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610A-06)
- 作品数:20 被引量:489H指数:14
- 相关作者:郑国光廖菲汪晓滨洪延超石爱丽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 新旧配方三七炮弹催化增雨的数值模拟分析
- 2007年
- 为检验新旧配方三七炮弹的增雨效果,选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三维层状云催化模式对河南省春季的一次层状云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新旧配方催化后云体的动力过程和微物理特征,并与未催化情形进行对比。得出新配方的增雨效果优于旧配方;催化后冰相粒子出现时间提前且含量增加,特别是用新配方催化后云体反应更加激烈。
- 李艳伟郑国光
- 关键词:层状云数值模拟
- 河南春季一次云降水过程的宏微观物理特征分析被引量:22
- 2007年
- 云降水的宏微观物理特征的观测和研究,有助于建立典型的云降水多尺度结构模型,为确定科学的人工增雨催化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借助于雷达、卫星等多种遥感探测手段,结合飞机的云中观测,对2004年3月31日河南云降水观测外场试验区(31.5-35°N,111-114°E)的一次云降水过程实施了综合探测,综合分析了此次云降水过程的宏微观物理特征。此次云降水系统属于比较典型的低槽、冷锋活动所造成的一次小至中雨过程。根据GOES卫星云图和天气图可以看出,沿锋面云系的后部,有一槽线,它对试验区的降水起主要作用,地面冷锋位于云带的前沿。雷达PPI回波显示为一条窄而长的回波带,宽度较窄,强度不大;RHI显示回波高度不高,回波云顶高度平均在5-6km左右,除存在一些20-30dBz的回波团外,回波强度比较均匀,回波中存在明显的0℃层亮带。这次降水为锋上高积云(Ac)和其下部液水较为丰沛的层积云(Sc)结合而成,在Ac云的4340m(-4.8℃)和3670m(0℃)液态水含量出现高值,分别为0.072g/m^3和0.086g/m^3,在Sc云中的0℃附近液态水含量出现高值。降水形成前,云中粒子谱型主要为单峰型,粒子直径大部分在5-10μm之间变化,大粒子浓度很低,不到0.1个/cm^3,且呈不连续分布,随着云中微物理过程的发展和降水的形成,粒子谱型逐渐转为双峰或多峰型,粒子浓度明显增高,粒子直径逐渐增大。
- 彭亮姚展予戴进濮江平汪晓滨廖菲
- 关键词:冷锋PMS
- 祁连山夏季地形云结构和云微物理过程的模拟研究(I):模式云物理方案和地形云结构被引量:37
- 2007年
- 对三维非静力中尺度模式ARPS的云降水微物理方案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后的ARPS模式模拟了祁连山地区夏季的两个地形云个例,通过对各自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实况资料研究了夏季祁连山地区地形云的发展状况、动力场特征、降水特征以及云微物理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形云的发展受地形影响很大,地形的抬升促进了云和降水的发展,地形的作用也改变了地面降水特征,使云的宏、微观物理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 刘卫国刘奇俊
- 关键词:云微物理地形云
- 火箭防雹作业技术方法的探讨
- 针对火箭防雹作业的特点,根据近期的防雹理论和先进的雷达探测技术,就火箭防雹的作业部位、作业时机、用弹量、作业指挥等方面,从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明确地提出了火箭防雹作业的部位、时机和剂量判定程序及作业的...
