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72116)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贾娴游松黎星术赵璇秦斌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药科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中间体
  • 3篇间体
  • 2篇沙美特罗
  • 2篇手性
  • 2篇手性中间体
  • 2篇酸酯
  • 2篇SCHIFF...
  • 1篇弹力
  • 1篇地奈德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拆分
  • 1篇对映
  • 1篇对映选择性
  • 1篇新型表面活性...
  • 1篇旋光法
  • 1篇选择性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弹力图
  • 1篇药物中间体
  • 1篇乙基

机构

  • 9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药大药业...

作者

  • 8篇贾娴
  • 6篇游松
  • 3篇黎星术
  • 3篇赵璇
  • 2篇秦斌
  • 2篇刘军涛
  • 2篇马小双
  • 2篇尹璐
  • 1篇张丹
  • 1篇郭丽清
  • 1篇郭春
  • 1篇周有桂
  • 1篇徐慰倬
  • 1篇张新
  • 1篇蒋雅红
  • 1篇赵祥敏
  • 1篇凌敏
  • 1篇徐秀玲
  • 1篇李丽婵
  • 1篇燕姿辰

传媒

  • 7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Chines...
  • 2篇中国药物化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移动单孢菌丙酮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克隆与表达移动单孢菌(Zymomonas mobilis)丙酮酸脱羧酶(Pyruvate decarboxylase,PDC)基因。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移动单孢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PDCzm基因,构建其高效表达质粒,利用Ion和ompT蛋白酶缺陷株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进行表达。结果扩增出DNA碱基对数目约1.7 kb的PDCzm基因,成功构建其表达质粒pZM 22 b,对转化菌株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获得高效表达,表达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37.9%。结论成功构建高效表达PDCzm基因的工程菌株,为实现利用PDCzm进行的生物转化奠定了基础。
任杰郭丽清贾娴蒋雅红游松
关键词:丙酮酸脱羧酶聚合酶链反应克隆
Simply air:Vanadium-catalyzed oxidative kinetic resolution of methyl o-chloromandelate by ambient air被引量:1
2010年
Vanadium-catalyzed oxidative kinetic resolution(OKR) of methyl o-chloromandelate 2a,key intermediate of the well-known oral antiplatelet agent(S)-clopidogrel,was achieved by ambient air for the first time.The air oxidation system,which was composed of vanadium and tridentate Schiff base ligands derived from amino alcohols and salicylaldehyde derivatives,afforded an efficient and economic approach to the target intermediate with high enantioselectivities(>99%ee).
Lu YinXian JiaXing Shu LiAlbert S.C. Chan
关键词:SCHIFF碱动力学拆分药物中间体对映选择性
沙美特罗的一条新合成路线
2009年
目的研究开发平喘药沙美特罗的新合成路线。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4步反应得到伯胺5;以苯基丁醇为起始原料,经过3步反应得到脂肪醛8;将5与8经对接、氢化,再经酸性水解去掉保护基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该路线合成成本低廉,总收率18%,适用于大量制备。
周玓刘军涛鲁毅翔贾娴黎星术
关键词:沙美特罗
布地奈德差向异构体核磁共振的研究
2009年
目的对手性药物布地奈德差向异构体核磁共振信号进行归属。方法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纯化(R)-和(S)-布地奈德;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分别测定(R)-和(S)-布地奈德的结构。结果得到差向异构体单体(R)-布地奈德和(S)-布地奈德,对二者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行了归属,从而确定布地奈德核磁共振各信号的归属。结论依据(R)-和(S)-布地奈德核磁共振数据可将布地奈德核磁共振碳谱和氢谱中的信号进行归属。
