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J[2009]2084)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谌红辉丁贵杰何佩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人工林
  • 3篇连栽
  • 3篇马尾松
  • 2篇林分
  • 1篇森林培育学
  • 1篇生产力
  • 1篇松林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微生物
  • 1篇林分结构
  • 1篇林分生长
  • 1篇马尾松林
  • 1篇马尾松人工林
  • 1篇不同林龄
  • 1篇产力

机构

  • 3篇贵州大学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3篇何佩云
  • 3篇丁贵杰
  • 3篇谌红辉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辽宁林业科技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1、2代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特性比较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配对样地法,以不同栽植代数(1、2代)、不同发育阶段(8、15、18、20 a)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对1、2代马尾松人工林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及蓄积量生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连栽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等指标总体表现为2代好于1代,2代较1代总体分别上升0.61%、3.17%、3.85%和23.82%,但差异均不显著。马尾松连栽并未导致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及蓄积量生长出现下降趋势,林分生产力水平不但没下降,反而还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何佩云丁贵杰谌红辉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连栽生产力
一二代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分材积生长过程及林分结构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配对样地法,以不同栽植代数(一、二代)、不同发育阶段(8、15、20年)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对一、二代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分单株材积生长过程及林分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连栽后,一、二代幼龄、中龄林分平均木单株材积平均生长和连年生长在整个生长过程总体表现为二代要好于一代,马尾松连栽并未导致林分平均木单株材积生长出现下降趋势,一、二代林分株数百分比径阶分布随林龄不同而不同,同代林分林木株数百分比径阶分布在不同林龄阶段也不同,连栽并未影响林分结构。
何佩云丁贵杰谌红辉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连栽林分结构
第1代和第2代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作用比较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配对样地法,以不同栽植代数(第1代和第2代)、不同发育阶段(8,15,18,20年生)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为对象,对第1代和第2代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及生化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连栽后,无论是幼龄林还是中龄林,相同层次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及微生物总数第2代均高于第1代,且幼龄林0~20 cm土壤细菌、真菌及2个层次土壤微生物总数、中龄林0~20 cm土壤真菌、20~40 cm土壤细菌、真菌及微生物总数在第1代和第2代间的差异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在第1代和第2代幼龄林、中龄林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中,细菌占微生物总数百分比最高,其次是放线菌,真菌最少。对土壤生化作用的影响,连栽后,幼龄林、中龄林不同层次土壤硝化作用强度第2代较第1代有所上升,而氨化作用强度则趋于下降,且中龄林0~20 cm和20~40 cm土壤硝化作用强度在第1代和第2代间的差异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马尾松连栽对其幼龄林、中龄林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及生化作用强度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正效应。
何佩云丁贵杰谌红辉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马尾松人工林连栽微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