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ZD020)
- 作品数:36 被引量:263H指数:10
- 相关作者:刘湘溶彭立威曾建平毛德华李劲松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新世纪中部六省城市化进程及其综合效益的对比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城市化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综合体现。文章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人口城市化的指标,二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为经济城市化的指标,建成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为空间城市化的指标,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为社会城市化的指标,构建简捷而清晰的综合城市化指数的测算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对比分析新世纪以来中部六省城市化进程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各省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 王亚力朱翔
-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
- 体育生态学的孕育与创设被引量:8
- 2012年
- 体育生态学是关于体育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学说.这门新兴学科体系结构的创设,无论是在体育教学的理论上,还是在社会体育的实践活动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生态学体系结构的创设应涉及体育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体育生态要素,体育生态环境,体育生态规律,体育生态基本原理,体育生态功能,体育生态系统,体育生态意识教育等主要内容.
- 李宏斌
- 关键词:体育生态学逻辑结构
-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足迹测算被引量:15
- 2009年
- 生态足迹是进行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的重要研究方法.生态足迹测算,可定量反映长株潭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定量的基础资料.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赤字分别为1.4738hm2和0.8162hm2,并通过分析2000~2007年间长株潭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过程,提出要提高城市群目前的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周国华彭佳捷
-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赤字长株潭城市群
-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长株潭城市群适度人口容量预测被引量:6
- 2010年
- 生态足迹模型可以测度和比较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承载力的关系。通过对生态足迹消费和生态承载力的分析,得知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基础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区域生态系统应与人口容量相协调。将万元GDP生态足迹应用于长株潭城市群人口容量预测,可以得出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市区的适度人口容量。
- 谭子粉刘桂菊张旺周跃云
-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长株潭城市群
- 论循环经济伦理学的生成与固本强基
- 2009年
- 本文探讨了循环经济伦理学生成的现实根基,即其价值基础、社会基础与物质技术基础,以及它固有的本质特性——实践理性、民族性、现代性、全球性;阐述了循环经济伦理学固本强基的根本途径,即弘扬三种精神,一是以求真务实为核心的科学精神,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三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中特别强调思想解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循环经济伦理学发展方向的提示与保证。
- 李劲松李林杰
- 关键词:固本强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长株潭城市群县域城乡关联度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构建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长株潭城市群县域城乡关联度进行了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将12县市分为城乡关联度水平较高、一般与较低3种类型,其分布呈现出北高南低、向心聚集的空间结构形态;近5年来长株潭城市群县域城乡关联度水平处于稳定上升状态,乡村发展则呈现波动降低的特点.从乡村、城市、城乡协调角度提出了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县域城乡关联发展的对策.
- 贺清云刘艳霞刘司梦
-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主成分分析
-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致力于“一个构建”和“六个推进”被引量:14
- 2008年
- 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的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在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应致力于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并推进科学技术的生态化、思维方式的生态化、人格的生态化、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和城乡建设的生态化。
- 刘湘溶
-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化
- 生态美德及其文明价值被引量:9
- 2011年
- 生态伦理学理论长期忽视了对美德维度的关注,导致了生态伦理学的理论缺陷与生态实践困境。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生态美德伦理研究(环境美德伦理学)有效地推动了生态伦理学理论的完善与人类生态道德实践的进步。随着生态文明的确立与发展,生态美德的文明价值愈发凸显,值得深入研究。
- 高辉
- 关键词:生态伦理生态文明
- 生态文明的三种阐释被引量:3
- 2009年
-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表明我国对社会主义文明和人类文明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状态,生态文明是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作为一种社会进步标志,生态文明既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又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表征和依归;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生态文明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必然是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有力武器。对中国而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独特的条件和资源。
- 曾建平
-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意识形态
- 生态化体育:当代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被引量:1
- 2011年
- 当代体育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生态化体育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客观要求,是化解体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境、矛盾和冲突的现实需要,是体育价值拓展的内在规律。
- 李宏斌赵君
- 关键词: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