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2002B30611)

作品数:15 被引量:316H指数:13
相关作者:原林钟世镇唐雷黄文华王兴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虚拟中国人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灌注
  • 4篇灌注
  • 3篇虚拟人
  • 3篇数字化
  • 3篇数字化虚拟人
  • 3篇数字化虚拟人...
  • 3篇解剖学
  • 3篇计算机
  • 2篇三维重建
  • 2篇数据采集
  • 2篇结缔组织
  • 2篇经络
  • 1篇预处理
  • 1篇人类学
  • 1篇人体解剖学
  • 1篇人体经络
  • 1篇三维模型
  • 1篇手术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4篇原林
  • 13篇钟世镇
  • 11篇黄文华
  • 11篇唐雷
  • 7篇王兴海
  • 5篇洪辉文
  • 4篇焦培峰
  • 4篇刘畅
  • 4篇戴景兴
  • 4篇傅群武
  • 3篇陆云涛
  • 3篇樊继宏
  • 2篇姚大卫
  • 2篇王军
  • 2篇李鉴轶
  • 1篇赵卫东
  • 1篇吴玉鹏
  • 1篇邱小忠
  • 1篇王春雷
  • 1篇祁佐良

传媒

  • 9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解剖学报
  • 2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9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虚拟中国人关键技术的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索虚拟中国人 (VCH)高精度建模的关键技术。 方法  1 建立中国人体标准的评价体系 ,对“虚拟中国人”Ⅰ号及Ⅱ号 (VCHⅠ及VCHⅡ )进行标准化评定 ;完成尸体获取的法律程序 ;2 应用CT、MR和发泡包埋技术对VCHⅠ及VCHⅡ进行切削前预处理 ;3 用动脉灌注的方法对材料的动脉血管进行标记 ;4 用自行设计的冷冻工作间和切削设备对人体材料进行切削和图像采集。 结果 人体材料保持了正常形态 ,预切间距可达到0 1mm ,最小切削间距可达到 0 0 2mm ,可对人体材料进行一次装夹连续切削。
原林黄文华唐雷李鉴轶戴景兴邝咏衡姚大卫钟世镇
关键词:虚拟中国人计算机信息技术
物理医学与数字化虚拟人体的实践前景被引量:14
2003年
在现代科技前沿领域中,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相互交叉的地带生长了数字化虚拟人体新的研究方向。在医学与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的交叉领域,“数字化虚拟人体”是物理医学与计算医学的新事物之一。依据人体精细的切片二维图像,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建立数字化人体数据库,构成虚拟人体的框架。在这种数据库框架上,赋予物理医学研究成果的参数,可以表达虚拟人体的物理学性能,深化物理学的研究内容。介绍国际上数字化虚拟人体的发展概况及其在物理医学上的应用前景,介绍我国在174次香山科学会议后,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
钟世镇原林黄文华唐雷王兴海
关键词:物理医学数字化虚拟人体解剖学
下颌角的CT三维重建模拟整形术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模拟下颌角整形术,将逆向工程原理应用于下颌角整形手术设计中。方法重建病人术前头部CT颅骨模型,测量相关数据并导入geomagic(V5)软件中,根据东方经典美丽分析面罩模拟下颌骨整形手术,比较原始模型与模拟后模型以确定截骨线和截骨量,最后重建术后CT模型,评价模拟手术效果。结果重建了不同状态下颌骨三维模型,利用模拟手术结果设计了实际手术方案。结论逆向工程原理对于设计下颌整形术方案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焦培峰齐向东祁佐良方建蔺陆云涛钟世镇原林
关键词:CT数据三维模型模拟手术
“虚拟中国人”建模动脉灌注液浓度的选择被引量:22
2002年
目的 :为“虚拟中国人”建模的动脉灌注液选择适宜浓度。方法 :以明胶、朱砂、淀粉为灌注液 ,分别配制为低浓度组 (按 2 0 %、10 %、10 %比例配制 )、中浓度组 (比例为 3 0 %、10 %、10 % )和高浓度组 (比例为 3 0 %、10 %、2 0 % ) ,通过对大白兔的动脉灌注 ,观察动脉显示的效果。结果 :低浓度组的动脉显示过密 ,腹腔脏器红染 ,影响清晰度 ;中浓度组动脉显示良好 ;高浓度组灌注不顺畅 ,动脉显示不全。结论 :按 3 0 %明胶、10 %朱砂和 10 %淀粉的比例 ,是“虚拟中国人”动脉灌注建模的适宜浓度。
