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935-1949)

作品数:5 被引量:49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原王玉娟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人类学
  • 2篇县长
  • 1篇地方感
  • 1篇地方自治
  • 1篇新县制
  • 1篇研究范式
  • 1篇遗产
  • 1篇战时
  • 1篇人事
  • 1篇任职
  • 1篇商会史
  • 1篇权力
  • 1篇权责
  • 1篇自治
  • 1篇文化
  • 1篇文化遗产
  • 1篇西南民族地区
  • 1篇县政
  • 1篇县制
  • 1篇乡土

机构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篇张原
  • 2篇王玉娟

传媒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民族学刊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从“乡土性”到“地方感”:文化遗产的现代性承载被引量:29
2014年
文章通过分析呈现"文化遗产"概念在中国兴起的思想观念脉络与社会历史背景,指出当代中国所兴起的文化遗产保护浪潮,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重建地方感的社会实践与知识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所形塑和承载的地方感,不仅延伸丰富了地方话语的现代表征意义,也为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构筑了一种经验性的时空感知框架,是构建现代性的身份政治与认同机制的关键要素。
张原
关键词:文化遗产
抗战时期川省县长权责的演变及其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1939年8月,国民政府颁布《县各级组织纲要》,通令各省普遍实行"新县制"以推进地方自治。国民政府借地方"自治"名义,逐渐加强中央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力度。随着国家权力向下延伸与扩张,国家基层行政官员县长的职责也相应加重。同时在抗战背景下,由于军事需要,县长承担着不同以往的重任。县长不仅必须努力推进大量本职工作,还必须完成众多兼职工作。县长事繁任重影响着其行政作为的发挥,也影响着民众对县长及国民政府之观感。
王玉娟
关键词:新县制地方自治
民国县长任职保障研究——以1935-1949年四川县长群体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民国时期,县长更换频繁,1935年川政统一后的四川亦然。川省县长之所以频繁更换,主要与四川政治的区域特殊性有很大关系。即从川政统一始,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派系之间的权力争斗便贯穿于四川政治进程。每一届省主席上台后出于权力掌控的考虑,制定并出台新的县长人事制度,于是县长大规模更调。针对县长任期短、更换快等情况,中央与地方皆出台相应制度给予保障,民意机关亦呼吁执行"县长三年一任"制度。无奈各届省政府出于自身政治立场的考虑,将中央法令条文及民意机关提案搁置一旁,未予有力执行。
王玉娟
关键词:基层权力
历史人类学与西南民族地区商会史研究范式的构建被引量:3
2015年
开展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商会史的研究,对深刻认识20世纪以来中国民族边疆地区的社会转型,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借鉴历史人类学相关的研究视野、考察方法和关怀旨趣,构建民族地区商会史的研究范式,不仅有助于这一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也能弥补以往商会史研究的诸多空白和局限。
张原
关键词:历史人类学研究范式
“走廊”与“通道”:中国西南区域研究的人类学再构思被引量:15
2014年
中国西南的人类学研究有着深厚的区域研究传统。改革开放之后,西南研究陆续出现了"区域模式"、"族群模式"和"跨境模式"三种研究范式。其中"区域模式"更贴近于社会历史现实,具有强烈的学科问题意识。至二十一世纪,基于历史上民族的源流考察与走势判断,兴起了诸如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滇黔驿道、进藏公路等"通道"研究。这种基于"走廊"学说和"通道"研究而展开的"区域模式",将交互性和流动性作为研究之重点,来深入地阐释形塑西南中国社会人文特质的关系结构,将有利于中国人类学获得更符合中国历史文化经验的世界图式,也有助于具体研究者获得真正的文化自觉和认知主体性。人类学的中国西南研究只有基于"区域性"的大视野来展开,在一种关系格局中来寻找西南研究的问题意识,才能摆脱"民族性"的现代叙事,并对"民族认同"这样的问题有所超越,最终回归到当地的社会历史现实和人文形态特质来深化对中国西南的认识把握,从而在学理上展开一些更为深入的对话。
张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