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506089)

作品数:13 被引量:65H指数:7
相关作者:柳劲松邵淑丽杨志宏方媛媛姜雪华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大庆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代谢
  • 7篇基础代谢
  • 7篇基础代谢率
  • 5篇树麻雀
  • 5篇器官重
  • 5篇器官重量
  • 5篇白头鹎
  • 4篇代谢率
  • 3篇麻雀
  • 3篇光周期
  • 2篇体重
  • 2篇能量代谢
  • 2篇鸟类
  • 2篇雀形目
  • 2篇雀形目鸟类
  • 2篇消化道形态
  • 2篇肌肉
  • 2篇肝脏
  • 2篇产热特征
  • 1篇性腺

机构

  • 13篇温州大学
  • 5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大庆师范学院

作者

  • 13篇柳劲松
  • 5篇邵淑丽
  • 4篇杨志宏
  • 2篇张国凯
  • 2篇李铭
  • 2篇姜雪华
  • 2篇方媛媛
  • 1篇彭丽洁
  • 1篇俞呈呈
  • 1篇倪小英
  • 1篇周菲菲
  • 1篇唐小丽
  • 1篇张伟伟
  • 1篇林琳
  • 1篇郑蔚虹
  • 1篇王小华
  • 1篇黄克坚
  • 1篇俞安薇
  • 1篇张永普
  • 1篇陈德汉

传媒

  • 4篇四川动物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动物学杂志
  • 1篇Curren...
  • 1篇Zoolog...

