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236)

作品数:18 被引量:33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婧邱玉华蔡磊孔永朱莹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江苏荃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嘉兴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抗体
  • 9篇细胞
  • 7篇单克隆
  • 7篇克隆
  • 7篇狼疮
  • 6篇单克隆抗体
  • 6篇B7-1
  • 5篇信号
  • 5篇小鼠
  • 5篇刺激信号
  • 4篇增殖
  • 4篇狼疮样肾炎
  • 4篇共刺激
  • 4篇共刺激信号
  • 4篇B7-2
  • 3篇肿瘤
  • 3篇肿瘤细胞
  • 3篇细胞增殖
  • 3篇免疫干预
  • 2篇蛋白

机构

  • 19篇苏州大学
  • 3篇江苏荃信生物...
  • 1篇嘉兴市第一医...

作者

  • 8篇王婧
  • 7篇邱玉华
  • 6篇蔡磊
  • 6篇孔永
  • 5篇朱莹
  • 4篇沈辉
  • 4篇朱玉强
  • 3篇韩莲花
  • 3篇朱莹
  • 3篇沈立军
  • 2篇朱华亭
  • 1篇夏永洁
  • 1篇王玉玉
  • 1篇陶云霞
  • 1篇黄莉
  • 1篇耿德春
  • 1篇顾巧丽
  • 1篇沈立军
  • 1篇邱玉华
  • 1篇於葛华

