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ZD012)
- 作品数:55 被引量:1,526H指数:23
- 相关作者:安体富任强朱青王秀芝吕冰洋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税收高速增长的源泉: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框架下的解释被引量:208
- 2011年
- 在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中国税收高速增长的源泉,可以发现,在分税制改革后,中国税收长时间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税制的税收分权契约性质具有强烈的税收激励作用;间接税的制度设计放大了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我国正处于"税收增长红利"集中释放期。未来第一种因素的作用将减弱,第二种因素的作用部分消失,第三种因素的作用依旧存在。从长期看,由于税收增长红利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期,税收仍可能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 吕冰洋郭庆旺
- 关键词:税收增长税收分权税收能力税收努力
- 我国中长期税制改革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研究中长期税制改革问题,对制定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宏观税负、税制结构、税收体系和税收征管现代化等四个方面,从现状、问题、国际借鉴和发展趋势等多角度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分析。
- 安毅
- 关键词:宏观税负税制结构税收体系
- 新中国转移支付制度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
- 2010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转移支付体系。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应进一步增加一般转移支付资金量并完善其计算公式;清理整顿专项转移支付;规范除一般转移支付以外的其他财力性转移支付;健全省以下转移支付体系。
- 贾晓俊
- 关键词:转移支付制度
- 货币政策透明度与反通货膨胀被引量:44
- 2009年
- 本文首先在一般理论框架下考察了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发现通货膨胀依赖中央银行和私人部门各自对经济冲击的预测。然后基于信息不对称性研究了货币政策透明度与反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发现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不仅有利于减小通货膨胀偏差,而且会降低通货膨胀波动。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提高的初期,反通胀期内的牺牲率明显地高于透明度提高后的反通胀期内的牺牲率,这意味着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牺牲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货币政策透明度的逐步提高。
- 张鹤张代强姚远张鹏
- 关键词:货币政策透明度反通货膨胀
- 完善我国教育投入税收政策的建议被引量:8
- 2010年
- 正在制定当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教育投入作为重要研究内容。税收优惠政策对鼓励教育投入有重要作用。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应进一步加大教育捐赠税收优惠力度,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结合个人所得税改革对私人教育支出进行据实扣除,促进教育产业的长足发展。
- 任强
- 关键词:教育投入税收政策捐赠
- 避税的性质、危害与对策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就避税的含义、避税与偷税、避税与税务筹划的区别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避税的危害,介绍了发达国家对避税态度的变化,并就我国应如何防范纳税人避税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 朱青
- 关键词:避税偷税税务筹划反避税
-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改革方案设计被引量:11
- 2011年
- 均等化的转移支付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有效手段,其资金分配公式中标准财政收支的科学度量是准确判断各个地区应取得转移支付资金量的关键,也是实现均等化目标的关键。在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中,具有均等化转移支付性质的只有均衡性转移支付。鉴于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中标准财政支出测算中存在的问题,以下讨论运用一种相对简单且客观的测算支出需求的方法测算标准财政支出,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均衡性转移支付改革方案。
- 贾晓俊
-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均衡性转移支付标准财政支出标准财政收入
- 中国中长期税制改革研究被引量:37
- 2010年
- 安体富
- 关键词:新一轮税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税制体系税收制度
-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被引量:59
- 2010年
- 安体富任强
-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改革开放30年经济政策收入分配经济理论
- 对我国税收负担和减税问题的剖析被引量:24
- 2008年
- 本文就目前我国宏观税负是否过重、国家要不要通过减税帮助中小企业解困、减税能否刺激我国经济等税收热点问题提出了看法。认为:一国税负轻重,不能仅看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还必须结合该国政府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提供水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主要不是由于税负过重造成的,因而其解困的良方也不应是减税;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减税对刺激经济增长效果不会显著。在这种情况下,与其研究如何"减税",不如研究如何"用税"。
- 朱青
- 关键词:税收负担宏观税负中小企业减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