年份

  • 1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树麻雀肝脏和肌肉产热特征的季节性变化被引量:19
2008年
北温带的小型鸟类,通过增加产热来适应低温环境。基础代谢率(BMR)是内温动物能量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中我们分别在冬季和夏季测定了树麻雀(Passer montanus)的BMR、肝脏和肌肉的线粒体蛋白含量、线粒体呼吸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力及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4)及甲状腺原氨酸(T3)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树麻雀的体重和BMR冬季显著高于夏季;肝脏的线粒体呼吸、肝脏和肌肉的COX活力冬季较高,夏季较低;血清T3浓度冬季明显高于夏季。这些结果表明:在野外条件下,肝脏和肌肉在细胞水平产热能力的提高和血清T3含量的增加,是树麻雀抵御冬季寒冷的重要方式之一。
柳劲松李铭邵淑丽
关键词:树麻雀肝脏肌肉线粒体呼吸细胞色素C氧化酶
珠颈斑鸠的代谢产热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封闭式氧气流体压力呼吸仪和数字式温度计,测定在环境温度(Ta)为0℃、6.5℃、10.5℃、16.5℃、20℃、22.5℃、25℃、27.5℃和30℃时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sis)的代谢率(MR)和体温(Tb),由此计算出每个温度点的热传导(C)以及MR和C的体质量预期值等指标,探讨其代谢产热特征。结果表明:在Ta为0℃~30℃时,珠颈斑鸠的体温基本维持恒定,平均体温为(40.7±0.1)℃,热中性区(TNZ)为22.5~27.5℃,基础代谢率为(160.48±6.05)mlO2.h-1,是体质量预期值的65%;Ta在0℃~25℃范围内,热传导值最低且基本保持恒定,平均为(0.07±0.01)mlO2.g-1.h-1.℃-1,是体质量预期值的122%。珠颈斑鸠具有较低的MR,较高的C和Tb,能较好地适应南方较热的气候环境。
张婷李孝通柳劲松
关键词:珠颈斑鸠代谢率热传导体温调节
白头鹎体温、体重及能量代谢的昼夜节律被引量:13
2010年
动物的生理昼夜节律是对环境昼夜变化的一种重要适应。为探讨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体温、体重及能量代谢的昼夜节律变化,采用数字式温度计、电子天平及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仪,测定了白头鹎的日体温、日体重和昼夜基础代谢率(BMR)。结果发现:白头鹎日体温及日体重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夜间体温明显低于白昼,并在4:00时体温呈现最低值;而白头鹎夜间体重显著低于白昼,在4:00时达到最小值,在18:00时达到最大值。另外,白头鹎的BMR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昼夜差异,夜间BMR显著低于白昼。表明白头鹎体温、体重及能量代谢存在显著的昼夜节律变化,并调节达到自身生理能量平衡,从而适应昼夜环境变化。
周围王玉萍陈德汉柳劲松
关键词:白头鹎体温体重基础代谢率昼夜节律
树麻雀代谢率和器官重量在温度驯化中表型的可塑性变化被引量:3
2010年
为探讨温度对树麻雀基础代谢和代谢器官的表型可塑性变化,以人工气候箱驯养4周的光周期为12L∶12D、温度为5℃(实验组)和25℃(对照组)的两组成年树麻雀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重、基础代谢率(BMR)、体脂和水分含量以及各器官、组织的湿重和干重。结果实验组麻雀的BMR显著升高,体脂含量和水分含量以及体重均没有显著变化;肝脏重量和肾脏湿重显著增加,干重增加不显著;总消化管干重、小肠干重、直肠湿重和干重显著降低(P<0.01),胃湿重增加显著(P<0.05)。由此提示:环境温度改变引起麻雀各器官结构和功能能力相应的可塑性的调整变化,器官能耗总量的增加很可能是引起BMR升高的主要原因,是麻雀器官能耗与功能能力、摄食量与消化率乃至个体适合度价与环境因素进行能量预算的结果。
杨志宏邵淑丽柳劲松
关键词:麻雀器官重量
白头鹎的代谢率与器官重量在季节驯化中的可塑性变化被引量:26
2008年
动物能量代谢的生理生态特征与物种的分布和丰富度密切相关,基础代谢率(BMR)是恒温动物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最小产热速率,是动物在清醒时维持身体各项基本功能所需的最小能量值,是内温动物能量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测定了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的BMR、内部器官(肝、心、肌胃、小肠、肾和整体消化道)和肌肉的重量,分析了白头鹎内部器官和肌肉重量的季节性变化及与BMR的关系。方差分析表明,白头鹎的BMR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较高,夏季最低。其内部器官及肌肉重量的变化同样有明显的季节性。相关分析表明,白头鹎的BMR与肝、心、消化道等内部器官和肌肉重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张国凯方媛媛姜雪华柳劲松张永普
关键词:白头鹎基础代谢率器官重量
