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基金(51205002)

作品数:23 被引量:94H指数:6
相关作者:何冬梅张洹李扬秋杨力建陈丽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细胞
  • 11篇干细胞
  • 10篇间充质干细胞
  • 10篇充质干细胞
  • 7篇间充质
  • 5篇基因
  • 5篇分化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RAJI细胞
  • 3篇胆碱
  • 3篇增殖
  • 3篇脐带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3篇TCR
  • 3篇V
  • 2篇胆碱能
  • 2篇胆碱能神经
  • 2篇胆碱能神经元

机构

  • 23篇暨南大学
  • 3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13篇何冬梅
  • 11篇张洹
  • 8篇李扬秋
  • 6篇陈丽
  • 6篇杨力建
  • 5篇陈少华
  • 5篇陆琰
  • 4篇井绪东
  • 3篇高杨军
  • 3篇谌琴
  • 3篇周羽竝
  • 3篇李萡
  • 2篇罗更新
  • 2篇唐小龙
  • 2篇王娟
  • 2篇林锦绒
  • 2篇张学利
  • 2篇胡小毛
  • 2篇吴红
  • 1篇姜铧

传媒

  • 3篇免疫学杂志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4种消化分离方法的效果比较被引量:9
2009年
背景:目前已从多种组织器官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如何更高效地获取大批量纯度佳的干细胞仍是研究目标之一。目的:对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采取4种不同的消化分离方法,比较其分离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比观察,于2007-07/2008-01在暨南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完成。材料:胎盘标本来源于足月正常剖宫产胎儿,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提供。胶原酶Ⅱ、胶原酶Ⅳ为GIBCO产品,羟乙基淀粉为B.BRAUN产品,淋巴细胞分层液为上海试剂二厂产品。方法:胎盘组织剪碎后平均分为4组:胶原酶Ⅳ+羟乙基淀粉沉淀组、胶原酶Ⅱ+羟乙基淀粉沉淀组、胶原酶Ⅱ+淋巴细胞分层液分离组、胶原酶Ⅱ+氯化铵裂解红细胞组,5份标本/组。将第1组置于1g/L胶原酶Ⅳ中,另外3组置于1g/L胶原酶Ⅱ中,37℃消化45min。过筛后收集各组细胞悬液,按组别对应施以羟乙基淀粉沉淀法、淋巴细胞分层液分离法、氯化铵裂解红细胞法进行分离。主要观察指标:观察4种方法在获取细胞数、培养成功率、细胞出现伸展时间、原代培养时间方面的差异,并对培养得到的细胞进行表面标志检测。结果:与胶原酶Ⅱ+羟乙基淀粉沉淀组比较,其余3组获取的细胞数均明显减少(t=2.92~8.16,P<0.05)。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胶原酶Ⅱ+羟乙基淀粉沉淀组培养成功率为100%,其余3组分别为80%,80%,20%。胶原酶Ⅱ+羟乙基淀粉沉淀组细胞出现伸展时间及原代培养时间均短于胶原酶Ⅱ+淋巴细胞分层液分离组(t=5.27~5.37,P<0.05),亦短于胶原酶Ⅳ+羟乙基淀粉沉淀组(2.46~2.50,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示第3代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强表达透明质酸受体CD44和整合素家族成员CD29,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志CD34和CD45,也不表达内皮细胞标志CD106及HLA-DR。结论:使用胶原酶Ⅱ消化胎盘组织,结合羟乙基淀粉沉淀法能较好地分离人胎盘间充
陆琰陈丽张洹
关键词: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胆碱能样神经元的分化
2010年
背景:胎盘中含有与骨髓中类似的间充质干细胞,也可能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目的:探讨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能否定向诱导分化为胆碱能样神经元。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4代,先用胎牛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培养2d,然后分为3组:方案Ⅰ加入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巯基乙醇、维甲酸、神经生长因子的DMEM/F12继续诱导19d;方案Ⅱ在其基础上,诱导液中另加入表皮生长因子、Heparin;阴性对照组仅加入含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不添加任何诱导剂。结果与结论:胎盘组织消化后获得的贴壁细胞,经2周培养后逐渐形成扁平单层细胞,呈平行排列或漩涡样成簇生长,为梭形,传至第3代细胞形态较均一。第4代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强表达CD44,CD29,不表达CD34,CD45,CD106及HLA-DR。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经方案Ⅰ和方案Ⅱ诱导2周后,均可检测到nestin、chat mRNA的表达,且chat,Ache,nestin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细胞(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经两种方案诱导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乙酰胆碱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且方案Ⅰ诱导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方案Ⅱ诱导组(P<0.05)。提示联合多种生长因子分阶段进行诱导,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分化为具有合成及释放降解乙酰胆碱能力的胆碱能样神经元细胞。
