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航空科学基金(2005CB040008)
作品数:
2
被引量:1
H指数:1
相关作者:
介万奇
于子龙
陈福义
余风斌
余凤斌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航空科学基金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理学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电子电信
1篇
理学
主题
2篇
光学
1篇
微晶
1篇
微晶玻璃
1篇
离子
1篇
离子交换
1篇
离子交换法
1篇
磷酸盐玻璃
1篇
光吸收
1篇
光吸收特性
1篇
光学材料
1篇
光学性
1篇
光学性能
1篇
复合微粒
1篇
S-P
1篇
S系统
1篇
NA_2
机构
2篇
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2篇
陈福义
2篇
于子龙
2篇
介万奇
1篇
余凤斌
1篇
余风斌
传媒
1篇
功能材料
1篇
功能材料与器...
年份
1篇
2007
1篇
2006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离子交换法在磷酸盐玻璃中合成CdS/Ag复合微粒的研究
2006年
采用离子交换法在磷酸盐玻璃中制备了CdS/Ag复合微粒,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样品的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吸收光谱研究发现离子交换后在380~420nm附近有一个大的吸收,光照后吸收带变窄,可以认为是银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而导致的吸收所致。在波长为325nm的光激发下。玻璃中不同化学状态的银分别在420、530nm附近发光。研究了银离子在玻璃表面的扩散、还原过程,结果表明控制离子交换时间可以控制交换层的厚度,而控制盐浴浓度则可以有效控制银离子在玻璃表面层的浓度分布及总扩散量。
余凤斌
陈福义
介万奇
于子龙
关键词:
离子交换
光学性能
掺杂Ag微粒的CdS-P_2O_5-Na_2S系统玻璃的制备及其光吸收特性
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玻璃熔融法,通过紫外灯光照并辅以热处理诱导玻璃内部Ag微粒的析出,在CdS-P2O5-Na2S体系中制备了含CdS/Ag的微晶玻璃。XRD测试表明在玻璃样品中分布着CdS/Ag微粒,通过高分辨扫描电镜可以看出在玻璃中均匀分布着直径约为3μm的颗粒。吸收光谱测试表明掺杂CdS/Ag颗粒后样品的吸收强度明显增加,同时在420nm处存在一个尖的吸收峰,可以认为是由于Ag颗粒的析出所造成的。探讨了紫外光光还原金属Ag的机制,即辐照产生的电子作为还原剂来还原金属银。讨论了Ag颗粒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控制热处理条件和光照来调节银颗粒的大小及分布,使其更加均匀。
余风斌
陈福义
介万奇
于子龙
关键词:
光学材料
微晶玻璃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