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1CL003)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冯志彬迟晓艳葛宜和崔钦娜王艳华更多>>
- 相关机构:鲁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Pip介导铜绿假单胞菌吩嗪基因簇phz2的表达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为了确定铜绿假单胞菌调控因子Pip对两个不同吩嗪合成基因簇(phz1和phz2)的具体调控方式与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根据基因比对结果,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Pip调控因子缺失突变株PA-PG以及克隆pip基因作互补分析;再以已构建的吩嗪基因簇缺失突变株PA-Z1G和PA-Z2K为受体菌,构建突变株PA-PD-Z1G和PA-PG-Z2K,测定并比较野生株及相关突变株的吩嗪-1-羧酸和绿脓菌素的合成量,推定Pip对两个不同吩嗪合成基因簇的调控方式。【结果】在GA培养基中,突变株PA-PG的吩嗪-1-羧酸和绿脓菌素都比野生型明显减少;互补分析显示,突变株PA-PG的吩嗪-1-羧酸和绿脓菌素都显著提高并恢复到野生株PAO1水平;突变株PA-Z1G的吩嗪-1-羧酸和绿脓菌素合成量因Pip缺失而显著减少;而突变株PA-Z2K的吩嗪-1-羧酸和绿脓菌素合成量在Pip缺失后仍保持不变。【结论】初步推定,转录调控因子Pip对铜绿假单胞菌吩嗪合成代谢的确具有促进作用;Pip通过正向调控吩嗪基因簇phz2的合成功能实现对吩嗪合成代谢的调控。
- 张圆崔钦娜赵哲明永飞迟晓艳冯志彬程仕伟解卫海葛宜和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PIP吩嗪-1-羧酸绿脓菌素
- 铜绿假单胞菌全局调控因子RsmA的缺失影响2个吩嗪基因簇的表达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为了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全局调控因子RsmA对两个吩嗪(Phenazine)合成基因簇phz1和phz2的调控方式与机制。【方法】采用基因缺失和抗性基因(gentamycin resistance cassette,aacC1)插入相结合的策略构建了rsmA基因缺失突变株PA-RG;通过构建互补表达载体和过表达载体,进一步确认RsmA对绿脓菌素的调控作用;采用电转化方法将构建的翻译融合表达载体pMEZ1(phz1'-'lacZ)和pMEZ2(phz2'-'lacZ)分别导入铜绿假单胞菌突变株PA-RG和野生株PAO1,采用Miller法测定融合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结果】在GA培养基中,互补分析和过表达分析表明,RsmA抑制绿脓菌素的合成。此外,pMEZ1在突变株PA-RG中的表达增强,为野生株的2-3倍;而pMEZ2在突变株PA-RG中的表达降低,野生株是突变株的2倍。【结论】由此初步判定,铜绿假单胞菌全局调控因子RsmA对两个不同吩嗪合成基因簇的调控作用具有特异性,在一定程度上RsmA负调控phz1,正调控phz2。
- 崔钦娜李芳邢伟越迟晓艳冯志彬王艳华葛宜和刘林德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RSMA绿脓菌素
- 转录调节因子σ^(38)介导铜绿假单胞菌绿脓菌素合成代谢调控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为了进一步鉴定铜绿假单胞菌转录调控因子σ^(38)对2个拷贝吩嗪合成基因簇(phz A1-G1和phz A2-G2)的具体调控方式并推定介导绿脓菌素合成代谢的可能调控机制。【方法】根据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信息,利用同源重组原理构建rpo S基因缺失突变株Δrpo S以及克隆全长rpo S基因作互补分析;再以单一吩嗪基因簇缺失突变株Δphz1和Δphz2为出发菌株,分别构建rpo S缺失突变株Δrpo Sphz1和rpo S插入突变株Δrpo Sphz2,测定并比较野生株及相关突变株的绿脓菌素合成量,初步推定σ^(38)因子对2个不同吩嗪基因簇表达的调控方式。【结果】在GA培养基中,突变株Δrpo S的绿脓菌素合成量比野生株显著增加;互补分析证实,σ^(38)可使突变株Δrpo S的绿脓菌素降低并接近野生株PAO1水平;与对照株Δphz1相比,突变株Δrpo Sphz1的绿脓菌素合成量因σ^(38)因子缺失而显著减少;而与对照株Δphz2相比,突变株Δrpo Sphz2的绿脓菌素合成量因σ^(38)因子缺失显著增加。【结论】转录调控因子σ^(38)对铜绿假单胞菌绿脓菌素的合成代谢的确具一定的负调控作用;结合已报道的研究结果,初步推定:σ^(38)因子通过负调控吩嗪基因簇phz1,正调控吩嗪基因簇phz2的表达实现对绿脓菌素合成代谢的调控。
- 缪静迟晓艳王艳华冯志彬薛文文黄润张颢译田铃仟张洪倩翟俊杰葛宜和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绿脓菌素基因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