制备视网膜片 ,行膜片钳全细胞记录 ,同时行组织切片和细胞内染色 ,观察形态特征。结果 比较 2 2只LongEvans大鼠和 2 4只Wistar大鼠被动膜学特性和动作电位 (actionpotential,AP)幅度及阈值无显著差异 ,形态学上除两者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etinalpig mentepithelium ,RPE)含或不含色素颗粒外未见明显区别。结论 LongEvans大鼠因其RPE含色素颗粒 ,以及在视觉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优点 ,可取代Wistar等白化鼠而作为一种良好的视觉和神经科学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
陈中山阴正勤王仕军曾玉晓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色素上皮细胞电生理学
发育过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信号传导的阳离子通道
2004年
在发育过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阳离子通道的特性发生显著变化,对其自发放电的产生和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育过程中电压门控性阳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王宗华阴正勤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信号传导阳离子通道
大鼠胚胎视杯干细胞的分布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索视杯干细胞在大鼠胚胎视杯内的分布及分化特点。方法 对胚龄11~15d的大鼠胚胎视杯组 织做连续水平位冰冻切片,特异的抗CHX10及视网膜细胞标志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2.5d龄胚胎的CHX10阳性细 胞主要集中视杯的内外层,多呈复层上皮样排列,在视杯边缘层呈簇状分布;13.5d龄胚胎中,视杯外层细胞内出现色素, 内层玻璃体侧细胞出现Thy1.1阳性细胞,14.5d龄,内层Thy1.1阳性细胞明显增加。结论 视杯干细胞分布在胚胎视杯 内外层和边缘层,12.5d龄胚胎的视杯中干细胞丰富,未见分化细胞出现。
黄小勇阴正勤王仕军曾玉晓
关键词:胚胎
RCS大鼠病变发展过程中视网膜及神经节细胞电生理特性研究
<正>目的:通过检测RCS大鼠F-ERG及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行膜片钳全细胞记录,了解随着病变的发展RCS大鼠整体视网膜功能及单个神经元功能状况,进一步认识视网膜变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可能机制,以及为视网膜移植治...
陈中山阴正勤王仕军曾玉晓
关键词:RCS大鼠膜片钳视网膜
文献传递
准分子激光切削脉络膜制作视网膜神经上皮-色素上皮联合移植片
2007年
目的:应用193 nm准分子激光切削脉络膜获得视网膜神经上皮-色素上皮联合移植片。方法:将胚胎21-24 d胎兔眼球冰浴下去除巩膜、前节和玻璃体,环钻制成视网膜神经上皮-色素上皮-脉络膜复合体。将复合体脉络膜面向上,平铺于7 mm圆形明胶片上,置于底衬白色的培养皿中。采用193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性切削术(PTK)模式发射,切削区域直径为6.5mm,能量范围80-130脉冲(pu lses),以肉眼下切削区域可透见映衬其下的白色为宜。将切削后的标本浸泡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2-3 d,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取材近后极部的标本见130脉冲切削脉络膜至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基底处,残留薄层脉络膜,并见正常复合体的移行带;而80脉冲切削则残留较多脉络膜组织;取材近周边部或赤道部标本,用50-80脉冲切削可去除脉络膜组织。结论:准分子激光切削脉络膜可获得较好的视网膜神经-上皮色素上皮联合移植片,避免了用酶消化对视网膜神经上皮的破坏。本实验胎兔眼取材近后极部激光切削以〈140脉冲为宜,取材近周边部或赤道部标本以50-80脉冲为宜。对不同的供者组织和取材部位,需摸索采用不同的切削点数而获得相同的切削深度。
陈少军阴正勤汪辉任茜罗启惠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兔胚胎
视网膜干细胞分化不同阶段电生理膜学特性研究
目的:比较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干细胞(RSCs)不同分化阶段形态学特性、特异性抗原的出现时问与电生理膜学特性之间的关系,了解这些干细胞是否能够发育成为有功能的神经元,探索RSCs移植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的最佳时机。方法:采...
陈丽峰阴正勤曾玉晓陈中山翁传煌田春雨
文献传递
大鼠尾芽胚视杯干细胞的分布与特征
2005年
目的 探索视杯干细胞在大鼠尾芽胚(第12 5天胚龄)的分布与特征。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视杯干细胞在大鼠尾芽胚(第12 .5天胚龄)视杯组织中的分布;分离视杯细胞,体外无血清培养,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析其增生能力以及血清诱导分化前后CHX10和多种成熟视网膜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的表达,以了解这一发育时期视杯组织的分化特点。 结果 大鼠尾芽胚(第12 .5天胚龄)的视杯干细胞主要分布在视杯的内外层和边缘层,不表达成熟视网膜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从尾芽胚视杯中分离出的细胞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CHX10表达阳性,血清诱导后表达多种成熟视网膜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Thy1.1、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蛋白激酶C(PKC)α和rhodopsin。 结论 大鼠尾芽胚(第12 .5天胚龄)视杯主要由未分化的细胞组成,视杯干细胞的分布集中在视杯内层和边缘层。体外培养的视杯干细胞增生能力强,经诱导分化后表达多种成熟视网膜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
黄小勇阴正勤王仕军曾玉晓
关键词:视杯鼠尾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标记蛋白血清诱导
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电生理学与形态学特性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 Wistar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s)的电生理学和形态学特性 ,并分析其在视觉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方法 获得 30只出生后 7~ 30 d Wistar大鼠 112个 RGCs的膜片钳全细胞记录 ,记录其静息膜电流 (RMP) ,电压钳下给予 2 m V的超极化电流 ,记录输入阻抗 (IR) ,然后注入不同强度的去极化电流 ,诱发其产生动作电位 (AP) ;同时向细胞内注入生物素进行组织学染色 ,测量细胞直径。 结果 去极化电流诱发 RGCs产生 3种 AP类型 :单峰型 (2 5个 RGCs)、瞬变型 (4 0个 RGCs)、持续型 (4 7个RGCs)。 3种类型 RGCs的电生理学特性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 (P<0 .0 5 )。 5 7.14 %瞬变型 RGCs细胞体直径为 14~ 16 μm,6 2 .5 0 %持续型 RGCs细胞体直径为 10~ 12 μm。持续型与瞬变型 AP最大频率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 (P<0 .0 5 )。 结论  RGCs的单峰型电生理学特性是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前期不成熟状态 ;RGCs形成的持续型和瞬变型电生理学特性对视网膜传导精细分辨力的稳态通路和传导快速运动的瞬态通路的信息编码具有重要作用 ;RGCs的电生理学和形态学特性有一定相关性。
王宗华阴正勤王仕军陈珊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电生理学
大鼠发育过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膜学特性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研究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Wistar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膜学特性,包括被动膜学特性和去极化脉冲诱发的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并分析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应用视网膜切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获得7~30 d Wistar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结果①记录了112个视网膜神经节细胞;②随着发育,RGCs的膜学特性发生显著变化,兴奋性增加,睁眼前组与睁眼后组间有显著性差异;③去极化脉冲诱发其产生的动作电位有3种形式:单峰型、瞬变型、持续型.随着视觉发育,单峰型逐渐减少,持续型逐渐增加,细胞成熟时未见到单峰型,只见到瞬变型和持续型.随着发育,RGCs的电生理特性发生显著变化.结论①睁眼后形觉刺激促进RGCs膜学特性的成熟;②随着发育,RGCs的AP类型发生显著变化,单峰型是RGCs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前期状态,最终分化为瞬变型和持续型RGCs.
王宗华阴正勤王仕军陈珊
关键词:神经节细胞全细胞记录电生理学视网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