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FX037)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陈婉玲马金芳杨酒宗慧敏汤玉枢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义工
  • 7篇义工组织
  • 2篇信任
  • 2篇社会信任
  • 2篇法律
  • 1篇异化
  • 1篇营利
  • 1篇营利组织
  • 1篇诱致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职能
  • 1篇志愿
  • 1篇志愿服务立法
  • 1篇志愿组织
  • 1篇破解
  • 1篇民国
  • 1篇民间慈善
  • 1篇内部治理结构
  • 1篇绩效
  • 1篇规制

机构

  • 9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上海政法学院

作者

  • 6篇陈婉玲
  • 1篇汤玉枢
  • 1篇汤璐
  • 1篇马金芳
  • 1篇宗慧敏
  • 1篇杨酒

传媒

  • 1篇东南学术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山西省政法管...
  • 1篇黑龙江省政法...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元慈善合作及其法律规制被引量:4
2013年
民间慈善乃至其他单一慈善形式不足以自足,其长期发展必然走向多元慈善合作之路:由单一制慈善走向混合性慈善,从"中慈善"走向广义的"大慈善",从慈善冲突走向慈善合作。从其深层社会根基而言,多元慈善合作之本质在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现国家与社会之合作;通过确保私人利益实现公共利益;通过市场和社会途径解决民生问题。在现实国情之下,多元慈善合作在实践中可能出现基于合作的掣肘、基于选择的偏私和基于资源的依附等现实问题,故而,必须对其进行制度规范与资源平衡,在个人层面、民间组织层面和国家层面均做出努力。
马金芳
关键词:慈善民间慈善
政府职能担当与义工组织规范化发展
2012年
义工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补充与延伸,义工组织规范化发展问题的核心是政治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平衡,它既是义工组织约束与自我约束的不断完善过程,也是政府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的过程。因此,政府应当给予义工组织必要的制度供给,以过程监管替代设立监管,推进义工组织法人治理机制的实施,引导义工组织规范化、有序化发展。
汤璐陈婉玲
关键词:政府职能义工组织
多元因素诱致下合作社的异化——民国《合作社法》绩效偏离的根源剖析被引量:1
2013年
民国《合作社法》作为我国合作社发展史上的第一部综合性立法,在合作社立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为以农民为代表的社会弱者通过组织化的合作互助获得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以土地私有制和农民主体认知缺失等本土资源为施法环境的民国《合作社法》,其施行并没有实现立法者所追求的民主、自愿、平等、互助合作精神,也没有完成改造农村社会、挽救农村经济的社会目标。民国合作社在多元因素诱致下演变为地富乡绅劫夺暴利的工具。
陈婉玲
转型期中国义工组织社会信任脆弱性探析
2015年
义工组织以社会信任为基础,向社会无偿提供不具有任何法律或道德上约束的公益服务。转型期的义工组织社会信任具有明显的脆弱性,慈善公信力滑坡、资源供给乏力、法律支撑欠缺和志愿精神异化诸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义工组织能力建设,加剧了公众对义工组织的不信任,探析义工组织社会信任脆弱性,有助于改善其社会信任环境,促进社会合作与和谐。
陈婉玲
关键词:义工组织社会信任脆弱性
台湾义工组织发展的法律分析与制度借鉴被引量:1
2013年
发展现代义工组织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用法律的视角剖析台湾地区义工组织的发展特点和模式,提出在制度和组织运作方面应借鉴和学习台湾地区义工组织的先进经验,以期进一步完善大陆义工组织的发展思路。
杨酒
关键词:义工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志愿服务立法
英国义工组织慈善化及其制度供给被引量:1
2016年
英国慈善立法极其发达,以慈善法人为基础、导入公司组织形态,把义工组织纳入慈善法和公司法的调整范畴,实现了国家对义工组织有效的法律约束与控制,同时,以契约方式确立了政府与义工组织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明确了政府支持、辅导、监管的地位和责任,而且实现了义工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福利社会建设的协同。
汤玉枢
关键词:义工组织
制度困境的破解:义工组织生存不适及改善
2012年
作为公民社会发展的结果,义工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对扶贫帮困、促进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但实践中的义工组织却因法人制度供给缺陷以及去政府化的民间组织属性,既难跨越"业务主管机关"审核的登记门槛,也难突破法人制度缺陷引发的困境,绝大多数义工组织仍游离于尴尬的灰色地带。在现行法律框架内依法赋予义工组织独立的法人地位,推动义工组织参与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创新是转型期社会的时代要求。
陈婉玲
关键词:义工组织
义工组织社会信任培育构想
2016年
义工组织是公民自发组成的、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的公益慈善组织,义工组织与其服务对象之间"无合同关系、无亲属关系、无友情义务"。社会信任是义工组织生命力的源泉,转型期不信任的社会环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义工组织的健康发展。内外兼修,从内在能力建设和外在监督约束两方面积极培育社会信任关系是义工组织实现社会价值和公益目标的理性路径选择。
陈婉玲
关键词:义工组织社会信任
加拿大志愿组织的内部治理问题探究被引量:1
2013年
加拿大的非营利和志愿组织根据法律对其内部章程进行法律上的规范,并从制度方面不断加强董事会的治理,同时从权利和义务角度出发,对志愿者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使得非营利和志愿组织的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越来越成为政府处理社会问题的重要伙伴。
宗慧敏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志愿组织
义工组织系统信任的制度构建
2014年
由慈善信任危机引发的社会不信任环境在客观上遏制了义工组织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以法律形式确立多层次约束机制,以制度形塑义工组织的系统信任,其核心是以监管制度约束义工组织行为,以健全的评估问责机制、明确的社会交代义务增强义工组织信用的可见性和组织的可识别性。
陈婉玲
关键词:义工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