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9GG10008001)

作品数:9 被引量:110H指数:7
相关作者:盛春岩杨晓霞陈德英侯淑梅韩永清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气象局山东省气象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气象局重点科研课题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暴雨
  • 3篇值模拟
  • 2篇雷达
  • 2篇降水
  • 2篇海风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雷达
  • 1篇灾害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分析
  • 1篇中尺度特征
  • 1篇中尺度特征分...
  • 1篇日数
  • 1篇霜冻
  • 1篇天气概念模型
  • 1篇同化
  • 1篇气温
  • 1篇气旋
  • 1篇强风

机构

  • 6篇山东省气象局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山东省气象信...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6篇盛春岩
  • 2篇杨晓霞
  • 2篇史茜
  • 2篇高守亭
  • 2篇陈德英
  • 1篇房岩松
  • 1篇黄磊
  • 1篇韩永清
  • 1篇王兴堂
  • 1篇田小琪
  • 1篇郭俊建
  • 1篇吕庆利
  • 1篇侯淑梅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暴雨灾害
  • 1篇气象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海洋预报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省1961~2008年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变化被引量:13
2010年
利用山东78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逐日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及降水量资料,分析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变化。结果表明,尽管平均全省极端低温日减少0.23 d/a,但是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每年春季气温稳定通过10℃后,仍可出现1~2 d晚霜冻现象,小麦、果树等每年仍面临冻害风险。尽管全省平均极端高温日增加0.19 d/a,但因夏季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标准差减小,2000年以来山东西部地区多年平均日最高气温大于35℃的日数,与常年相比减少1~3 d。近50年极端降水变化趋势不显著,小雨日数有明显减少趋势,平均减少0.17 d/a,大暴雨的降水频数有增加趋势。
陈德英王兴堂
关键词:极端气温极端降水晚霜冻高温日数
山东省极端强降水天气概念模型研究被引量:25
2014年
利用山东省1971—1999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法确定各站极端强降水阈值。据此阈值,在2000—2009年中挑选了39个极端强降水天气过程并进行天气分型,得到高空槽类、副高外围类、切变线类、气旋类、热带气旋类5类极端强降水概念模型。研究表明:切变线类、气旋类和热带气旋类暴雨区范围较大,而高空槽类和副高外围类暴雨区范围较零散;5类极端强降水均伴有低空急流,暴雨区一般位于700 hPa与850 hPa切变线(或槽线)之间、低空急流左侧风向风速辐合处;高空槽类、副高外围类、切变线类一型和气旋类均有冷空气影响,暴雨区位于850 hPa冷温度槽前部;5类极端强降水的产生机制不同,落区与θse的配置也不尽相同。
侯淑梅盛春岩万文龙韩永清
关键词:极端强降水
多普勒雷达资料同化对山东“4·28”飑线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风暴分析和预测中心开发的中尺度ARPS模式及其资料分析和同化系统ADAS,将山东省济南齐河、临沂和连云港3部多普勒雷达基数据资料同化进ARPS模式中,对山东“4·28”飑线过程进行了数值对比试验。结果发现,模式采用热启动的方式可以模拟出此次飑线过程,对飑线造成的降水的强度和落区预报也较好。雷达资料同化对飑线地面中尺度系统的模拟有明显的改进作用,尤其是在前2~3h效果非常明显,使模拟的地面雷暴高压和风场更接近实况。使用雷达资料进行同化循环,连续地将多部多普勒雷达资料同化到数值模式中,可以明显改进对飑线系统结构的模拟,较初始时刻同化雷达资料对飑线的模拟效果更好。因此,使用雷达资料进行快速分析和同化进行强对流天气预报是可行的,但模拟的降水偏强,这与雷达资料同化对于大范围暴雨预报的改进作用是不同的。
盛春岩房岩松黄磊吕庆利杨晓霞
关键词:飑线雷达资料同化
2009年5月山东春季大暴雨落区诊断与中尺度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NECP 1°×1°网格点数据资料以及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区域加密自动站资料等,对2009年5月10日山东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高压加强西伸,与西风带系统结合,使中低层切变线稳定少动和降水持续,西太平洋高压外围的西南气流为暴雨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暴雨区出现在水汽通量大值区长轴方向前端、水汽通量辐合区、水汽通量矢量气旋式弯曲拐角处以及强上升速度中心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垂直结构的移动方向为水汽辐合中心的长轴方向,当其长轴前方辐合减弱时,这种垂直结构趋于减弱;地面风速辐合线在鲁西北黄河沿岸的稳定维持对大暴雨落区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中尺度雨团位于风速辐合线西段1个纬距左右,中尺度对流云团与中尺度雨团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强回波位于850 hPa切变线东侧,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中尺度雨带位置相同,回波移动方向与回波伸展方向一致,形成典型的列车效应,是造成强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侯淑梅张立党文升