赵静赵璇贾娴徐秀玲游松
关键词:核磁共振差向异构体
Stereo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C=C bond with sesquiterpene lactones by Aspergillus versicolor D-1
<正>Biocatalysis has gained increasing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its mild conditions,friendly environment...
游松
文献传递
DL-泛内酯酶法拆分中检测方法及其自发水解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的泛内酯、泛解酸的检测方法,方便酶法拆分DL-泛内酯过程中监测,研究pH对DL-泛内酯自发水解的影响。方法建立了用硅胶薄层色谱法以碘蒸汽为显色剂进行薄层色谱检测泛内酯和泛解酸;结合HPLC法建立了以旋光法评价酶法拆分DL-泛内酯反应程度的新方法;考察pH值对混旋泛内酯自发水解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薄层色谱和旋光测定的方法适合酶法拆分DL-泛内酯反应程度的快速检测;混旋泛内酯的自发水解随pH增加而增加,而且在一定pH值下,自发水解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马佳鹏陈奕南秦斌贾娴郭春游松
关键词:薄层色谱旋光法
腈水解酶活性真菌的筛选及其对氰基吡啶类化合物的转化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筛选方法,获得具有腈水解酶活性的真菌,并用筛选获得的菌株对氰基吡啶类化合物进行转化。方法建立了基于腈水解反应中体系pH变化为指示的微量比色筛选方法,应用筛选获得的睛水解酶活性菌对2-氰基吡啶、3-氰基吡啶、4-氰基吡啶、蓖麻碱4种化合物进行转化。结果应用微量比色筛选法从23株真菌中筛选获得一株具有腈水解酶活性的真菌As-pergillus niger 3.795;该菌株对4-氰基吡啶表现出较高活性,其全细胞转化4-氰基吡啶生成4-吡啶甲酸(异烟酸)转化率可达84%,且没有检测到副产物。
赵素娟秦斌马小双陈会来贾娴游松
关键词:真菌腈水解酶
新型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醚基双苯磺酸钠的合成及在催化水相三组分一锅法Mannich反应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报道了以聚乙二醇(PEG)为原料,经氯代,偶联制备新型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醚基双苯磺酸钠(DPSAS-PEG)的方法及其在催化水相中芳香胺、芳香醛和酮的三组分一锅法Mannich反应。该催化体系适应面较广,具有操作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的特点。
周有桂陈学明钟瑶黎星术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用血栓弹力图评价肝素浓度变化对凝血系统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TEG)研究不同肝素浓度下凝血系统的变化。方法对60名健康志愿者行枸橼酸真空抗凝管肘静脉抽血。用同种肝素钠注射液,使待测血样中肝素浓度分别为0、1、2、3、4、5、6 ku.L-1。用血栓弹力图测定凝血因子水平(reaction time,R)、纤维蛋白原时间(kinetics of clot development,K)、最大血块强度(maximum amplitude,MA)、凝血综合指数(coagulation index,CI)和最大血块形成时间(time to maximum amplitude,TMA),共5项参数。结果肝素浓度与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抑制程度成正比。当肝素浓度到达3 ku.L-1以上时,R和MA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当肝素浓度到达4 ku.L-1以上时,R、MA、CI和TMA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K值变化与肝素浓度变化无关。结论血栓弹力图可以全面检测肝素对血液的抗凝作用。研究认为,肝素可直接抑制凝血酶生成从而抑制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促凝功能,使血液的综合凝血状态降低,血块形成时间延长。肝素用量多少和血液低凝状态存在线性关系,这对今后肝素使用、监测、出血风险等情况具有很好的临床预警价值。在管理肝素使用以及常规凝血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燕姿辰杨新春张新游松周丽娜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肝素凝血系统
酵母菌DM10不对称合成(R)-(-)邻氯扁桃酸甲酯
2011年
目的合成(S)-氯吡咯雷的关键中间体——(R)-(-)邻氯扁桃酸甲酯,并建立了优化的还原条件。方法以邻氯苯乙酮酸甲酯为底物,利用酵母菌DM10的醇脱氢酶及其辅酶合成(R)-(-)邻氯扁桃酸甲酯,并考察了底物质量浓度、初始pH、转化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不对称还原的影响。结果和结论获得优化的还原条件:接种量体积分数为10%,初始pH值为6.5,底物质量浓度为1 g.L-1,温度为30℃,转化36 h,转化率为98.75%,产率为82.25%,对映体过量值为95.1%。
田冬梅马小双贾娴尹璐徐慰倬游松
关键词:生物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