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1A020102004)
- 作品数:10 被引量:73H指数:6
- 相关作者:陈志强王慧郭涛刘永柱肖武名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黄瓜耐热的生理、遗传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4年
- 高温是作物生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逆境胁迫,由其造成的热害已成为黄瓜夏季栽培与保护地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提高黄瓜耐热性是目前黄瓜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理解黄瓜的耐热机制是其耐热育种的基础。从生理生化指标、遗传机制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黄瓜耐热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理解黄瓜的耐热机制,促进黄瓜耐热育种的进展。
- 蒋晶晶张建华雷建军
- 关键词:黄瓜耐热
- “神舟八号”搭载‘航恢173’种子的当代生物效应及SSR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水稻空间诱变的当代效应与地面其他常用的理化诱变方法存在较大差别,并且不同航天器的诱变效应往往也不尽一致。为了探明搭载"神舟八号"飞船的当代效应及其特征,以籼稻‘航恢173’种子经"神舟八号"搭载诱变当代(SP1)为材料,考察其发芽率、苗高、成熟期株高、剑叶长和宽、主穗长和结实率等7个性状,探讨"神舟八号"搭载的当代效应,并与250 Gy60Co-γ射线辐照当代(G1)和1%EMS诱变处理当代(E1)进行对比;进一步利用位于水稻12条染色体的24个SSR标记对100个混合SP1样品(300个单株)进行变异检测,以期从分子水平了解"神舟八号"搭载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SP1的发芽率、主穗结实率分别显著和极显著下降,而其余5个性状差异不显著;对比分析表明,与"神舟八号"搭载对植株后期生长无明显影响不同的是,G1和E1的植株其后期生长受到促进,导致G1、E1和SP1在株高、剑叶长和宽上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SSR座位的扩增结果表明,仅SSR标记RM267在1个样品中检测到明显的变异条带,变异频率约为0.014%。
- 罗文龙陈立凯王慧刘永柱郭涛陈志强
- 关键词:神舟八号EMSSSR
- 一个类病变水稻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弄清一个水稻种质类病变性状的发生特点并探明其类病变的遗传特征,以一个籼型地方水稻品种抗白油占为研究对象,采取症状观察、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等方法,结果发现:其于孕穗期开始在植株中部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早晚季种植均出现;遗传分析表明,其类病变由隐性单基因控制,暂命名为lm-(t),并通过SSR和In Del标记将该基因定位于水稻11号染色体长臂。目前,11号染色体上尚未见相关基因的报道,该基因可能是一个新的类病变基因。
- 肖武名吴亚辉王慧郭涛刘永柱张建国陈志强
- 关键词:水稻基因定位
- 空间诱变水稻H4成熟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 2014年
- 以空间诱变水稻H4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调节2,4-D浓度、激素组合和分化途径,建立适宜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以NMB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5 mg/L 2,4-D、1.0 mg/L NAA和0.5 mg/L 6-BA,26℃暗培养30 d,愈伤诱导率达91.63%;继代培养基中添加2 mg/L ABA,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及后续分化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两步分化法可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效率,分化率达84.76%,植株再生率为77.67%。初步建立了H4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再生体系,为后续的遗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
- 周丹华孙大元王慧陈志强
- 关键词:空间诱变成熟胚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瘟病恢复系R1198被引量:9
- 2014年
- 通过有限回交、自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广谱抗稻瘟病种质H4的一个主效抗病基因Pi46(t)转育到强恢复系广恢998中,从BC2F4代群体中选育到一个株叶型较好的单株,命名为R1198。分析结果表明,R1198比广恢998的抗谱明显拓宽,两者农艺性状大体接近,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 肖武名罗立新孙大元刘永柱王慧张建国郭涛杨祁云陈志强
