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337)

作品数:7 被引量:123H指数:7
相关作者:梁文举胡宁娄翼来梁雷李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辽宁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土壤
  • 4篇免耕
  • 3篇土壤线虫
  • 3篇线虫
  • 3篇秸秆
  • 3篇秸秆覆盖
  • 3篇保护性耕作
  • 2篇土地利用
  • 2篇棕壤
  • 2篇潮棕壤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类群
  • 1篇优势属
  • 1篇有机碳
  • 1篇蔗糖
  • 1篇蔗糖酶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辽宁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4篇梁文举
  • 3篇梁雷
  • 3篇娄翼来
  • 3篇胡宁
  • 2篇姜勇
  • 2篇李琪
  • 1篇华建峰
  • 1篇欧伟
  • 1篇张晓珂
  • 1篇刘秀梅
  • 1篇闻大中

传媒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Pedosp...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潮棕壤线虫群落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被引量:18
2007年
作者对潮棕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旱田、撂荒地和林地)下土壤线虫群落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能够影响线虫群落及其优势属的时空分布。线虫优势属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不同,撂荒地和林地处理中板唇属(Chiloplacus)线虫主要分布在5–30cm土层,而其他线虫优势属则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在旱田处理中,短体属(Pratylenchus)线虫均匀分布在各个土层。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土壤环境因素的变化能够对土壤线虫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与土壤线虫优势属的数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线虫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撂荒地和林地处理中土壤环境相对稳定,土壤食物网向较成熟的阶段演替。线虫区系分析方法可用来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食物网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土壤生态过程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李琪梁文举欧伟
关键词:土壤线虫优势属区系分析土地利用潮棕壤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线虫c-p类群及功能团的影响被引量:16
2009年
以辽宁彰武县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对比研究了传统犁耕和6a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土壤线虫c-p(colonizer-persister)类群及功能团,为评价保护性耕作的土壤生态效应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与犁耕相比,保护性耕作显著增加了土壤线虫各c-p类群及绝大多数功能团的多度,但显著减少了Ba4和Om5功能团多度。此外,保护性耕作还改变了土壤线虫生活史和功能团的结构特征:在大部分研究土层,c-p1和c-p2线虫的相对多度显著提高,而c-p3、c-p4以及c-p3-5类群显著降低;Ba1、Ba2、Ba3、Fu4和H5功能团的相对多度显著提高,而Ba4、H3和Om5的相对多度显著降低,Fu2、H2和Om4相对多度的变化较复杂,在表土层表现为显著抑制,在1530cm土层则为促进作用。土壤线虫c-p类群和功能团的多度及结构特征可能适合作为评价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生物学指标。
胡宁娄翼来梁雷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覆盖土壤线虫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氮储量的影响被引量:23
2010年
以辽宁彰武县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对比研究了传统犁耕和6年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土壤有机碳、氮储量,为广泛评价保护性耕作的土壤碳、氮截获功能和合理选择农业耕作方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与犁耕相比,免耕覆盖不同程度地提高了0~5cm和5~15cm土层的有机碳、氮储量,对15cm以下土层没有影响,从而增加了0~100cm土体总的有机碳、氮储量,证明了免耕覆盖的土壤碳、氮截获功能,年均截获率分别为1.37Mg·hm-2和0.84Mg·hm-2。有机碳、氮在犁耕土壤0~30cm剖面的垂直分布较为均匀,免耕覆盖后则发生明显的分层,产生表聚现象。
胡宁娄翼来梁雷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覆盖土壤有机碳土壤氮储量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Fluctuation of Nematode Trophic Groups as Affected by Land Use被引量:7
2006年
A field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at the Shenyang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an aquic brown soil of Northeast China under three land use types (cropland, abandoned cropland, and woodland) in order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fluctuation for the number of total nematodes and trophic groups could reflect soil ecosystem differences an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oil nematodes. The majority of soil nematodes were present in the 0-20 cm soil layers, and for these land use types plant parasites were the most abundant trophic group. In the abandoned cropland the numbers of plant parasites reached a peak on the August sampling date, whereas the cropland and woodland peaked on the October sampling date. Meanwhile, in all land use types the number of total nematodes, bacterivores, plant parasites, and omnivores-predators was negatively (P < 0.05, except for bacterivores in cropland, which was not significant) correlated with bulk density, and positively (P < 0.05, except for fungivores in abandoned cropland, which was not significant) correlated with 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MENG Fan-XiangOU WeiLI QiJIANG YongWEN Da-Zhong
关键词:褐土土地利用
潮棕壤免耕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被引量:29
2006年
研究了潮棕壤免耕和常规耕作农田土壤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在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土层深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免耕可显著提高表层(0~10cm)土壤酶活性,其蔗糖酶活性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显著高于常规耕作,脲酶活性在拔节期和孕穗期显著高于常规耕作,酸性磷酸酶活性在孕穗期和成熟期显著高于常规耕作(P〈0.05);在10~20cm土层,免耕土壤蔗糖酶活性在苗期、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与常规耕作差异显著,脲酶活性除孕穗期外均显著高于常规耕作(P〈0.05);在20~30cm土层,免耕土壤蔗糖酶活性在玉米各生育期均显著低于常规耕作,土壤脲酶活性在苗期、酸性磷酸酶活性在成熟期与常规耕作差异显著(P〈0.05).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免耕农田土壤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 常规耕作农田土壤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脲酶活性呈下降趋势.
刘秀梅李琪梁文举姜勇闻大中
关键词:土壤免耕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
植被覆盖对土壤线虫营养类群空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5
2006年
以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的裸地和撂荒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裸地和撂荒地土壤线虫总数及各营养类群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裸地和撂荒地植物寄生线虫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撂荒地土壤线虫总数的平均值显著大于裸地,分别为每百克干土1485.3和464.0条;撂荒地土壤线虫总数、植物寄生线虫和食细菌线虫的块金值/基台值(27.3%~45.6%)低于裸地(49.5%~100%),裸地和撂荒地土壤线虫总数及各营养类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均有明显差异,表明植被覆盖对土壤线虫的空间分布有较大影响.
华建峰姜勇梁文举
关键词:植被覆盖土壤线虫营养类群地统计学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的影响被引量:20
2010年
以辽宁省彰武县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对比研究了传统犁耕和6年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结果表明:在15cm土层内,保护性耕作土壤的交换性K、Ca、Mg含量和盐基总量(SEB)较传统犁耕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表明保护性耕作使土壤的保肥和缓冲能力增强.相关分析表明,这与土壤的有机质和粘粒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保护性耕作土壤的K/SEB和Ca/Mg高于传统犁耕,而(Ca+Mg)/SEB、Ca/K和Mg/K低于传统犁耕,说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交换性盐基比例关系的影响以交换性Ca、K特别是K的相对富集为主要特征;保护性耕作提高了交换性K、Ca、Mg含量与SEB的分层比率(0~5cm/5~15cm和0~5cm/15~30cm),表明交换性盐基在耕层剖面的垂直变异性增强.
胡宁娄翼来张晓珂梁文举梁雷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覆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