井绪东何冬梅张洹陈丽
关键词:分化胆碱能神经元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
PPP2R5C基因结构特点和生物学功能被引量:9
2009年
PPP2R5C是蛋白磷酸酶2A的调节性亚单位中一个家族成员,它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通过对P53蛋白某些位点氨基酸的去磷酸化而实现。近期研究提示,PPP2R5C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与细胞恶性转化相关;此外,有研究发现PPP2R5C可以作为B-CLL病情进展的相关标记。本文就PPP2R5C基因结构、生物学功能及PPP2R5C基因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李扬秋周羽竝杨力建
关键词:蛋白磷酸酶2A细胞转化
CD3ζ链基因在脐带血T细胞及其CD4+和CD8+T细胞亚群中的表达特点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了解脐带血T细胞及其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信号传导分子CD3ζ基因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法检测60例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和12例纯化脐带血CD4+及CD8+T细胞的CD3ζ基因的表达情况,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作为内参,采用相对定量公式:2-△Ct×100%,计算CD3ζ基因相对mRNA表达量,6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并根据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特点和序列分析了解CD3ζ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全部脐带血和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均表达CD3ζ基因,不同个体CD3ζ基因表达量有所差异,脐带血T细胞CD3ζ基因相对mRNA表达量为6.7%±5.56%,CD4+和CD8+T细胞的CD3ζ基因相对mRNA表达量分别为6.74%±2.0%和6.88%±1.76%,三者CD3ζ基因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健康成人(P=0.000,P=0.034,P=0.000)。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尚未发现国外文献所报道的ζ链剪接异构体。结论本研究率先报道了脐带血T细胞及其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CD3ζ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了解脐带血T细胞免疫学特点提供新的基础资料。
陈少华李扬秋杨力建陈思林锦绒
关键词:脐带血T细胞
小鼠胎肝间充质干细胞在缺血脑组织中迁移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小鼠胎肝间充质干细胞(flMSC_S)在缺血脑组织中迁移的机制。方法:分离和培养小鼠flMSC_S,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RT-PCR方法检测小鼠flMSC_S表达的趋化因子受体及其唯一配体基质细胞来源因子1α(SDF-1α)在缺血损伤脑组织中的mRNA表达;Westem blot检测SDF-1α蛋白在缺血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DF-1α在缺血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Boyden chamber法进行SDF-1α诱导flMSC_S迁移的体外实验。结果:flMSC_S经RT-PCR检测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R1,CR3,CXCR1,CXCR2,CXCR3,CXCR4。脑缺血损伤侧脑组织SDF-1αmRNA表达显著增高,与正常脑组织SDF-1αmRNA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缺血侧脑组织SDF-1α蛋白表达量在12、24、48 h分别为0.35±0.05,0.88±0.04,0.74±0.07,与正常脑组织SDF-1α蛋白(0.22±0.04)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缺血损伤后24 h,缺血侧脑皮质,海马等缺血边缘区SDF-1α表达显著增高,缺血对侧及正常脑组织未见明显SDF-1α表达。体外迁移实验显示SDF-1α体外可以趋化flMSC_S发生迁移,CXCR4阻断抗体可以阻断SDF-1α诱导flMSC_S发生的迁移。结论:SDF-1α可以诱导flMSC_S发生迁移,趋化因子受体CXCR4及其配体SDF-1α的相互作用是flMSC_S在缺血损伤脑组织中迁移的机制之一。
孙艳何冬梅张洹
关键词:胎肝间充质干细胞脑缺血趋化因子
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08年
陆琰张洹姜铧
关键词:干细胞糖尿病分化
