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0733)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游庆军段亮蔡铭谢宗涛沈盛萍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支架
  • 2篇细胞
  • 2篇小血管支架
  • 2篇聚对二氧环己...
  • 2篇分子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血管外支架
  • 1篇血管移植
  • 1篇血栓
  • 1篇移植静脉
  • 1篇移植静脉内膜...
  • 1篇增生
  • 1篇粘附
  • 1篇粘附分子
  • 1篇生物力学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食管癌术
  • 1篇食管癌术后

机构

  • 3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游庆军
  • 2篇段亮
  • 2篇谢宗涛
  • 2篇蔡铭
  • 1篇相加庆
  • 1篇肖明第
  • 1篇马龙飞
  • 1篇朱斌
  • 1篇陈海泉
  • 1篇李鹤成
  • 1篇王峰
  • 1篇王文祖
  • 1篇耿纪群
  • 1篇缪龙升
  • 1篇胡鸿
  • 1篇周晓燕
  • 1篇吴玉玉
  • 1篇汪正伟
  • 1篇牛晓敏
  • 1篇陆舜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仿生型人工小血管支架的构建与体内降解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以复合成型工艺构建可降解仿生型人工小血管支架,观察其体内降解过程及组织反应。方法模仿天然血管的三层结构,使用可降解的聚对二氧环己酮(PDS)编织支架作为中间弹力层、以小肠黏膜下层(SIS)为外层、内层用共混硫酸软骨素胶原海绵涂层构建复合型人工小血管支架,将支架材料植入比格犬背部脊柱两侧肌肉内,于2、4、12、24周取材,行组织学和透视电镜观察。结果所有实验动物术后活动正常,切口Ⅰ期愈合。2—4周时,SIS与胶原结构基本保持,可见较多的炎细胞浸润,胶原海绵网孔结构开始破坏融合,形成板层结构。12周时,自身纤维结缔组织完全取代胶原海绵材料,纤维组织广泛长入网材孔间隙内,PDS发生了部分的降解,炎细胞浸润明显消退。24周时,支架材料完全吸收,被新生纤维组织填充,炎细胞和和异物巨噬细胞少见。降解过程中未见材料周围组织变性、坏死或肉芽肿异常增生现象。结论本实验制备的仿生型人工小血管支架组织反应轻,降解时间合适,满足体内组织再生要求,可用于下一步实验。
游庆军肖明第段亮王峰吴玉玉朱斌
关键词:血管降解
CD^34+细胞与单个核细胞对新型小口径人工血管早期抗血栓形成影响的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比较纯化的CD^34+细胞与未经筛选的单个核细胞(uMNCs)作为种子细胞在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早期的抗凝作用。方法uMNCs与CD^34+细胞分离自犬骨髓,将两种细胞分别在体外培养、传代,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分化,体外血小板黏附实验检测细胞的体外抗血小板黏附功能。将等量自体上述两种细胞分别种植在小口径人造血管腔内表面并替代一段颈动脉。分别在24h、72h、1周后取出移植血管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体外血小板黏附实验显示CD^34+细胞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显著高于uMNCs。植人体内后,移植uMNCs血管腔表面比种植CD^34+细胞的有更多的血小板黏附和血栓形成。24h、1周后CD^34+细胞组血栓面积与移植的血管腔表面积之比小于uMN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34+作为种子细胞种植小口径人工血管后比未经筛选的uMNCs具有更好的早期抗血栓形成功能。
游庆军蔡铭耿纪群管欣谢宗涛王峰
关键词:干细胞内皮化血管移植抗血栓
聚对二氧环己酮血管外支架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机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构建可降解性聚对二氧环己酮(PDS)血管外支架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动物模型,探讨PDS外支架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兔颈外静脉移植模型,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单纯移植组(n=12)和PDS外支架组(n=12)。术后4周及12周取出移植静脉,测量移植静脉内膜、中层面积及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表达。结果24只兔均存活,移植血管全部通畅。外支架组中膜面积、内膜面积、中膜厚度、内膜厚度各值皆小于单纯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与RT—PCR检测表明血管外支架组TGF-β1在外膜中过度表达,而中膜和内膜表达减少。术后4周,外支架组AT1R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12周时,两组AT1R表达水平都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孔隙、非限制性PDS血管外支架通过形成新生外膜、调节细胞因子再分布等机制有效地抑制内膜和中膜的增生,其用于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是可行的。
汪正伟游庆军蔡铭谢宗涛李晓林段亮
关键词:静脉移植内膜增生转化生长因子-Β1
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荟萃分析和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配对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背景与目的:目前关于食管癌的辅助化疗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荟萃分析,并结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资料,明确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方法:荟萃分析使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软件。配对研究包括1998—200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其中90名患者接受辅助化疗,180名患者未接受化疗。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9个标志物分析预后和预测化疗价值。结果:共有6项研究,1037例患者纳入本荟萃分析,接受辅助化疗与未化疗组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而在淋巴结有转移的亚组患者中,辅助化疗显示了提高生存率的趋势。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中,未化疗组和化疗组的Ⅰ期患者(P=0.59&P=0.59)、Ⅱ期患者(P=0.2778&P=0.2778)及Ⅲ期患者(P=0.695&P=0.8667)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化疗对肿瘤转移至喉返神经和(或)腹腔淋巴结的患者(Ⅳa亚组)最有效。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优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P=0.038,0.01)。Bcl-2表达提示预后不良,其在化疗组中的表达较无化疗组更有预测意义。结论:辅助化疗能明显提高Ⅳa期(远处淋巴结转移)患者治疗效果。Bcl-2是分析预后及指导辅助治疗的潜在分子标志物。尽管我们是目前文献报道最大样本的食管癌化疗研究,但结论还需要前瞻性的临床试验验证。
张杰陈海泉张亚伟周晓燕沈盛萍胡鸿缪龙升李鹤成马龙飞相加庆
关键词:食管癌辅助化疗分子标志物
仿生型人工小血管支架的构建与体外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制备具有三层管壁结构的可降解人工小血管支架,对其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与正常生理血管对比以检测其是否符合体内移植试验的要求。方法以可降解的聚对二氧环己酮(PDS)缝合线编织成网管状织物作为血管内支架,模仿天然血管的三层结构,内层共混硫酸软骨素-胶原,外层包被小肠黏膜下层,缝线加固,构建内径〈4mm的小血管支架,检测血管支架的生物力学性能(爆破压力、抗拉伸能力、顺应性等),并与正常生理血管进行比较。结果所制备的人工小血管支架平均内径3.83mm,爆破压为(43.50±8.30)kPa,断裂强度为(19.10±1.56)N,应变率为(42.88±3.16)%,径向顺应性为(5.96±0.87)%/100mmHg(1mmHg=0.133kPa)。结论所制备人工血管的力学性能优良,可以满足动物体内移植试验的要求。
刘冰游庆军胡国强王文祖
关键词:血管支架聚对二氧环己酮生物力学
细胞粘附分子在肿瘤骨转移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细胞粘附分子主要包括钙粘附素家族、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和透明质酸粘素(如CD44)等五类,通过同质型粘附和异质型粘附,在肿瘤骨转移中发挥作用。在治疗和预防肿瘤骨转移中,针对CAMs介导的抗粘附治疗将会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牛晓敏张杰(审校)陆舜
关键词:细胞粘附分子肿瘤细胞骨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