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60021)
- 作品数:11 被引量:253H指数:8
- 相关作者:白学良徐杰张萍田桂泉雍世鹏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腾格里沙漠固定沙丘藓类植物结皮层的自然恢复及人工培养试验研究被引量:35
- 2005年
- 通过藓类结皮层的自然恢复和人工培养藓类植物促进结皮层形成试验,研究了腾格里沙漠固定沙丘生物 结皮层形成过程中优势成分真藓(Bryum argenteum)的繁殖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藓类结皮层人工去除后在3-4 年内70%的样方基本恢复,在此过程中真藓主要靠茎叶碎片传播和繁殖;通过分株法、撒茎叶法培养的真藓在1个 月后长满整个样地,主要通过如下方式繁殖--茎的碎片连续分枝可产生小植株,茎、叶均可产生原丝体,由原丝 体发育产生小植株,小植株又可再生原丝体,如此反复产生新植物体,这一过程是野外人工促进生物结皮层形成过 程中真藓主要的繁殖途径。与室内培养中真藓的繁殖特性相比较,野外培养的真藓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原丝体较 粗壮,分枝多,但在两种条件下的繁殖特性相同,能够揭示该地区自然条件下藓类植物萌发和定居的繁殖机理。该 研究为人工促进生物结皮层形成及治理受损结皮层提供了实验依据。
- 田桂泉白学良徐杰王先道
- 关键词:腾格里沙漠自然恢复繁殖生物学真藓
- 固定沙丘结皮层藓类植物多样性及固沙作用研究被引量:121
- 2003年
- 根据对沙坡头固定沙丘生物结皮的物种调查、鉴定及盖度和生物量的研究,藓类植物共2科,7属,16种,以真藓(Bryum argentuum)为优势种。随着固沙时间的延长,生物结皮中藓类和藻类总盖度呈上升趋势;沿不同年代固定沙丘坡面向上等距离梯度,藓类盖度显著下降,而藻类盖度则平稳上升。对不同年代固定沙丘生物结皮优势种真藓的生物量和固沙量的测定表明,随沙丘固定年代的增加,真藓的生物量和固沙量增加,50年代固沙区结皮层真藓生物量是944.33 kg·hm^(-2),固沙量是3.925×10~4kg·hm^(-2),但固沙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真藓的饱和吸水量与生物量呈正相关,50年代固定沙丘藓类结皮层可吸水7.06×10~3kg·hm^(-2),说明藓类结皮层具有很强的吸水和保水能力,对于干燥少雨的沙漠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 徐杰白学良杨持张萍
- 关键词:固定沙丘生物结皮藓类植物固沙作用
- 固定沙丘生物结皮层藓类植物形态结构及其适应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对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及其毗邻区域固定沙丘生物土壤结皮层6种有代表性藓类植物形态解剖结构及其适应性进行了观察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藓类植物多样的形态结构特征使其适应沙漠环境中水分缺乏、基质不稳、强光辐射伤害等不利环境因子。正是植物体在繁殖、形态和生理上的适应性组合使得这些藓类植物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繁衍、发展,也使得周围的微环境不断得以改善,微环境反过来又促进了结皮层中各种植物的生长,在固定沙丘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对防风固沙和防止水土流失起着重要的生态学作用。
- 田桂泉白学良徐杰张建升
- 关键词:藓类植物适应性
- 干旱区固定沙丘结皮层藓类植物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采用撒茎法和芽胞培养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的实验表明:芽胞由植物体叶腋腋毛顶端细胞反复再生,原丝体由芽胞产生或由腋毛直接生长为原丝体,附着在叶背面的芽胞比未附着芽胞产生的原丝体生长更好;老茎不直接生长为植物体,产生新生枝后死去。同时,实验室培养的真藓Bryum argenteum其植物体、叶和细胞形态与野生种有明显差异。本项研究为人工促进固定沙丘结皮层的形成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 田桂泉张萍
- 关键词:芽胞藓类植物繁殖生物学
- 沙坡头地区固定沙丘结皮层藓类植物的繁殖和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61
- 2003年
- 采用撒茎法和分株法2种栽培法培养藓类植物,实验结果表明:①新生枝和原丝体在老茎上反复产生,由原丝体产生配子托;②新生枝和配子托发育成正常的植物体;③生长速率测定表明在培土试验条件下植物体每天增长0 33~0 34mm。研究为固定沙丘结皮层中藓类植物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实验依据。
