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20183026)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朱兴华马宗民宫赫侯亚君尚禹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沈阳工业学院大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会议论文
  • 1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骨质
  • 7篇骨质疏松
  • 5篇松质骨
  • 4篇小梁
  • 4篇骨小梁
  • 4篇骨再造
  • 3篇生物力学
  • 3篇胫骨
  • 3篇绝经
  • 3篇均匀化
  • 3篇均匀化方法
  • 3篇各向异性
  • 3篇骨重
  • 3篇骨重建
  • 2篇弹性模量
  • 2篇胫骨上端
  • 2篇微裂纹
  • 2篇力学模型
  • 2篇妇女
  • 2篇妇女绝经

机构

  • 23篇吉林大学
  • 5篇吉林大学第一...
  • 3篇沈阳工业学院
  • 2篇大连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篇朱兴华
  • 6篇宫赫
  • 6篇马宗民
  • 5篇朱东
  • 4篇朱伟民
  • 3篇尚禹
  • 3篇侯亚君
  • 3篇麻文焱
  • 2篇董心
  • 2篇刘易军
  • 2篇杨林
  • 2篇刘百奇
  • 2篇张浩
  • 1篇吴宏
  • 1篇李锐
  • 1篇孟广伟
  • 1篇董均树
  • 1篇蔡斌
  • 1篇郭同彤
  • 1篇关雪松

传媒

  • 5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第八届全国生...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10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小梁上的微裂纹对松质骨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朱兴华侯亚君尚禹
关键词:松质骨微裂纹弹性模量均匀化方法
预应力对假体周围骨小梁结构的影响
<正> 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为了获得初始稳定性,临床上通常采用锥形自锁柄(taper-lock)或加压(press-fit)柄,在骨-假体界面加入预应力。可是,过大的过盈量引起的预应力可能使假体周围骨质产生非正常吸收,...
朱兴华郭同彤
文献传递
用多单元模型分析骨再造方程的稳定解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是完善研究骨再造方程获得稳定解的条件。用n单元和m×n单元两种多单元模型研究高阶非线性骨再造控制方程中的两个非线性因素:再造率系数B(t)取为指数形式和引入非线性再造方程的阶数对其获得稳定解的条件的影响,采用两种多单元模型分析得到,当表观密度和弹性模量之间的指数次方r满足-11时,系统可以经过不稳定的连续解最终达到有序的不连续解。应用多单元模型分析表明,对于高阶非线性骨再造控制方程,稳定解的条件主要由r来决定,方程中两个非线性因素对其取得稳定解的条件没有影响。
宫赫朱兴华
关键词:骨再造力学模型稳定解
带有时间历程的松质骨骨质疏松计算模型的研究
<正> 目的定量描述松质骨的骨质疏松过程。依据骨的功能适应性和力学调控系统理论,遵循骨重建的生理过程,提出一个带有时间历程的描述松质骨骨质疏松过程的计算模型,模拟废用引起的骨质疏松。方法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发...
杨林朱东宫赫朱兴华
文献传递
基于损伤修复理论的各向异性骨再造自我组织控制模型
2004年
Wolff定律指出 :骨能够响应力学激励来改变其表观密度和骨小梁分布的方向 ,表明骨再造是各项异性行为。本研究基于各项异性损伤修复理论并结合自我组织控制模型 ,提出更符合骨再造实际生理行为的基于损伤修复理论的各向异性自我组织控制骨再造模型 ,并以股骨近端为例进行了模拟 ,得到的结果在密度分布与主应力迹线分布上和实际都非常一致。
朱兴华马宗民
关键词:各向异性骨再造
一种力学生物学因素耦联的松质骨骨质疏松过程计算模型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是研究力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在松质骨骨质疏松过程中的作用。根据骨重建的生理过程,在基本多细胞单位(BMUs)层次建立了一个力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耦联的,带有时间历程的松质骨骨质疏松过程计算模型。通过调整模型中的力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模拟了妇女绝经期骨量变化过程,其模拟结果与Recker等[1]临床观测结果非常接近。可见,本研究提出的松质骨骨质疏松过程计算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松质骨的骨质疏松过程,为中老年群体防治骨质疏松提供理论基础和计算分析方法。
张浩朱兴华宫赫杨林
关键词:松质骨骨质疏松生物学因素
骨重建模拟模型相关参数研究
<正> 1. 目的关于骨质疏松的计算模型研究国内外尚很少见。2000年Huiskes提出小梁骨新陈代谢模型,2001年Hazelwood提出一个基于废用和损伤理论的骨重建模型。我们吸取他们的优点建立了基于基本多细胞单位带...
蔡斌董欣吴宏朱兴华
文献传递
人颅部受撞击后对眼眶内各骨骼影响的实验及力学研究
<正> 目的探讨通过对人颅部受到撞击后眼眶内筛骨、眼眶下壁、眼眶外壁力学性能的对比,进而为医学上能尽早、准确的诊断出因筛骨骨折而导致失明,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以人颅骨模拟人的颅骨环境,用力锤敲击模拟外力,对眼眶内筛骨...
董心朱晓波朱伟民
文献传递
基于Wolff定律的各向异性骨再造模型
<正> 目的Wolff定律[1]提出骨小梁不仅是沿主应力方向排列,而且当主应力方向发生改变时,骨小梁也会据此改变方向。这表明骨结构对力学环境的适应是各向异性的。许多学者研究表明:骨的力学性质也是各向异性的。但当前骨再造模...
马宗民朱兴华
文献传递
内部骨重建模型由二维到三维的扩展
<正> 目的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从力学角度研究来研究骨质疏松的模型还很少。2000年Huiskes提出小梁骨新陈代谢模型,2001年Hazelwood提出了一个基于废用和损伤理论的骨...
朱伟民李锐关雪松陈雅杰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