-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稻瘟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利用基于HRM的功能标记分析水稻Wx和fgr的基因型被引量:14
- 2013年
- Wx和fgr基因分别调控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和香气形成。在基于凝胶电泳功能标记的基础上,发展基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的功能标记Wx–a/b和BAD2–E7,分别用于鉴定88份水稻种质Wx和fgr的基因型。利用LightScanner 96平台进行HRM检测,单次检测在10 min内即可完成最多96个样品的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88份水稻种质中,25份含纯合Wxa基因型的种质,直链淀粉含量为25.08%;59个含纯合Wxb基因型的种质,直链淀粉含量为15.00%,其余4个杂合型(Wxa/Wxb)的直链淀粉含量为18.13%。携带纯合fgr基因的3份种质(巴太香占、象牙香占和Basmati 370),其全部米粒均带有香气,而携带杂合fgr的2份种质,只有部分米粒带有香气。
- 罗文龙郭涛周丹华陈海英王慧陈志强刘永柱
- 关键词:水稻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基因分型
- 分子标记选育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双抗种质被引量:11
- 2014年
- 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两大主要病害。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水稻种质H4的主效稻瘟病抗性基因Pi46(t)与CBB23的广谱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聚合到一起,对8个目标株系进行苗期稻瘟病抗谱测定和成株期白叶枯病抗性测定。结果表明:8个株系对测试的稻瘟病菌株均具有较广的抗谱、远高于CBB23的抗谱;对白叶枯病达到抗或高抗水平、远优于H4的抗性水平。说明2个抗性基因得到了有效聚合,实现了创制双抗种质的目的。
- 肖武名孙大元王慧郭涛刘永柱张建国曾列先朱小源杨祁云陈志强
- 关键词:水稻分子标记稻瘟病白叶枯病
- 水稻穗部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21
- 2014年
- 水稻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以粳稻品种日本晴和一个大穗籼稻材料H71D为亲本构建F2群体,于2011和2012年分别以172个单株和138个单株,对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总粒数、穗着粒密度等5个穗部性状进行QTL定位。以LOD≥3为阈值,两年共检测到38个QTL,其中2011年21个,2012年17个,2年重复检测到的QTL为4个,占总数的10.5%。5个性状之间大都具有显著的表型相关性,相关性较强的性状之间具有较多相同或紧密连锁的QTL,效应值较大的QTL易于在不同群体和不同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检测到的QTL为进一步进行元分析和精细定位打下了基础,也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产量提供了有用信息。
- 吴亚辉陶星星肖武名郭涛刘永柱王慧陈志强
- 关键词:水稻穗部性状QTL定位
- 蔓绿绒最佳施肥方式的筛选被引量:1
- 2016年
- 为蔓绿绒(Philodendron)产业化生产提供最佳施肥方案。以蔓绿绒的2个品种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7个施肥处理对其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促进蔓绿绒对养分的吸收和生长。施肥处理后,其株高、叶长、叶宽、主茎粗、主茎长和生物量显著增加。其中,以缓释肥为基肥、速效肥为追肥的施肥方式最有利于蔓绿绒的生长,以速效肥为基肥追施速效肥或叶面肥的施肥方式肥效较差。
- 钟玉李雯婷张志胜曾瑞珍谢利郭和蓉
- 关键词:蔓绿绒施肥养分吸收
- 一份新的水稻斑点叶突变体spl32的鉴定和基因定位被引量:6
- 2015年
- 从F2(粤晶丝苗2号/H4)群体中,鉴定出一份显性斑点叶突变体spl32(spotted leaf 32)。其叶片褐色斑点受自然光诱导,在幼穗分化期从叶尖逐渐扩散至叶鞘,台盼蓝染色表明斑点并非由细胞死亡引起。以从F5杂合个体分离出的正常叶色植株为对照,斑点叶植株的穗粒数、结实率显著降低。斑点出现后,spl32的POD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同时,spl32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降低,但荧光动力学参数并无显著变化。抽穗期人工接菌表明,spl32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抗性较对照显著提高。遗传分析表明spl32斑点性状由一个显性基因Spl32(t)控制,利用F2(02428/spl32)群体将其定位在第11染色体Ind-c和RM206之间,推测该基因为一个新的水稻斑点叶基因。
- 钟振泉罗文龙刘永柱王慧陈志强郭涛
-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