- 白学良王瑶徐杰李新荣张景光
- 关键词:藓类植物分株法栽培法生长速率
- 沙坡头地区苔藓植物区系初步研究被引量:58
- 2001年
- 报道了沙坡头地区藓类植物 2科、5属、13种 ,除前人报道的 2种外 (真藓Bryumargenteum和硬叶对齿藓长尖变种Didymodonrigidulusvar .ditrichoides) ,其它 11个种是首次记录 ,棕色对齿藓Didymodonreedii是中国新记录种。并提供了种的检索表、分类学特征。
- 王世冬白学良雍世鹏
- 关键词:固定沙丘苔藓植物区系丛藓科生境真藓科
- 苔藓植物耐旱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6
- 2005年
- 耐旱藓类快速脱水并存活的能力可由快速建立起来的对环境变化的耐受机制来反映,保护细胞完整性的组成型机制与修复细胞损伤的诱导机制协同作用使苔藓植物渡过干旱胁迫。再水化时光合系统原初恢复非常迅速;ABA处理可显著改变PSⅡ的生理特征;基因表达的变化主要由翻译调控引起;脱水组织中贮存mRNPs既保护了mRNAs,又加快了再水化修复速度。山墙藓(Tortularuralis)是耐旱研究较多的一个种,已建立了表达序列文库(EST),将会成为耐旱研究的重要模式植物。
- 张萍白学良钟秀丽
- 关键词:RNP细胞损伤存活耐旱干旱胁迫
- 固定沙丘生物结皮层藓类植物形态结构及其适应性研究被引量:41
- 2005年
- 对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及其毗邻区域固定沙丘生物土壤结皮层6种有代表性藓类植物形态解剖结构及其适应性进行了观察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优势种真藓、土生对齿藓和刺叶赤藓植物体密集丛生,其中真藓和土生对齿藓易于通过茎叶碎片或芽胞进行无性繁殖,其茎的结构中皮部细胞壁明显增厚、中轴分化明显;刺叶赤藓和芦荟藓叶片结构最复杂,刺叶赤藓叶片具两层细胞,细胞密被透明马蹄形细疣,芦荟藓叶片内卷成兜形,中肋扁宽,背部有多层厚壁细胞,腹部着生许多绿色丝体;绿色流苏藓和盐土藓的叶片细胞也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藓类植物多样的形态结构特征使其适应沙漠环境中水分缺乏、基质不稳、强光辐射伤害等不利环境因子。植物体集群生长状态是其形态适应性的重要特征,与繁殖过程中植物体的连续分枝和原丝体反复再生及外延生长特性直接相关,个体和种群形态结构上的适应性对减缓细胞内生理条件的剧烈变化,减弱细胞器受损害的程度,加快其生理功能的恢复速度有重要作用。
- 田桂泉白学良徐杰张建升
- 关键词:固定沙丘生物结皮叶片细胞无性繁殖藓类植物植物体
- 腾格里沙漠固定沙丘藓类植物结皮层的自然恢复及人工培养试验研究
- 2008年
- 通过藓类结皮层的自然恢复和人工培养藓类植物促进结皮层形成试验,研究了腾格里沙漠固定沙丘生物结皮层形成过程中优势成分真藓(Bryum argenteum)的繁殖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藓类结皮层人工去除后在3~4年内70%的样方基本恢复,在此过程中真藓主要靠茎叶碎片传播和繁殖;通过分株法、撒茎叶法培养的真藓在一个月后长满整个样地,主要通过如下方式繁殖——茎的碎片连续分枝可产生小植株,茎、叶均可产生原丝体,由原丝体发育产生小植株,小植株又可再生原丝体,如此反复产生新植物体,这一过程是野外人工促进生物结皮层形成过程中真藓主要的繁殖途径。与室内培养中真藓的繁殖特性相比较,野外培养的真藓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原丝体较粗壮,分枝多,但在两种条件下的繁殖特性相同,能够揭示该地区自然条件下藓类植物萌发和定居的繁殖机理。该研究为人工促进生物结皮层形成及治理受损结皮层提供了实验依据。
- 田桂泉
- 关键词:腾格里沙漠自然恢复繁殖
- 耐旱苔藓植物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4年
- 耐旱的藓类能快速脱水并存活,这种能力可由快速建立起来的对环境变化的耐受机制来反映.再水化时光合系统的原初恢复非常迅速,不依赖蛋白质的合成;ABA处理可显著改变PSII的生理特征;建成型的保护机制和再水化诱导的恢复机制才使苔藓植物显得独特.大量研究证明再水化期间Tortularuralis基因表达的改变,主要在转录后水平上调控,从性质上稳定的mRNA库选择和/或编码不同rehydrinmRNAs的结果.Tortularuralis有选择地吸收re-hydrinmRNAs,在脱水组织中贮存为mRNPs,为再水化做准备,这不仅保护了mRNAs,而且一旦获得水后,增加了反应速度.山墙藓Tortularuralis将会是研究耐干旱的重要模式植物.
- 张萍白学良
- 关键词:苔藓植物脱水耐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