傅群武王兴海刘畅洪辉文唐雷原林黄文华钟世镇
关键词:数字化虚拟人体虚拟中国人动脉灌注
数字化人体标本的遴选被引量:23
2002年
目的 :为数字化虚拟中国人的标本遴选 ,建立中国人体标准度评价体系。方法 :根据人类学特征、体表测量和染色体鉴定 3类指标建立了中国人体标准度的评价体系 ,并对中国首例“虚拟中国人Ⅰ号”用于人体建模的男性材料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了符合数字化虚拟人体的中国人体标准度评价体系。“虚拟中国人Ⅰ号”评价的标准度为 92 %。结论 :本文建立的中国人体标准度评价体系能够满足数字化虚拟中国人标本遴选需要。
原林戴景兴唐雷王兴海黄文华钟世镇
关键词:人类学
“虚拟中国人Ⅰ号”铣削前尸体材料的预处理被引量:27
2002年
目的 :保证“虚拟中国人”(VirtualChineseHuman ,VCH)数据集的质量 ,提高数据集中血管显示的对比度。方法 :利用发泡剂将尸体有效地固定 ;对新鲜尸体行CT扫描间隔为 1mm、MRI扫描间隔为 2mm ;进行全身血管灌注。结果 :采集得到清晰的CT图像 172 0幅、MRI图像 780幅 ,分别向头部灌注约2 0 0ml ,向心灌注 2 5 0 0ml填充剂。结论 :“虚拟中国人Ⅰ号”在CT、MRI图像质量方面优于VHP(VisibleHu manProject ,) ,预处理为铣削、组织切片的图像采集及将来的血管显示打下良好基础。
黄文华原林唐雷戴景兴王兴海洪辉文傅群武刘畅李鉴轶樊继宏钟世镇
关键词:预处理虚拟中国人CT图像MRI图像动脉灌注
数字化人体表面三维重建及显示的有关问题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 :探讨使用切片技术建模的“虚拟人体”图库 ,重建人体三维图像的表面形状。方法 :在目前通用的个人计算机装备上 ,结合计算机的视觉、数据存储、图形学和数字图像处理等技术 ,重建人体表面三维图像。结果 :在大图库基础上建立了小图库 ,减少了数据量 ;通过滤镜除去噪点 ,提取边界 ;确定可见边界点 ,消除冗余边界点 ;构成前视冠状图 ;将静态显示制成动画 ;用实时计算显示 ,解决可控问题。结论 :探讨了变处理大图库大数据量为小图库小数据量 ,建立表面三维要素数据库 ,减少计算机的计算量 ,加速三维重建及显示的过程 ,对未来“虚拟中国人”应用有较宽广的覆盖面。
樊继宏赵卫东黄文华吴玉鹏唐雷原林钟世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切片技术
可视虚拟人研究概况被引量:43
2002年
原林黄文华唐雷钟世镇
关键词:虚拟中国人
人体筋膜重建经线与经典经线走行路线对比被引量:27
2007年
目的:探讨经络与人体筋膜重建经线的解剖学位置关系。方法:首先在数字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人体全身的筋膜网状支架,并对人体肢体和躯干的肌间隙结缔组织进行标记和三维重建,构成与古代文献记载经络走行相似的串珠状连线,应用计算机三维图像处理软件结合数学分析方法,在重建的虚拟人体上对筋膜重建经线与经典经线体表走行路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人体筋膜重建经线与中医古代文献记载的经脉体表走行路线基本相似。结论:人体筋膜三维重建经线与中医经络线在形态上相似,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解剖学位置关系。
王春雷原林王军焦培峰
关键词:筋膜结缔组织经络数字解剖学三维重建
针灸经穴的数字解剖学研究被引量:79
2004年
目的 探索人体经穴的解剖学构成和针灸疗法的机制。 方法 在男、女图像数据集的基础上 ,通过图像分割和三维重建 ,构建了人体全身筋膜结缔组织的网状结构支架 ,与传统中医针灸疗法的刺激部位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根据筋膜所处的解剖学部位可分为 5类 :1 真皮的网状层和乳头层致密结缔组织 ;2 皮下疏松结缔组织 ;3 肌间隔疏松结缔组织 ;4 神经血管束疏松结缔组织 ;5 内脏器官门及被膜疏松结缔组织。将构建的筋膜与中医针灸的刺激部位进行比较 ,数字人研究结果显示 ,中医针灸治疗的解剖学基础可能是分布于全身的筋膜结缔组织。 结论 人体可能存在由结缔组织筋膜构成的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系统———自体监控系统。该系统可能是针灸疗法的解剖学基础。
原林姚大卫唐雷黄文华焦培峰陆云涛戴景兴张辉贺振泉钟世镇
关键词:结缔组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