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5038606)

作品数:18 被引量:107H指数:7
相关作者:姚谦峰黄炜马静陈国新荆罡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15篇密肋
  • 12篇墙体
  • 12篇密肋复合墙
  • 12篇密肋复合墙体
  • 12篇复合墙
  • 12篇复合墙体
  • 6篇密肋壁板
  • 6篇密肋壁板结构
  • 6篇板结构
  • 5篇载力
  • 5篇受力
  • 5篇承载力
  • 3篇受力性能
  • 3篇剪承载力
  • 3篇刚度
  • 2篇受剪
  • 2篇受剪承载力
  • 2篇受力性能研究
  • 2篇受压
  • 2篇竖向

机构

  • 16篇西安建筑科技...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作者

  • 18篇姚谦峰
  • 14篇黄炜
  • 5篇马静
  • 4篇陈国新
  • 3篇荆罡
  • 3篇魏晓
  • 3篇侯莉娜
  • 2篇王爱民
  • 2篇张旭峰
  • 1篇曹妤
  • 1篇殷琪祥
  • 1篇张程华
  • 1篇张严
  • 1篇吴敏哲
  • 1篇师永恒
  • 1篇俞茂宏
  • 1篇何明胜
  • 1篇吴芳
  • 1篇张亮
  • 1篇穆林

传媒

  • 10篇工业建筑
  • 4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振动与冲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工程力学