传媒

  • 9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7-1人-鼠嵌合抗体对小鼠狼疮样肾炎模型的免疫干预效应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在运用化学法建立小鼠狼疮样肾炎模型并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的基础上,探讨B7-1人-鼠嵌合抗体阻断B7/D28信号通路对小鼠狼疮样肾炎模型病理损伤的逆转效应。方法:取6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予一次性腹腔注射Pristane 0.5ml/只,每月定期检测小鼠的尿蛋白、ANA及肾脏病理学改变。取尿蛋白含量达到++,ANA荧光强度达到++的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抗体干预组用B7-1人-鼠嵌合抗体经眼眶静脉序贯给药,阳性对照组注射免疫抑制剂CTX,阴性对照组注射人同型Ig G。每月定期检测尿蛋白及ANA,干预至3个月时,处死小鼠,取肾脏进行H&E染色分析,免疫复合物(IC)检测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Pristane诱导至4个月时,80%的小鼠尿蛋白含量达到+^+++,血清ANA荧光强度为++^+++,出现尿蛋白及ANA的小鼠,其肾小球炎性细胞侵润,肾小管上皮样细胞可见水肿样变性、血管充血明显,纤维组织增生。抗体干预后,尿蛋白逐渐由++^+++降为±^++,ANA由++^+++降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肾脏HE染色分析的结果显示,抗体干预组肾小球炎性细胞侵润及肾小管充血等表现均得到明显改善。免疫荧光染色可见抗体干预组抗原抗体复合物(IC)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经透射电镜观察,抗体干预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肾小球的电子致密物沉积减少,基底膜厚度趋于均匀。结论:B7-1抗体通过抑制B7-1/CD28信号通路下调机体的免疫应答,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对自身免疫造成的病理损伤具有逆转作用。
沈辉朱玉强孔永王婧朱华亭於葛华蔡磊朱莹王志瑶邱玉华
关键词:B7-1人-鼠嵌合抗体降植烷狼疮样肾炎抗核抗体
B7-1、B7-2单抗对狼疮肾炎小鼠模型的免疫干预及机制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B7-1、B7-2单克隆抗体分别通过阻断或削弱B7/CD28协同刺激分子信号通路对SLE小鼠模型的免疫干预效应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C57BL/J6×BALB/c杂交F1代小鼠,取60只雌性F1代小鼠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B7-1干预组,B7-2干预组。B7-1干预组在淋巴细胞注射完后的第1、3、5、8、15、30、60天,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B7-1单抗(克隆4E5),每只小鼠注射抗体量为8 mg/kg,B7-2干预组在相同时间给予B7-2单抗(克隆1D1),模型组相同时间给予等剂量的小鼠Ig同型对照。分析自身抗体、尿蛋白、免疫复合物和肾脏组织改变情况等指标。结果模型组小鼠第2周就能检测到ds DNA的表达,4周能检测到ANA的表达。B7-1干预组、B7-2干预组能检测到ds DNA和ANA的时间晚于模型组,而且抗体滴度都低于模型组。第12周,模型组小鼠均出现蛋白尿。B7-1干预组和B7-2干预组分别有50%、40%的小鼠出现蛋白尿,蛋白量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小鼠肾脏组织HE染色可见肾小球组织病理病变明显,结构紊乱,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肾小球部位可见颗粒状或线性的荧光。电子显微镜扫描可见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存在大量电子致密物,基底膜节段性增厚。B7-1干预组、B7-2干预组肾小球病理改变较轻,肾小球部位可见少量荧光,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可见少量电子致密物,基底膜厚度也没有明显增厚。结论 B7-1、B7-2单抗干预都能阻断或削弱B7/CD28共刺激信号通路,减少自身抗体的生成,从而能减轻免疫复合物对狼疮小鼠肾功能的损伤。B7-2单抗能更特异性地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因此对SLE小鼠肾炎的发生发展有更好的延缓作用。提示阻断协同刺激分子的方法有望为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高效低毒的生物疗法。
韩莲花沈立军朱莹邱玉华
关键词:B7-1B7-2单克隆抗体狼疮肾炎免疫干预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狼疮样肾炎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免疫病理学鉴定被引量:4
2014年
对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狼疮样肾炎小鼠模型进行免疫学、血清学及肾脏病理损伤鉴定。以考察该模型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模型的可靠性。将亲代雌性BALB/c小鼠脾脏细胞悬液经尾静脉注射(C57BL/J6×BALB/c)F1代小鼠,每隔3d注射1次,共4次。建模第7d,采用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仪分析小鼠脾脏中抗原提呈细胞(APC)及抗体形成细胞的百分率。每隔2周检测血清中anti-dsDNA抗体及ANA;每隔4周检测尿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建模12周终止实验,取肾脏组织作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免疫复合物(IC)沉积以及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的分析结果显示,造模后7d脾脏中膜型CD11b+、CD11c+及Gr1+细胞的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同时抗体形成细胞B220+表面CD21、CD23、CD80及CD86分子的表达均上调(P<0.05);建模2周时,血清anti-dsDNA抗体出现阳性,4周时ANA出现阳性;12周时80%的小鼠存在蛋白尿,蛋白含量++^++++;肾小球体积增大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脏IC沉积;透射电镜下可见肾基底膜节段性增厚,脏层上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存在大量的电子致密物。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狼疮样肾炎模型具有人类SLE相似的免疫细胞异常活化及肾脏病理损伤的特征性表现,用于相关研究具有可靠性。
韩莲花蔡磊朱莹朱华亭夏永洁邱玉华
关键词: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狼疮样肾炎动物模型
特异性抗体与RNAi抑制B7--1分子的表达对B系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B7-1(又称CD80)分子为约50KD的Ⅰ型跨膜糖蛋白,基因定位于3q21,是首个被研究发现的B7家族成员。该分子主要表达于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表面,其与表达于T细胞的...
颜天铭
关键词:B细胞淋巴瘤特异性抗体
文献传递
小鼠B7-1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沉默效应研究
2016年
目的:构建介导小鼠B7-1基因RNAi的慢病毒载体,研究其对L929细胞表面B7-1分子表达的沉默效应。方法:从小鼠B7-1基因编码区选择3段RNA干扰靶序列,制备转录双发夹RNA的前体DNA,并克隆至慢病毒穿梭质粒,构建B7-1的RNAi慢病毒穿梭载体,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及辅助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产生慢病毒,经超速离心获得浓缩慢病毒颗粒。通过测定293T细胞GFP表达水平确定病毒滴度,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效率以及对细胞表面B7-1的干扰效率。病毒感染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及克隆培养获得小鼠B7-1基因RNAi慢病毒稳定感染的L929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中GFP及B7-1分子表达的状况;将感染细胞与分离的小鼠脾脏T细胞混合培养,分析B7-1稳定沉默细胞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成功了构建小鼠B7-1基因RNA干扰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获得了滴度达(3~5)×10~8TU/ml的浓缩重组慢病毒,重组慢病毒可有效感染L929细胞介导GFP表达以及沉默其表面的B7-1。经筛选获得慢病毒稳定感染的L929细胞,该细胞表面B7-1分子表达受到抑制,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下降(P〈0.05)。结论:构建了能够高效感染及沉默小鼠B7-1分子的RNAi慢病毒载体,该载体可稳定沉默L929细胞表面B7-1分子表达,抑制B7-1/CD28信号诱导的T细胞增殖效应。
孔永沈立军王婧朱莹蔡磊邱玉华黄莉
关键词:B7-1RNAI慢病毒共刺激信号L929
小鼠抗人B7-1 单克隆抗体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2022年
