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4033)

作品数:18 被引量:295H指数:9
相关作者:傅容珊黄建华查显杰邵志刚常筱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科院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地震
  • 6篇地幔
  • 5篇地震层析
  • 5篇地震层析成像
  • 5篇地幔对流
  • 5篇层析成像
  • 4篇形变
  • 4篇粘弹介质
  • 4篇密度异常
  • 3篇地震波
  • 3篇有限元
  • 3篇震波
  • 3篇震后
  • 3篇震后形变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地震波场
  • 2篇地震波场数值...
  • 2篇动力学
  • 2篇岩石

机构

  • 18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吉林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0篇傅容珊
  • 9篇黄建华
  • 6篇邵志刚
  • 5篇查显杰
  • 4篇常筱华
  • 4篇戴志阳
  • 3篇刘财
  • 3篇黄建平
  • 3篇刘堂宴
  • 3篇薛霆虓
  • 2篇冷伟
  • 2篇肖立志
  • 2篇郑勇
  • 2篇许萍
  • 1篇董树谦
  • 1篇宋晓东
  • 1篇刘文忠
  • 1篇刘堂晏
  • 1篇张祖胜
  • 1篇万柯松

传媒

  • 4篇地震学报
  • 4篇大地测量与地...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Earthq...
  • 1篇测井技术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昆仑山Ms 8.1级地震震后变形场数值模拟与成因机理探讨被引量:45
2008年
2001年11月14日,在青海和新疆交界处发生了昆仑山Ms8.1级强烈地震,GPS后观测显示,此次地震震后形变不仅在断裂南北两侧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在短时间调整后断裂南北两侧表现为同向运动.本文以观测的地震形变为约束,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昆仑山地震震后形变的物理机制.建立有关的有限元虚功方程,通过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震后形变,从理论上分析介质的非均匀性、黏滞性松弛、流体调整对震后形变的影响.采用网格搜索确定昆仑断裂南北两侧下地壳的黏滞系数分别为5.0×1017Pa.s,9.0×1018Pa.s左右,正是这十余倍的差异引起了断裂两侧震后形变的非对称性和同向运动,这一差异既是长期地质作用的结果,又是现代地球动力学环境的决定因素之一.通过数值模拟定性讨论了断裂北侧地表形变在震后短期内的调整,对于靠近断裂附近的测点可能是黏弹性松弛和孔隙流体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分析短期震后形变时综合考虑黏弹松弛和孔隙流体调整是很有必要的.
邵志刚傅容珊薛霆虓黄建华
关键词:震后形变孔隙介质有限元模拟
用D-InSAR技术测量地面形变位移三分量被引量:8
2005年
SAR图像按轨道和天线视向划分有升轨左视、升轨右视、降轨左视和降轨右视四种类型,仅采用其中的一种SAR图像测量地面形变,会因为D-InSAR技术仅对视线方向位移敏感而产生误差.本文在介绍D-InSAR测量原理的基础上,详细导出了由视线方向形变量计算真实形变位移三分量的一般表达式,分析了用D-InSAR技术测量形变位移三分量存在的困难,最后给出了可能解决途径.
查显杰傅容珊戴志阳
关键词:形变测量遥感
核磁共振谱的岩石孔喉结构分析被引量:77
2003年
刘堂宴 ,王绍民 ,傅容珊 ,周明顺 ,李艳华 ,罗曼 .核磁共振谱的岩石孔喉结构分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32 8~ 333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和压汞分析数据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孔喉结构 ,理论分析表明 ,这两组数据具有相关性。应用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研究岩石孔喉结构 ,关键是确定 T2 与 Pc的转换系数。但以前的方法在 T2与 Pc 的转换过程中 ,需要涉及某些岩石特性参数 ,实用中有一定困难。本文直接利用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和压汞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客观地确定 T2 与 Pc之间的转换系数 ,避免了确定岩石特性参数的困难。应用本文方法 ,对 6块岩心的多种核磁共振分析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做出了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 T2 毛管力曲线和孔喉半径分布 ,并将这些结果与压汞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岩心 NMR T2谱在实用性和评价精度上均略显优势 ;至少是在饱含油的条件下 ,岩心的 NMR T2 谱可以用于研究孔喉结构分布 ,油气的弛豫特性作为影响背景值存在 ,对于评价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全部 6块岩心中 ,T2 与 Pc 的转换系数位于 2 5 0 0~ 4 0 0 0μs· MPa之间。
刘堂宴王绍民傅容珊周明顺李艳华罗曼
关键词:核磁共振谱毛管力岩心孔隙率
球管孔隙模型的核磁共振(NMR)弛豫特征及应用被引量:51
2004年
将岩石孔隙归结为由毛细管和球形孔组成的孔隙系统 ,提出孔隙球管孔隙模型 .岩石孔隙按大小分组后 ,每一组孔隙的氢核弛豫时间可以用球管孔隙模型计算 .将此弛豫时间作为反演T2 分布的时间控制点 ,反演岩芯的核磁共振弛豫信号 .研究表明 ,T2 分布与特定的孔隙结构相联系 .使用不同结构的球管孔隙模型 ,可以使反演T2 分布最大限度地拟合弛豫信号 ,此时的球管模型以最近似的方式模拟了岩芯的孔隙结构 .使用球管模型对实验室核磁共振资料进行了处理 ,对比压汞分析得到毛管力分布数据 ,结果证明球管孔隙模型描述了岩石孔隙的弛豫特征 ,而且 。
