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A720017)

作品数:27 被引量:77H指数:5
相关作者:余卫国李天霞江云岷张培培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2篇哲学
  • 10篇中国哲学
  • 5篇言意
  • 4篇言意之辨
  • 4篇哲学范式
  • 4篇中西哲学
  • 4篇马克思主义哲...
  • 3篇中国哲学范式
  • 3篇儒家
  • 3篇西方哲学
  • 2篇言和
  • 2篇意蕴
  • 2篇哲学基本问题
  • 2篇哲学思想
  • 2篇政治哲学
  • 2篇政治哲学思想
  • 2篇思维
  • 2篇思维方式
  • 2篇思想主题
  • 2篇同一性

机构

  • 27篇南通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26篇余卫国
  • 1篇江云岷
  • 1篇张培培
  • 1篇李天霞

传媒

  • 8篇南通大学学报...
  • 3篇内蒙古社会科...
  • 3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探索
  • 1篇理论观察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学术论坛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重庆广播电视...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哲学的深层结构和方法论意蕴被引量:1
2011年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哲学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中国哲学的深层结构的逻辑分析入手,对"神秘主义方法"的基本内涵及其在中国哲学方法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实事求是的定位分析可以发现:"神秘主义方法"不仅不排斥"逻辑分析方法",而且是以"逻辑分析方法"为基础的。尽管"神秘主义方法"拒绝对以本原、本体、秩序和境界之"道"为表征的意义世界或境界进行逻辑分析,但其本身就是逻辑分析的结果,否则我们永远无法进入"神秘主义方法"所指示的以本原、本体、秩序和境界之"道"为表征的意义世界或境界。"神秘主义方法"作为中国哲学的方法论特质的原创建构,以逻辑分析方法为基础,主要体现在何为"道"、如何"得道"、所得之"道"如何说和如何对待这些关于"道"的言说四个问题或方面。而这四个问题或方面则不仅构成了中国哲学的深层结构,而且构成了"神秘主义方法"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余卫国
关键词:中国哲学逻辑分析方法
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被引量:7
2011年
孔子的时代,既是"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时代,也是社会秩序应然建构的时代。从"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出发,通过"三代"之治的历史反思和价值认同,以完成社会秩序的应然建构,既是孔子政治哲学的使命和追求,也是孔子政治哲学范式原创建构的动力和机制;既是孔子政治哲学范式原创建构起点和特点,也是孔子政治哲学范式原创建构的路径和方法。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及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的确立,则不仅在于他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方式和态度,实现了政治、伦理与教化的内在统一,而且更在于他以哲人的眼光和智慧反观历史,不仅实现了中国政治哲学的突破,而且建构了一个与宗法制的社会组织结构和以"礼"为核心的社会治理结构相一致,集"道"、"德"、"礼"、"仁"、"孝"为一体的道德人文主义的政治哲学体系,这也正是孔子及其儒家政治哲学思想在汉代以后之所以能够被提升为中国社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内在根据和深层原因。
余卫国
关键词:孔子社会治理政治哲学
20世纪上半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被引量:1
2016年
哲学范式是哲学之为哲学的重要内容和深层结构,更是哲学理论得以建构的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如果从"整体性"的理论视域出发,通过"学术化"的路径和方法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体系化"是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从"中国化"的理论视域出发,通过"大众化"的路径和方法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实化"是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的话,那么,从"解放论"的理论视域出发,通过"实践论"的路径和方法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具体化"则是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如果李达和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代表了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种趋向的话,那么,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则无疑是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杰出代表。
余卫国
关键词:毛泽东
儒家“依经立义”的话语言说方式探析被引量:5
2009年
中国哲学史上以儒家为代表的"依经立义"的话语言说方式,既是中国哲学最基本的话语言说方式和学术研究范式,也是贯穿中国哲学始终的占主导地位的话语言说方式和学术研究范式。它作为一种以"经"或"经典"为依托,以"义"为核心,"借事明义",发挥其中"微言大义"的话语言说方式和学术范式,既是一种经典诠释的方式和方法,也是一种学术传承和理论创新的实现形式。尽管其中既包含着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又包含着圣人崇拜、经典崇拜和语言崇拜等非理性因素,然而,它作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话语言说方式,历千年而不衰,自然有其合理的内核,如果剥去它政治伦理的外衣,祛除圣人崇拜、经典崇拜和语言崇拜等非理性因素的芜杂,经过现代转化应当成为我们构建属于自己的具有强烈民族主体意识、民族气派、民族语言、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的话语言说方式的重要资源。