目的:研究鼠抗人单克隆抗体B7-1对恶性肿瘤细胞株Daudi(天然表达B7-1分子)体外生长、蛋白表达谱及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①采用诱生腹水法制备小鼠抗人B7-1单克隆抗体(4E5 mAb),应用Protein A免疫层析法进行亲和纯化,流式细胞术对其纯化后产物的活性进行识别鉴定;②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4E5 mAb(5、10、20、40μg/ml)对Daudi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③应用Label-free蛋白定量技术分析比较4E5 mAb(20μg/ml)处理Daudi细胞48 h后与其对照组(同型对照IgG)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情况,采用平行反应监测(PRM)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定量验证;④根据蛋白质的GO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工具KEGG数据库将鉴定出来的差异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富集分析。结果:①获得单克隆抗体的量为3.83 mg/ml,该抗体与Daudi肿瘤细胞的阳性结合率为93.7%;②当抗体终浓度为20μg/ml时,4E5 mAb显著抑制Daudi细胞的增殖;③与IgG对照组相比,4E5实验组鉴别出169个蛋白质的定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131个蛋白质表达呈上调趋势,38个蛋白表达水平呈下调趋势,PRM对差异蛋白定量验证的结果与蛋白组学结果完全一致;④GO数据库分析的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来自线粒体、内质网膜、高尔基体、核质等细胞器,其中又以线粒体附近分布最多,多数参与线粒体翻译延伸和终止、细胞增殖、mRNA剪接、翻译、细胞内蛋白运输等功能。生物信息学工具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参与Daudi细胞增殖相关的通路,如PI3KAkt、Ras、DNA replication、AMPK、mTOR、Hippo、VEGF、FoxO、Metabolic等。结论:小鼠抗人B7-1 mAb不仅可以通过与肿瘤细胞膜表面的B7-1分子特异性结合进行相互作用,还能显著抑制天然表达B7-1分子的肿瘤细胞的增殖,且与B7-1 mAb结合后明显改变了肿瘤细胞中蛋白表达谱及与增殖相关的信号通路。
沈立军朱雪梅邱玉华(指导)
关键词:B7-1单克隆抗体共刺激信号增殖
小鼠抗人B7-1(CD8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制备小鼠抗人B7-1(CD80)单克隆抗体(mAb),研究其对天然表达B7-1的恶性肿瘤细胞体外生长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以人B7-1基因转染的L929-B7-1细胞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mAb,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mAb对肿瘤细胞膜型B7-1的识别。以天然表达B7-1的Daudi细胞、Raji细胞及8266细胞为观察对象,分别加入(5、10、20、40)μg/m L B7-1 mAb处理,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mAb对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TranswellTM法分析mAb对肿瘤细胞体外迁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mAb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成功制备1株能稳定分泌小鼠抗人B7-1 mAb的杂交瘤,命名为5G10。经流式细胞术分析,该抗体与Daudi、Raji、8266、U266、BEL-7402及MCF-7肿瘤细胞的阳性结合率分别为(96.30±2.12)%、(95.70±1.79)%、(96.80±2.48)%、(23.20±2.35)%、(1.68±0.35)%、(0.55±0.04)%;与对照组相比,20μg/m L 5G10 mAb明显抑制Daudi细胞、Raji细胞及8266细胞的增殖,肿瘤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结论小鼠抗人B7-1 mAb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不同肿瘤细胞膜表面的B7-1,并能显著抑制天然表达B7-1的肿瘤细胞的体外生长、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颜天铭王玉玉孔永王婧王婧邱玉华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共刺激信号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螺内酯诱导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株凋亡及其机制
2018年
目的:探究螺内酯对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株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SK-N-SH细胞分为不同浓度螺内酯组(螺内酯浓度分别是5、10及20μmol/L)及不加螺内酯的对照组,干预4、8、16、24、48 h;用MTT法检测螺内酯对SK-N-SH的增殖抑制率,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分析螺内酯作用24 h时SK-N-SH细胞早期凋亡率,qRT-PCR检测不同浓度螺内酯处理24 h时SK-N-SH细胞Bcl-2、Bax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0μmol/L螺内酯处理24 h时SK-N-SH细胞内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螺内酯处理SK-N-SH细胞16 h后,对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螺内酯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增殖抑制作用越强(P <0. 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螺内酯各浓度组作用24 h时SK-N-SH细胞早期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呈现浓度依赖性; 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螺内酯各浓度组SK-N-SH细胞Bcl-2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Bax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20μmol/L螺内酯处理24 h时SK-N-SH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加。结论:螺内酯作用一定浓度及一定时间对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具有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有关。
韩莲花朱莹邱玉华
关键词:螺内酯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BCL-2BAX
降植烷诱导小鼠类风湿关节炎的模型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利用降植烷构建一种模拟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过程的小鼠模型。方法:6-8周雌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模型组于0周、9周、18周时经腹腔注射0.5 ml降植烷;对照组注射0.5 ml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小鼠后足足掌厚度变化,并对关节炎的肿胀程度进行评分;H&E染色评估滑膜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小鼠脾脏中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和B细胞的亚群变化。结果:21周时,模型组有11只小鼠出现足爪红肿,足掌平均厚度为(2.90±0.51)mm,与对照组(1.29±0.47)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炎评分为9.55±2.80。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胫骨远端骨小梁吸收破坏,累及骨皮质,关节软骨可见坏死脱落、纤维化,呈现出明显的类风湿关节炎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造模21周时,脾脏细胞中CD11b、CD11c和GR1表达明显增加,提示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亚群数量增加;同时,CD4、CD8、CD154的分子表达也明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注射降植烷能够成功诱导小鼠关节炎,并产生与RA患者类似的组织病理和免疫学改变。降植烷诱导的小鼠关节炎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临床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
陶云霞蔡磊沈辉朱玉强邱玉华顾巧丽耿德春施勤
关键词:降植烷类风湿关节炎小鼠模型
Pristane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在SLE患者的体内,细胞异常凋亡,细胞因子分泌失衡,T、B细胞过度活化,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以及造成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IC)沉积,最终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造成损害([2-7])。虽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8]),但一般认为SLE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诱发,其中环境因素在SLE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沈立军孔永邱玉华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PRISTANEERYTHEMATOSUS过度活化细胞因子分泌器官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