刘堂晏肖立志傅容珊王忠东
关键词:核磁共振孔隙结构弛豫岩石物理
考虑岩石润湿性的新导电模型研究被引量:17
2003年
考虑岩石的润湿性 ,用连续函数模拟油珠表面和孔隙表面的接触关系 ,提出了新的岩石导电模型 (CWRM )。当油珠进入具有不同孔喉尺寸岩石模型后 ,由于岩石具有的润湿性 ,油珠和岩石孔隙表面可能具有不同的接触方式。在水润湿性的储层中 ,油珠和孔隙表面之间会有水膜 ,水膜保持了连续的导电路径 ,因此 ,水润湿性岩石中常会形成低电阻率。相反 ,在油润湿性岩石中 ,油珠与岩石孔隙表面紧密接触 ,可能完全堵死孔喉 ,导致岩石电阻率异常地增高。所以 ,即使在含油饱和度相同的情况下 ,岩石的电阻率也会因为润湿性不同而显著地变化。根据阿尔奇公式和CWRM模型 ,在考虑岩石润湿性的情况下 ,计算了岩石模型的含水饱和度。计算结果表明 ,使用阿尔奇公式和CWRM计算的含水饱和度 ,其差值可达 10 %或更高。对于水润湿和油润湿岩石 ,根据CWRM计算的I -Sw 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中都是曲线关系。CWRM模型和结论均被野外数据和实验室数据所证实。
刘堂宴傅容珊王绍民方杰
关键词:岩石阿尔奇公式测井解释含水饱和度储层评价油气藏
粘弹介质中地震波交错网格法数值模拟
<正> 1. 引言虽然弹性介质是传统的模拟地震波传遍的介质模型,但实际上没有一种介质是理想的弹性体。而与以弹性波理论为基础的理论结果相比,实际记录中的地震波存在明显的衰减。导致衰减的因素很多,至尽还没有一种极力可以描述所...
邵志刚傅容珊刘财
文献传递
黏滞分层地幔中密度异常驱动对流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在地震层析成像计算的地幔密度异常直接驱动地幔对流的新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在上、下地幔不同黏性结构框架下,密度异常驱动地幔对流的物理模型.利用Grands和S12WM13等地震层析成像模型推得的地幔密度异常分布,设置板块绝对运动极型场为运动上边界,考虑深度660km地震波不连续面为界的上、下地幔之间存在黏滞性的差异,直接反演了不同黏滞系数的双层地幔结构下地幔对流的模式.研究中选取地幔平均密度为ρ=5500kgm3,上层地幔平均黏滞系数为μ=1021Pa·s,计算了上、下地幔黏滞系数之比为1∶1,1∶10,1∶100和1∶1000时地幔大圆剖面、以及区域剖面上的流场.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在球谐展开1~13阶的范围内其对流的基本格局相似.当下地幔黏滞性超过上地幔的100倍时,下地幔流场速度与上地幔的流场速度相比显著减小,但是对流仍然表现出单层对流环的基本格局.论文还用240km深度球面上的对流格局讨论了对流和全球构造之间的关系.
傅容珊王毅黄建华常筱华查显杰戴志阳
关键词:地幔对流地震层析成像
上地幔密度异常驱动小尺度对流及实验模型被引量:3
2005年
 建立了由密度异常驱动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的数学 物理模型, 发展了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数据反演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该模型建立在三维直角坐标系框架上, 假设地震层析成像所显示的地震波速度异常对应于上地幔物质密度异常, 而该密度异常反映了上地幔小尺度热对流系统的温度异常场. 模型首先将地震层析成像确定的地震波速度异常转换为密度异常, 并视其为对流的驱动力; 进而利用三维傅立叶变换, 在波数域内, 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 求解控制流体行为的运动方程和连续性方程, 最后求得对流的流场. 为检验本研究提出的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使用了两个简单的实验模型: 热体和冷体模型; 俯冲断离( break off)板片模型, 计算了其驱动的地幔流场. 结果表明, 本文提供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与区域岩石层构造动力学相关的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的研究.
傅容珊王景贇常筱华黄建华戴志阳查显杰
关键词:地幔对流动力学地震层析成像
中国西北及周边地区上地幔密度异常驱动小尺度对流被引量:1
2006年
假设地震层析成像提供的地震波速异常对应于上地幔物质的密度异常分布,而该密度异常直接源于上地幔热对流相应的温度扰动.在给定边界条件下,利用三维傅里叶变换,在波数域内求解控制流体行为的运动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得到上地幔小尺度对流流场.利用密度异常驱动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的数学-物理模型,采用胥颐、刘福田等提供的地震层析成像数据计算得到了我国西北及周边地区上地幔对流模式.结果表明,对流流场的顶部在岩石圈较薄的盆地区域呈现上升发散流动特征,如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哈萨克斯坦块体及准噶尔盆地;岩石圈较厚的山脉则对应了会聚下降的流动特征,如天山山脉、昆仑山山脉和祁连山山脉.同时,塔里木盆地处于拉张状态,驱动其上地幔物质南下向青藏高原北部西昆仑运动,以及北上向天山下部流动,这可能是天山隆升的原因之一.
许萍傅容珊黄建平查显杰戴志阳
关键词:地幔对流地震层析成像
以Burgers体模型模拟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被引量:23
2007年
运用有限元数值方法、以Burgers体为粘弹介质模型模拟了震后地表形变。计算结果表明:以Burgers体为粘弹介质模型可以解释地震引起的瞬时弹性响应、呈指数衰减的短期响应与线性增加的稳态长期响应。分析认为,以Burgers体为粘弹介质模型可以解决Maxwell体和Kelvin体在模拟震后短期和长期形变时的不协调问题。
邵志刚傅容珊薛霆虓黄建华
关键词:震后形变有限元模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