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0T061)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秦书俭杨依勇郑德宇包翠芬姚素艳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干细胞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生物玻璃
  • 1篇生物活性玻璃
  • 1篇生物活性玻璃...
  • 1篇陶瓷
  • 1篇陶瓷复合
  • 1篇兔颅骨缺损
  • 1篇脐血间充质干...
  • 1篇缺损
  • 1篇缺损修复
  • 1篇人骨形态发生...
  • 1篇人骨形态发生...
  • 1篇细胞修复
  • 1篇磷酸三钙
  • 1篇颅骨
  • 1篇活性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骨缺损
  • 1篇骨缺损修复

机构

  • 2篇辽宁医学院

作者

  • 2篇郑德宇
  • 2篇杨依勇
  • 2篇秦书俭
  • 1篇刘建生
  • 1篇赵凯
  • 1篇姚素艳
  • 1篇包翠芬
  • 1篇郑仕杰

传媒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成骨诱导后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β-磷酸三钙复合植骨材料对兔颅骨缺损的修复作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成骨诱导后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与β-磷酸三钙(TCP)构成的人工植骨材料修复兔颅骨缺损的作用。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人UCB-MSCs;取传3代细胞应用条件培养基进行成骨诱导2周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检测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OCN)和钙离子的含量;成骨诱导后UCB-MSCs与β-TCP复合培养后形成人工植骨材料,用扫描电镜观察成骨诱导后的UCB-MSCs在β-TCP表面的生长状况;按人工植骨材料的形状制作兔颅骨全层缺损模型,术后4周行颅骨X线摄片,分析人工材料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结果采用Percoll(1.073 g/mL)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得到的UCB-MSCs大小较为均匀、梭形或星形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成骨诱导前后细胞的生长曲线测定无明显变化;UCB-MSCs内AKP、培养基中的OCN含量和细胞内钙离子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1);成骨诱导的细胞在β-TCP表面生长良好,在细胞周围有白色的钙盐沉积。人工植骨材料植入骨缺损4周后,发现复合材料与颅骨缺损中间大部分被高密度影所充填。结论成骨诱导后的UCB-MSCs呈现成骨细胞特性,在β-TCP表面生长状态良好;与β-TCP构成人工植骨材料具有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郑德宇刘建生杨依勇秦书俭包翠芬姚素艳
关键词:成骨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Β-磷酸三钙骨缺损修复
生物玻璃活性陶瓷复合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颅骨缺损被引量:3
2010年
背景:目前已有将体外培养的骨髓来源间充质细胞与支架复合后修复骨缺损的临床报道,但是由于该类复合材料中缺乏骨生长因子作用,其原位的成骨作用并不十分理想。目的:观察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复合材料在修复兔颅骨缺损中的原位成骨作用。方法:复苏冻存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复合培养获得人工植骨材料;制备兔双侧颅骨全层骨缺损模型,实验组将人工植骨材料植入骨缺损区,并设置空白质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活性玻璃陶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空白组作对照,术后第4,8,12周对植骨区进行大体观察、X射线摄片、组织化学检测和生物化学检测。结果与结论:转染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复合培养的人工植骨材料植入后第4周,骨缺损外周骨质与复合材料之间大部分被高密度阴影充填;第12周,完全被高密度阴影充填;第8周,骨小梁大部分相连成片;第12周,骨小梁粗大,骨髓再生。生物化学检测结果与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一致,并且成骨效果及成骨活性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携带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复合构成的人工植骨材料基本符合骨组织工程学的要求,在骨缺损区原位具有良好的成骨作用。
郑德宇杨依勇赵凯郑仕杰张玉华秦书俭
关键词: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