关键词:大暴雨环流形势物理量诊断中尺度分析
一次冷锋过境后的海风三维结构数值模拟被引量:9
2010年
为研究大尺度系统风对海风的影响以及海风三维结构特征,利用山东省123个地面自动站资料、青岛地区三十多个内陆及沿海、海岛观测站以及奥帆赛场3个浮标站资料,对2006年8月21日青岛一次海风个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风暴分析预测中心开发的ARPS(the 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模式,对海风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发现:在较强的离岸风背景下,当内陆气温高于海面气温2℃左右时,海风也可以发生。海风首先在海岸线附近的海上开始,发展的同时向内陆及远海地区推进。海风低层环流很浅,主要位于500 m以下。在较强的偏北离岸风下,海风向内陆推进的距离很短。偏北的大尺度系统风由于渤海冷下垫面的影响,不利于青岛海风的维持。海风开始时,在1500~2500 m高度处同时有反环流出现,但直到傍晚前后,海风的垂直环流圈才发展得比较清晰,其高度也更接近地面。海风消亡后,高层的垂直环流圈及反环流维持3 h左右才逐渐消亡。
盛春岩史茜高守亭郭俊建
关键词:海风数值模拟
城市化对城市及周围附近气压变化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对订正到海平面高度的城市市中心与市郊两地气压的对比分析,发现虽然市中心与市郊两地海平面气压变化趋势一致,但两地气压数据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城市环境影响形成了城市及周围附近气压场的变化,市中心比市郊气压要低,经过比较发现,市中心与市郊海平面气压羞绝对值存在着“冬季大、春秋次之、夏季最小”的季节变化规律,以及“白天不明显、夜间显著”日变化规律的“城市气压洼地效应”,该效应是造成两地气压差异的除海拔高度不同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陈德英梁国坚田小琪
关键词:城市化
“09.4.15”渤海和山东强风过程的动力学诊断分析被引量:33
2012年
2009年4月15日,渤海和山东大部出现了一次强风天气过程。本次过程具有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强风在渤海及山东附近显著加强等特点。为探讨强风的成因,根据常规观测资料以及NCEP分析资料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风过程是在低层冷锋、高层低涡横槽影响下产生的。冷空气向南推进过程中,冷平流中心由高层向低层传播,850 hPa以下冷平流不断加强,使冷锋不断增强。冷空气到达渤海湾后,锋前的强暖平流与锋后的强冷平流造成低空锋区进一步增强。冷锋次级环流的下沉运动与地面正变压中心对应,变压梯度风与大尺度气压梯度风共同造成强风过程,而强风中的阵风可能与次级环流的强烈脉动有关。
盛春岩杨晓霞
关键词:强风
东营市河口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初步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使用1992—2010年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气象站及区域自动站降水量资料、各乡镇人口和经济资料、地理信息以及灾情普查资料,分析河口区暴雨气候特征和灾害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GIS技术和百分位数、专家打分、层次分析、加权综合评价4种数据处理方法,计算各地暴雨洪涝风险系数,对该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近19年,该区暴雨主要集中在夏季,最早出现在5月,最晚出现在9月,年暴雨频数最多达4次,日降水量≥50 mm的暴雨日数为33 d,最大日降水量为167.5 mm;该区暴雨洪涝风险西南高、东北低,其中西南部、南部以高风险区和次高风险区为主,北部、东部以低风险区和次低风险区为主;位于该区西南部的义和镇暴雨洪涝风险最大,新户镇和六合街道办事处次之,位于该区东部的仙河镇风险最小。
侯淑梅郝家学仲光嵬万文龙李玉平林杰星李建明
关键词: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GIS技术
一次冷锋过境后的海风三维结构数值模拟
2006年8月21日早晨,一次冷锋过程影响山东,冷锋过境后,青岛沿海在中午前后依然出现了海风。为分析本次海风的发生过程及三维结构特征,利用山东省123个地面自动站资料、青岛地区三十多个内陆及沿海、海岛观测站以及奥帆赛场3...
盛春岩史茜高守亭郭俊建
关键词:海风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两次气旋暴雨过程风廓线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对流层风廓线雷达的高时空分辨风场数据,对2008年8月17日、30~31日分别从东西两个不同路径经过青岛的气旋暴雨过程,计算了高中低不同层次风暴相对螺旋度(SRH)、最大风速及其高度等。经过分析和对比,得出中低层SRH对气旋的移近和降水的开始具有一定的预示作用。越接近气旋中心低层暖平流越强。中低层SRH在两次气旋暴雨过程作用各有不同。气旋暴雨过程中较强的雨强出现在中层SRH增大至峰值和低层SRH迅速增大的过程,也就是中层SRH向低层扩展的过程。中低层间的急流轴变窄的过程与暴雨的强度密切相关。
孙贞徐晓亮盛春岩李德萍王建林高荣珍李斌
关键词:风廓线雷达风暴相对螺旋度暴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