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无)

作品数:8 被引量:252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光灿刘霞邢先双赵玫张荣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市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土壤
  • 3篇土壤侵蚀
  • 2篇水库
  • 2篇黄前水库
  • 1篇典型林分
  • 1篇蓄水
  • 1篇养水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区
  • 1篇植物区系
  • 1篇入渗
  • 1篇森林植被
  • 1篇生态修复
  • 1篇生态修复措施
  • 1篇石质
  • 1篇石质山
  • 1篇石质山区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水源保护

机构

  • 8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泰安市泰山风...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 1篇阿坝州科学技...
  • 1篇山东省黄河河...
  • 1篇泰安市岱岳区...
  • 1篇泰安市水利局

作者

  • 7篇张光灿
  • 7篇刘霞
  • 3篇邢先双
  • 2篇姚孝友
  • 2篇赵玫
  • 2篇张荣华
  • 2篇王丽
  • 1篇夏江宝
  • 1篇李雪蕾
  • 1篇李扬
  • 1篇闵安民
  • 1篇何建社
  • 1篇张利
  • 1篇王宇
  • 1篇袁利
  • 1篇刘千里
  • 1篇韩同吉
  • 1篇周凯慧
  • 1篇牛勇
  • 1篇李化民

传媒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黄前水库水质监测及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本研究以泰安市地面饮用水源地——黄前水库为对象,通过对库区水质27项指标的连续监测,分析评价了水库水质时空变异规律,揭示了水库主要污染物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有针对性地保护饮用水源,进一步改善水质,优化水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周凯慧刘霞李化民邢先双
关键词:黄前水库水质监测
北方石质山区典型林分枯落物层涵蓄水分特征被引量:52
2005年
在山东省济宁市石质山区刘庄小流域,对5种人工林分枯落物层涵蓄水分特征进行了观测。结果为:不同林分枯落物层的蓄水保水功能具有明显差别。①5种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率差别大约在85~198%之间,阔叶林明显高于针叶林。②针叶林枯落物蓄积量较大,因而持水量较高。5种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差别在1.5mm~2.5mm之间,以针阔叶混交林最高,其次为针叶林、阔叶林。③5种林分枯落物层有效拦蓄水深差别在0.6mm~1.4mm之间,依次为针阔叶混交林大于阔叶林、针叶林(具体为麻栎×侧柏混交林>刺槐林>麻栎林>侧柏林>赤松×侧柏混交林。结论为:在石质山区应尽量增加针阔叶混交林分或阔叶林分的培育,减少针叶林分,以提高林分枯落物层在涵养水源中的作用。
韩同吉裴胜民张光灿赵玫
关键词:石质山区林分类型枯落物层涵养水源
小流域生态修复过程中不同森林植被土壤入渗与贮水特征被引量:163
2004年
在山东省邹城市刘庄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内,对9种森林植被类型的土壤入渗和土壤贮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各种森林植被都具有明显的改良土壤水文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入渗和贮水能力的作用,混交林的土壤入渗和贮水能力明显大于单纯林,单纯林的土壤饱和贮水量和土壤稳定入渗率分别比荒草坡地高33%和142%,而混交林的分别比荒草坡地高54%和358%。②各种森林植被对土壤(非毛管)滞留贮水功能的改善程度大于对土壤(毛管)吸持贮水功能的改善,混交林的土壤(毛管)最大吸持贮水量比荒草坡地高37%,而平均土壤(非毛管)最大滞留贮水量比荒草坡地高89%。③霍顿(Horton)入渗模型和通用经验入渗模型都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地区各种森林植被的土壤入渗过程,但菲利浦(Philip)模型对入渗过程的拟合效果较差。
刘霞张光灿李雪蕾邢先双赵玫
关键词:小流域森林植被土壤入渗
鲁中山区不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为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对区域土壤侵蚀的影响,运用3S技术手段,研究鲁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及4种生态修复措施下土壤侵蚀强度与面积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区域土壤侵蚀状况明显改善;各种生态修复措施都具有明显降低区域土壤侵蚀强度、减少土壤侵蚀面积的作用;不同生态修复措施类型防治土壤侵蚀作用最大的是残疏林补植,其他的依次为经济林退耕、荒坡造林和有林地封禁措施。研究成果可为科学评价生态修复工程效益和合理确定生态修复措施类型提供参考。
刘霞姚孝友袁利牛勇张光灿张荣华常城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土壤侵蚀
桐柏大别山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及空间分布被引量:7
2010年
基于RS、GIS技术平台,以修正通用土壤侵蚀方程(RUSLE)为基础,探讨降雨、土壤、地形、植被等因子对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影响,建立桐柏大别山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和分级标准,分析评价土壤侵蚀敏感性,为桐柏大别山区土壤侵蚀防治和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桐柏大别山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较高,中度及中度以上敏感面积占总面积的46.34%,轻度敏感和不敏感区分别占总面积的44.30%和9.36%;在空间分布上,土壤侵蚀敏感性呈由南向北减弱特征,敏感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金寨县、霍山县、岳西县、舒城县、商城县等中南部山区县,而北部平原区敏感性较低;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布与土壤侵蚀强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即土壤侵蚀敏感性高的区域也是目前土壤侵蚀严重的区域,表明区域土壤侵蚀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但在局部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干扰不同则存在一定的差异。
张荣华刘霞姚孝友张光灿张荣常成
关键词:土壤侵蚀
黄前流域土壤侵蚀特征及其与环境影响因子关系
2011年
以黄前流域为研究对象,以减少水土流失为目的,运用3S软件和水土保持相关理论,通过对2008年ALOS影像解译,研究黄前流域内土地利用、坡度、高程和植被盖度因子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内土壤侵蚀强度类型以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为主;侵蚀主要发生在坡度为5°~35°、高程200~800m、植被盖度45%~75%的林地和园地。水土流失区域主要发生在人类活动剧烈的园地,说明人类活动对流域的土壤侵蚀有很大的影响。
徐艳会刘霞张光灿李扬
关键词:土壤侵蚀
黄前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时空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为评价不同类型水源保护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科学营林,研究了黄前水库集水区不同植被类型水源保护林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时空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随着林型、植被不同而变化,6种植被类型中落叶阔叶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最高,酶活性最强,其次是针阔混交林地,针叶纯林和经济林稍差,而荒草坡地各指标均为最差;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在森林土壤不同土层中分布不同,两者均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内,随着土层加深,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均逐渐降低;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研究区6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季节动态分布为10月和4月较高8,月和12月较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说明土壤微生物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王丽刘霞张光灿闵安民王宇刘千里何建社张利
关键词:水源保护林土壤微生物酶活性
黄前水库集水区典型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被引量:12
2006年
为给黄前流域人工林综合治理的进一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对流域内4种人工林群落的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常规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方法对其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该流域的植物区系比较丰富,占泰山植物区系物种总数的13.02%;2)4种人工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差异显著,物种丰富度指数差异不显著,草本层发育明显好于灌木层;3)各人工林尚处于演替初期阶段,混交林下多以阴生性植物为主,其他林下植被发育常以禾本科等阳生性植物为主;4)不同人工林物种总体多样性特征分析表明,板栗林总体物种丰富度最低,均匀度指数最大,多样性指数较低,而赤松+元宝槭混交林总体物种丰富度最大,多样性指数也最大,均匀度指数较低,群落总体多样性混交人工林较大而单一林分较小,混交人工林更有利于林下植被的发育和更新。
邢先双刘霞张光灿王丽李军夏江宝
关键词:植物区系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黄前水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