余卫国
关键词:中国哲学儒家
中国哲学范式的历史转换和现代性追求被引量:2
2010年
哲学范式的转换是哲学创新和发展的实现形式。中国哲学范式的历史转换和现代性追求,既以承认中国哲学范式的历史存在为前提,又以"中国历史"向着"世界历史"的根本转换为背景,既是中国哲学面向世界、追求现代性的过程,更是中国哲学在各个民族的哲学逐渐融合为"当代世界的哲学"或"世界的一般哲学"的大潮中浴火重生的过程。实现中国哲学范式的历史转换和现代性追求,必须以其对"哲学",包括"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及其现代性的充分理解和反思为前提,否则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必须以回归中国哲学范式及其原创建构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否则就会因民族性的丧失,泯灭中国哲学的世界哲学意义;必须以解决中国人的安身立命问题为旨归,以具有现代性的"中国问题"为中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话语体系和言说方式,否则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必须具有广阔的全球视野和时代眼光,以开放的心态和全球化的理论视域,牢牢把握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大势和趋向,实现从被迫现代性或追随现代性到引领现代性的历史转换,为当代人类的价值重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当然,在强调中国哲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同时,还必须努力克服地方性知识的局限性,否则只能是在片面强调民族自我的同时,放弃对人类终极关怀的历史责任。
余卫国
关键词:中国哲学范式历史转换现代性追求
《老子》之“道”的原创与中国“哲学的突破”被引量:2
2008年
中国哲学是以"道"为本源、本体和境界,以"言道悖论"为其内在性的本质问题或基本问题,以"行道"、"体道"为"得道"的基本路径和思维方法,力图在现象性生活的内在超越中,进入"道"所指示的境界的意义论或价值论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中国"哲学的突破",以"所行之道"向着本源、本体和境界之"道"的理性升华为标志。而"道"作为中国"哲学的突破"的标志,则无疑是《老子》哲学的原创。
余卫国江云岷
关键词:中国哲学《老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被引量:7
2015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所以能够成为20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研究的主导范式和推动中国哲学现代转型和创新发展的主导力量,就是因为它不仅实现了对中国传统哲学范式和西方哲学中国化范式的有效超越,而且为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世界历史性的理论视域和实践论的思维方式;不仅为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和充分而必要的现实条件,而且为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和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能够真正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主导范式和推动中国哲学当代转型和创新发展的主导力量,不仅要有自觉而强烈的中国问题意识、世界历史性的理论视域和实践论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而且必须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和发展。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和发展,必须以"中国问题"、"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的哲学研究为中心,切实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研究,努力实现中国哲学范式的根本转换。
余卫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哲学
墨家与儒家异同新论被引量:2
2014年
墨家与儒家的关系问题,是墨家思想研究中最为纠结的问题。这是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墨子》一书的思想主题、价值取向和实践路径的问题,而且更涉及到墨家对历史命运的理解或解释的问题。如果说墨家与儒家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以社会治乱为思想主题、终极关怀和出场路径的话,那么,其不同之处则主要体现在价值取向、实践路径和历史命运三个方面。这是因为他们的理论视域和思维方式不同、对"礼崩乐坏"原因的理解和认识不同。所以,尽管儒墨两家"俱道尧舜",同为"显学",但由于理论视域和思维方式不同,对"礼崩乐坏"原因的理解不同,因而其价值取向不同和实现路径不同、历史命运不同。而这恰恰也正是墨家之所以为墨家,而不同于儒家的内在根据和深层原因。
余卫国
关键词:墨家儒家思想主题思维方式
中国哲学之“道”的内在诠释理路
2010年
哲学既是哲学史,也是诠释史。与"外在诠释"的理路不同,在对"道"的"内在诠释"中完成对"道"的思想内涵的无限追寻和对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不断提升,既是以"道"为本原、本体和境界的中国哲学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也是以"道"为本原、本体和境界的中国哲学创新发展的"内在诠释"理路,而本原、本体和境界之"道"本身所具有的无限性、流动性和生成性构成了"内在诠释"之所以可能的前提和条件。
余卫国
关键词:中国哲学理路
全球化与当代世界哲学视域中的哲学基本问题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认为,全球化与当代世界哲学视域中的哲学基本问题,即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依据中西哲学对主体、语言和存在及其关系的不同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呈现为两种不同的范式和形态:其一是以"存在论悖论"为表征的西方形态;其一是以"言道悖论"为表征的中国形态。哲学基本问题的两种形态充分显示了哲学基本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复杂性和全面丰富性。
余卫国
关键词:哲学基本问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