- 吴书君王凤娇王立静郑宝枝许焕斌
- 文献传递
- 青海省秋季一次对流云人工增雨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7
- 2006年
- 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三维对流云数值模式,模拟了青海省2002年秋季一次对流云过程,分析了青海省秋季对流云云体发展的动力学特点和微物理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青海省秋季的对流云降水几乎全部是由霰的融化形成的,而自然云中冰晶含量少、冰霰自动转化形成霰胚的过程非常微弱。但采用合适的方法催化以后,冰晶的核化、繁生量增加,通过冰霰自动转化过程形成大量霰胚,霰胚再通过其他冷云微物理过程迅速增长,融化成降水。催化后各种微物理机制都比催化前活跃,同时催化改变了云体的动力场分布,在动力过程和微物理过程的相互促进下,使增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李艳伟郑国光杜秉玉郭学良
- 关键词:催化数值模拟
- 新型AgI末端燃烧器及其在增雨作业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6年
- 文章对我国新型AgI末端燃烧器的研制情况、结构和改造及其使用作了介绍,简述了这种新催化工具的特点,结合2002年12月至2004年9月,新型AgI末端燃烧器在河北、河南、青海、山东和北京飞机人工增雨探测作业试验,介绍了新型AgI末端燃烧器在3种增雨探测作业机型中的使用情况,并就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如何结合探测作业飞机上所加载的GPS导航数据记录系统及其它辅助记录数据进行催化作业情况记录进行了说明。
- 汪晓滨毛节泰郑国光楼小凤马舒庆李仑格关立友
- 关键词:飞机增雨
- 河南春季一次层状云飞机增雨催化物理效应分析
- <正>层状冷云是河南省春秋季的主要降水云系,也是该省飞机人工增雨的主要作业对象。对层状冷云的催化作业条件和催化后的物理效应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有利于提高人工增雨催化
- 李铁林刘艳华姚展予马鑫鑫
- 关键词:催化物理效应
- 文献传递
- 三维冰雹云数值催化模式改进与个例模拟研究被引量:22
- 2005年
- 鉴于播撒冰核形成的冰晶与自然冰晶谱型不同,对三维冰雹云催化模式人工引晶物理过程参数化部分进行了改进,将人工引入的冰晶单独作为预报量处理,导出人工冰晶与其他粒子发生的微物理过程的参数化方程。分析了改进模式的催化功能及人工冰晶的微物理过程及其在催化防雹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同样催化条件下,改进模式的催化效果优于原模式。水汽在碘化银粒子上核化是产生人工冰晶的主要过程。人工冰晶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它与云水和雨水接触的比例要比自然冰晶高得多,因此人工冰晶收集过冷云水增长是其与自然冰晶最大的差别。与自然冰晶相比,人工冰晶向霰转化的数量多,通过人工冰晶形成的冻滴也多。自动转化是消耗人工冰晶的最重要的物理过程。人工冰晶减雹机制是:对雹云催化后,人工冰晶增加使雪、霰和冻滴增加,转化成冰雹的数量也增加,冰雹的尺度减少,降雹强度和降雹动能通量就减少。
- 李兴宇洪延超
- 液氮消冷雾微结构的演变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液氮已广泛用于外场的人工增雨和消雾,是“十五”人工影响天气攻关研究和推荐的催化剂之一;其优势在于价廉,对环境无污染,资源丰富,-8℃以上成冰率高于AgI。文章介绍用液氮在首都机场的消雾试验,讨论和分析了消雾前后雾微结构的演变。对地跨北京14个区县,持续48h,能见度最低时达20~30m的气团平流雾连续播撒液氮,35min后下风方4.8km的测立占出现冰雪晶,形状以柱状为主,平均浓度为0.35个/cm^3。冰雪晶的出现破坏了雾的胶性稳定性,能见度很快得以改善,水平能见度增加到300~600m。
- 黄庚关立友苏正军
- 关键词:液氮冷雾微结构人工消雾
- 播撒碘化银实施雹云催化的数值试验——个例研究被引量:22
- 2003年
- 在三维冰雹云模式基础上 ,采用湿热泡扰动方式激发对流云 ,对 1 998年 7月2 1日发生在河南北部地区的一次冰雹过程进行模拟并做催化试验。结果表明 ,该例雹云具有含水量累积区 ,对累积区中心播撒碘化银能够减雹、增雨 ;而在此中心之下较低的高度作业 ,或播撒时间选取不当 ,则有可能增加冰雹。
- 周毓荃陈宝君肖辉黄毅梅李子华
- 关键词:碘化银人工防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