年份

  • 1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密肋复合双片墙体的受力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密肋壁板结构的横墙通常由双片墙体构成,在课题组前期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1/2模型密肋复合双片墙体在水平单调荷载作用下的试验与标准密肋复合墙体的对比分析,对双片墙体的主要破坏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双片墙体的承载能力、刚度、变形能力、延性等受力性能;对双片墙体钢筋应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复合双片墙体的刚度和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试验结果及理论研究表明:密肋复合双片墙体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延性均好于标准密肋复合墙体,钢筋应变表明,外框柱、肋梁对双片墙体的受力性能贡献较大。提出的双片墙体受剪承载力计算式与刚度计算式能够较好地反映双片墙体真实的受力性能,有一定的适用性。
姚谦峰吴芳黄炜马静王会张严
关键词:受力性能刚度受剪承载力
密肋复合墙体弹塑性宏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提出了以剪切变形为主的密肋复合墙体的弹塑性宏模型。宏模型由三根竖杆单元组成,分别模拟密肋复合墙体的墙板和边柱。宏模型以有限元为基础,但自由度比有限元模型少得多。在使用SAP 2000中的Link单元建立宏模型时,推导了Link单元的刚度矩阵,给出了相对转动中心高度的确定方法,并结合钢筋混凝土柱轴向恢复力模型和密肋复合墙体水平剪切恢复力模型,给出了Link单元塑性铰力-位移关系的计算公式。通过压、弯、剪复合作用下的密肋复合墙体的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比较表明,该计算模型原理清晰,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适合于密肋壁板结构体系的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
张旭峰姚谦峰黄炜
关键词:密肋复合墙体受力性能宏模型
小高层密肋壁板结构复合墙体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两榀1/2比例两层两跨密肋复合墙体模型在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及附加弯矩共同作用下的单调加载试验,模拟12层小高层结构中底层墙体的受力性能,着重从墙体的破坏过程、破坏模式、承载力、变形性能、钢筋应变分布以及抗弯刚度退化等方面进行较深入地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底层墙体在压、弯、剪复合受力状态下,其破坏模式主要为弯曲型破坏,其延性及变形性能不及剪切型破坏墙体.为保证墙体具有较好的延性及变形能力,在设计中应确保边框柱与复合墙板之间的合理匹配.
姚谦峰荆罡黄炜王爱民
关键词:密肋复合墙体附加弯矩
新型节能复合墙体保温性能及连接构造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新型节能复合墙体结构是一种轻质、高强、节能、抗震的建筑结构新体系,它主要由新型节能复合墙板、楼板及隐形框架装配整浇而成。结合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成果,阐述了节能复合墙体结构的受力特点;研究了复合外墙板传热、保温机理,提出了外墙板的局部热桥处理和结构整体外保温处理相结合的工艺方法;最后就本结构体系中各受力构件之间的水平及竖向连接问题进行了探讨。
姚谦峰张旭峰魏晓
关键词:连接构造
密肋复合墙体在拟动力试验下的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27
2007年
密肋复合墙体是密肋壁板结构体系的主要受力构件,其抗震性能及动力特性是密肋壁板结构体系计算理论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密肋复合墙体进行拟动力试验研究,介绍墙体的主要破坏形态和破坏过程;分析墙体的动力反应、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提出墙体的恢复力模型;最后对墙体在不同加速度峰值地震波作用下的破坏程度进行损伤评定。理论研究与试验结果表明:墙体中的砌块、肋格、外框能够在试验的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破坏阶段依次发挥作用,具有多道抗震防线;墙体在遭受小震或中震后,具有稳定的水平承载能力及良好的耗能性能,在遭受大震后,仍具有良好的抗倒塌能力;墙体的恢复力模型可以采用退化四线型;墙体的损伤指数可以用来评定墙体在遭受地震后的破坏程度。
黄炜陈国新姚谦峰
关键词:密肋复合墙体拟动力恢复力模型
密肋复合墙体轴压作用下受力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以弹性地基梁理论为基础,提出密肋复合墙体在轴压作用下的简化力学模型,总结出求解此力学模型的计算方法,分析影响该复合墙体组件(外框柱、内肋柱和填充砌块)力分配关系的因素,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该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精确度,适合作为密肋复合墙体在轴压作用下的计算模型,为密肋复合墙体结构在轴压及抗剪作用下力学分析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各组件分配竖向荷载比例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边框梁抗弯刚度和肋柱间距的影响最大,边框柱刚度变化的影响最小。
何明胜姚谦峰陈国新黄炜
关键词:密肋复合墙体轴心受压力学模型影响因素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墙梁内力计算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对不同比例模型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墙梁在单调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对墙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给予探讨;结合有限元分析,对影响墙梁内力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以弹性地基梁理论为基础,采用三角级数解析,给出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墙梁内力计算公式,并回归出内力修正系数。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托梁与密肋复合墙体具有相当强的组合作用;采用本文提出的内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更接近试验结果。
姚谦峰张建才黄炜魏晓马静殷琪祥
关键词: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墙梁弹性地基梁内力计算
密肋复合墙体有效面内剪切模量的计算被引量:2
2008年
密肋复合墙体结构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建筑结构新体系,密肋复合墙体是密肋复合墙体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采用复合材料方法对密肋复合墙体的弹性阶段进行力学分析,以有效自洽法(ESCM)和相互作用直推法(IDD)为基础,把墙体视为基体-夹杂型复合材料弹性板,推导密肋复合墙体有效面内剪切模量的计算公式,结合试验资料对计算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基体-夹杂型复合材料等效弹性板模型是可行的。
张亮姚谦峰焦铁涛
关键词:密肋复合墙体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密肋复合墙体轴心受压承载力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结合前期试验成果,采用考虑中间主应力σ2的影响、拉压性能不同的适用于各种材料的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分析密肋复合墙体中砌块对轴心受压承载力提高的原因,修正了原有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修正后得到的轴心受压承载力公式计算值与原有公式相比更接近试验值,对于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经济性;同时统一强度理论对于密肋壁板结构的理论计算有良好的适用性。
陈国新姚谦峰黄炜
关键词: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密肋复合墙体轴心受压承载力
密肋复合墙体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密肋复合墙体是密肋壁板结构体系的主要受力构件,墙体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是结构体系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密肋复合墙体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提出了综合考虑墙体的安全性(墙体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与经济性(墙体造价)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利用序列二次规划法(SQP)在Matlab软件系统上进行优化计算,同时给出了优化设计计算算例.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将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用于密肋复合墙体的优化设计中,可使各个分目标都较为满意,兼顾了墙体安全性与经济性两方面的要求;方法合理、可行,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意义.
黄炜侯莉娜姚谦峰曹妤
关键词:密肋复合墙体优化设计造价抗剪承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