人足月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其特征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从人足月胎盘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研究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将人足月胎盘组织经胶原酶Ⅱ消化和贴壁培养法获取间充质干细胞,运用活细胞计数和碘化丙啶(PI)检测其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用地塞米松、抗坏血酸及β-磷酸甘油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并用Von Kos-sa染色进行鉴定;用地塞米松与胰岛素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分化,并以油红O染色进行鉴定。结果:从人足月胎盘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为梭形贴壁细胞,增殖能力较强;强表达CD44、CD29,不表达CD34、CD45、CD106和HLA-DR;经诱导后向脂肪细胞及成骨细胞分化,油红O染色、Von Kossa染色为阳性。结论:人足月胎盘中也富含间充质干细胞,与其他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相似,可能是组织工程新的干细胞来源。
陆琰陈丽张洹
关键词: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
人pre-miR-15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Raji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2009年
目的构建人pre-miR-15a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对Raji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pre-miR-15a与目标载体(PGCSIL-GFP)定向连接,转化细菌感受态细胞,PCR鉴定阳性克隆,并测序。利用脂质体法将该载体转染Raji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质粒组和pre-miR-15a组(n=5)。RT-PCR检测Bcl-2mRNA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台盼蓝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PCR阳性克隆鉴定及测序结果均与目的序列一致。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见绿色荧光表达;RT-PCR法示各组间Bcl-2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间接免疫荧光法示pre-miR-15a组的Bcl-2蛋白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质粒组显著降低(P<0.05);台盼蓝拒染法示pre-miR-15a组Raji细胞生长受抑。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per-miR-15a真核表达载体,且pre-miR-15a可以抑制Raji细胞生长。
谌琴何冬梅
关键词:RAJI细胞淋巴瘤
Pre-miR-15a增强Raji细胞对阿糖胞苷的敏感性
2010年
谌琴何冬梅
关键词:RAJI细胞阿糖胞苷敏感性淋巴瘤细胞系负性调控寡核苷酸
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神经胆碱乙酰化转移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胆碱乙酰化转移酶是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变化的重要标记。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神经胆碱乙酰化转移酶的情况,探讨其定向诱导分化为特异胆碱能神经元的有效条件。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5在暨南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完成。①实验方法:SD大鼠颈椎脱臼处死,无菌条件下取股骨,从骨髓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待80%~90%融合后胰酶消化传代。体外培养传3代后,向胆碱乙酰化转移酶阳性神经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实验Ⅰ组:DMEM/F12+0.1mmol/L2-巯基乙醇+1mmol/L维甲酸诱导2d。实验Ⅱ组: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0.1mmol/L2-巯基乙醇预诱导2d,换液后再加入1mmol/L维甲酸、10μg/L表皮生长因子、10μg/L神经生长因子继续诱导7d。实验Ⅲ组:在Ⅱ组方案的基础上加入1250u/mLHeparin。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②实验评估:观察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的形态变化;诱导9d,采用RT-PCR检测及凝胶电泳分析实验Ⅱ组胆碱乙酰化转移酶mRNA的表达;诱导2,9d,以CY3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胆碱乙酰化转移酶阳性细胞分化情况。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形态学变化:诱导1d细胞形态逐渐由长梭形变为圆形或椭圆形,折光性及立体感增强,部分细胞可见突起开始形成;诱导2d细胞突起伸长,胞间或细胞与间质可形成连接;诱导9d细胞突起变粗,胞浆内分泌颗粒增加并见胞核。②胆碱乙酰化转移酶mRNA的表达:诱导后的细胞高表达胆碱乙酰化转移酶mRNA。③胆碱乙酰化转移酶阳性分化细胞检测:实验Ⅱ组胆碱乙酰化转移酶阳性分化细胞表达率为80%~90%,明显高于实验Ⅰ组的50%~70%,且细胞生长状态较好;实验Ⅲ组细胞脱壁死亡率最高,亦有较高的胆碱乙酰化转移酶阳性分化细胞表达率。结论:①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被转化为表达神经胆碱乙酰化转移酶的细胞。②
井绪东陈丽何冬梅张洹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胆碱乙酰化转移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