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GZ11D205)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邹波卜琳华周文萱孙垠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篇三螺旋
  • 1篇知识
  • 1篇知识生产
  • 1篇视阈
  • 1篇资源依赖
  • 1篇资源依赖理论
  • 1篇科学知识
  • 1篇科学知识生产
  • 1篇集成性

机构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2篇邹波
  • 1篇周文萱
  • 1篇卜琳华
  • 1篇孙垠

传媒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螺旋混成组织视阈下的科学知识生产被引量:2
2012年
多价知识观的提出改变了传统的强调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特定要素或某个片段的视阈,内在地要求以集成性的观点来审视科学组织。在分析知识多价性与科学知识生产场域集成性关系的基础上,阐释了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混成组织是一种科学知识生产的集成性组织。它捕捉了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包含学术、市场和政策的多元重叠关系,使科学知识生产所需的资源、组织结构及运作过程都具有集成性特征。
邹波孙垠
关键词:科学知识生产集成性
“三螺旋”创新协同效应理论分析被引量:21
2013年
"三螺旋"创新模式是指大学—企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这种模式创新过程中综合了知识、市场和政策等多方因素。"三螺旋"作为一种集成化的创新场域,发挥了来自大学、企业和政府各方的资源优势,在非线性互动中不断提高创新绩效。大学、企业和政府在创新过程中所具有的资源优势,以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揭示"三螺旋"创新的协同效应——三者通过坚守自身边界,在分工的基础上强化了自身的资源优势,为产生创新的协同效应奠定资源基础;三者通过打破各自边界,在互动过程中进行资源互补,并通过每一方发挥其他方的功能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产生创新的协同效应。
邹波周文萱卜琳华
关键词:资源依赖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