温度和光周期驯化对树麻雀消化道形态特征和能量预算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为探讨温度和光周期驯化对树麻雀消化道形态特征和能量预算的影响,以不同环境温度(5℃和25℃)、不同光周期(16L∶8D和8L∶16D)的4组树麻雀进行为期4周的人工气候箱驯化,并对驯化后的4组树麻雀消化道形态特征各指标以体质量为协变量,采用温度、光周期双因素协方差分析和组间进行单因素协方差分析及进行Tukey HSD比较。结果表明,温度降低或光周期缩短导致消化道长度极显著增加;反之,则缩短。温度显著影响消化道干组织质量;温度和光周期的交互作用对消化道净鲜质量和干组织质量的影响显著;总消化道和各器官的长度(直肠长度除外)、质量均存在明显的组间差异。可见,不同的温度或光周期可引起树麻雀消化道形态结构和功能能力相应的适应性变化,消化道各器官长度和质量的改变与其个体的摄能需求密切相关,消化道各器官功能能力和器官能耗之间高投资高收益的能量预算是个体适合度与环境压力之间能量预算的结果。
杨志宏邵淑丽柳劲松
关键词:树麻雀温度光周期驯化消化道形态
甲状腺激素对白头鹎基础产热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的基础产热有调节作用,甲状腺活性的增加往往与基础代谢的增加相伴行。通过每日饲喂甲状腺素(T4)研究了甲状腺机能亢进对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代谢产热的影响。代谢率的测定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计测定,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采用铂氧电极-溶氧仪测定,反应温度为30℃,肝脏和肌肉的线粒体状态4呼吸采用铂氧电极-溶氧仪测定,反应温度为30℃,线粒体蛋白的测定以牛血清蛋白作为标准,采用Folin-phenol方法,测定肝脏和肌肉组织的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相比,甲亢组的基础代谢率(BMR)明显升高;肝脏及肌肉组织状态4呼吸增加;肝脏和肌肉线粒体的COX活力升高。
彭丽洁唐小丽柳劲松孟海涛
关键词:白头鹎甲状腺机能亢进基础代谢率
树麻雀代谢率和器官重量在光周期驯化中的变化被引量:7
2009年
为探讨光周期对树麻雀代谢产热和代谢器官变化的影响,对成年树麻雀Passer montanus进行温度为25℃、两种光周期16L∶8D(LD组)和8L∶16D(SD组)4周的气候箱驯化后,测定其体重、基础代谢率(BMR)、体脂和水分含量,以及各器官、组织的鲜重和干重。结果显示,SD组麻雀BMR显著大于LD组,作为代谢活性器官的消化道显著增生是其BMR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麻雀通过增加体重和能量储备物脂肪来实现对较长黑暗环境的适应是其成功的生存策略。SD组麻雀体重的显著增加和水分含量显著降低,说明短光照的刺激引起麻雀能量储备的增加和代谢活性器官消化道增生。光周期驯化的结果验证了"中心限制假说",即麻雀体内存在着与BMR相关的"代谢机器",中心器官(消化道)是改变麻雀BMR的基础之一。
杨志宏邵淑丽柳劲松
关键词:麻雀基础代谢率器官重量
白头鹎肝脏和肌肉冬夏两季的代谢产热特征比较被引量:17
2010年
动物能量代谢的生理生态特征与物种的分布和丰富度密切相关,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是恒温动物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最小产热速率,是内温动物能量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冬季和夏季测定了白头鹎的体重、BMR、肝脏和肌肉的线粒体蛋白质含量、线粒体呼吸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OX)活力及血清中甲状腺素(T4)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的变化,从细胞和酶学水平上解释白头鹎基础产热的季节适应规律。耗氧量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测定仪测定,肝脏和肌肉的线粒体状态4呼吸及COX活力采用铂氧电极?溶氧仪测定。结果显示:白头鹎的体重和BMR冬季显著高于夏季;肝脏和肌肉的线粒体呼吸,以及肝脏和肌肉的COX活力冬季明显高于夏季;血清T3浓度冬季较高,夏季较低。这些结果表明:在野外自然条件下,肝脏和肌肉在细胞水平产热能力的提高和血清T3含量的增加是白头鹎BMR增加的细胞学机制之一,同时是白头鹎抵御冬季寒冷的一种重要方式。
郑蔚虹方媛媛姜雪华张国凯柳劲松
关键词:白头鹎肝脏肌肉产热特征
光周期驯化对树麻雀性腺重量和基础能耗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为探讨光周期对麻雀基础能耗和性腺重量的影响,对25℃和3种不同光周期的麻雀进行4周人工气候箱驯化后,分别比较了雌、雄麻雀的体重、个体BMR和性腺的鲜重和干重。结果显示,光周期作为繁殖的信号对麻雀性腺重量有极显著的影响。雄麻雀的体重、个体基础能耗和性腺重量的变化幅度比雌麻雀显著,繁殖初期的雄麻雀很可能要早于雌麻雀进入繁殖状态;随光周期的延长和性腺重量的增加,麻雀个体的基础能耗呈现递减趋势。总之,较低的生存压力和个体基础能耗的降低是麻雀繁殖的基础和前提。繁殖初期麻雀拥有相对较低的体重和个体BMR,这是麻雀个体的生存、繁殖与生存压力之间能量预算的结果,也是生存能耗和繁殖能耗与个体适合度之间进行能量预算的结果。
杨志宏邵淑丽张伟伟柳劲松
关键词:麻雀性腺繁殖光周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