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345)

作品数:9 被引量:273H指数:8
相关作者:刘录祥赵林姝郭会君赵世荣李家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高能混合粒子...
  • 7篇小麦
  • 4篇诱变
  • 4篇作物
  • 4篇辐照
  • 3篇育种
  • 3篇射线
  • 3篇Γ射线
  • 2篇冬小麦
  • 2篇诱变效应
  • 2篇诱发突变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效应
  • 2篇突变体
  • 2篇紫花
  • 2篇紫花苜蓿
  • 2篇苜蓿
  • 2篇空间诱变
  • 2篇航天育种
  • 2篇SSR分析

机构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作者

  • 12篇刘录祥
  • 10篇郭会君
  • 10篇赵林姝
  • 8篇赵世荣
  • 5篇李家才
  • 4篇王晶
  • 3篇韩微波
  • 2篇李集临
  • 2篇古佳玉
  • 2篇徐香玲
  • 2篇郑企成
  • 1篇王成社
  • 1篇杨宋蕊
  • 1篇胡延岭
  • 1篇张少平

传媒

  • 5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草地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 1篇全国作物生物...

年份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作物航天育种20年的基本成就与展望被引量:186
2007年
航天育种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开创的农作物诱变遗传改良的一种有效新途径。经过20年的探索发展,已建立了全国航天育种研究协作网,航天育种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水稻、小麦、棉花、青椒、番茄、芝麻、牧草等作物上育成和审定了40多个高产、优质、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并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获得了一批有可能对产量和品质等重要经济性状有突破性影响的罕见突变;航天诱变与地面模拟诱变育种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航天育种技术及其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化、航天诱变机理探索等方面研究得到稳步推进。本文系统评述了我国航天育种20年来的基本成就,并根据当前研究和应用形势提出了发展战略。
刘录祥郭会君赵林姝古佳玉赵世荣
关键词:作物航天育种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小麦的突变效应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分析高能混合粒子场(CR)辐照冬小麦所产生的突变效应,并与60Co-γ射线处理相比较,研究其诱变效率。【方法】以0、145、195、284和560Gy剂量的CR和γ射线分别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ZY9和ZH7,室内发芽鉴定处理当代的损伤效应,田间筛选表型变异突变体并做考种分析。【结果】高能混合粒子场与γ射线处理对这两个小麦品种的生长抑制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并且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的损伤效应明显高于γ射线,ZH7的辐射敏感性大于ZY9,处理小麦的适宜剂量在200~300Gy之间。M2代群体中出现了包括株高、穗型、生育期等多种性状变异,在适宜或稍高剂量时可以引起明显高于γ射线处理的有益突变。CR诱变ZY9的总突变频率和有益突变频率分别为5.42%~11.68%和2.75%~7.29%,ZH7则分别达到10.35%~22.12%和6.62%~10.49%,均高于γ射线处理频率。【结论】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能够产生比γ射线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而且辐射敏感性较高的品种,经处理后其后代诱发有益突变的频率较高,获得优良变异的几率也相对较高。
郭会君刘录祥韩微波赵世荣李家才赵林姝王晶
关键词:小麦高能混合粒子场突变体突变频率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冬小麦生物效应研究被引量:22
2005年
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混合粒子场,以185 Gy的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SP8724和D6-3,并与相同剂量的γ射线相比较,研究其生物诱变效应。结果表明,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具有比γ射线处理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M2代诱变效果显著,总突变频率以及矮杆、早熟和穗型等有益突变频率明显高于γ射线处理的。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诱变源在作物改良中发挥作用。
刘录祥赵林姝郭会君李家才王晶赵世荣郑企成
关键词:小麦诱发突变生物效应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小麦M_1代变异的SSR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本试验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次级混合粒子场,模拟次级宇宙射线,分别以0、109、145、195、284和560Gy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ZY9和ZH7,并与相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相比较,研究混合粒子场辐射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和微卫星(SSR)标记谱带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粒子场处理剂量的增加,小麦幼苗生长受到的损伤逐渐增加。SSR标记分析结果发现,小麦B基因组的多态性位点频率占总多态性频率的46%,在3个基因组中最高,可能为“热点”突变基因组。高能混合粒子场对冬小麦幼苗的生长抑制和微卫星DNA的损伤效应大于γ射线。
韩微波刘录祥郭会君赵林姝李家才张少平王成社赵世荣
关键词:高能混合粒子场Γ射线小麦
高能混合粒子场诱变小麦的细胞学效应研究被引量:45
2005年
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混合粒子场,以0、109、145、1952、84和560Gy的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ZY9和ZH7,并与相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相比较,研究其细胞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粒子场辐照小麦种子可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诱发染色体出现单微核、双微核、多微核、环状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游离染色体、染色体断片等多种畸变类型。混合粒子场与γ射线诱发的微核畸变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但混合粒子场的损伤效应明显高于γ射线。混合粒子场可诱发高频率的环状染色体和染色体断片,显示出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具有比γ射线处理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
刘录祥韩微波郭会君赵林姝赵世荣李家才王晶郑企成
关键词:^60CO小麦冬小麦品种细胞学效应粒子场
γ射线和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紫花苜蓿品质变异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分别用109、145、195、284和560Gy5个剂量的60Coγ射线和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龙牧803紫花苜蓿干种子,种植后田间观察,测定株高、鲜草产量和品质含量来比较2种不同诱变方法所造成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过的植株在株高和产量上均高于同剂量γ射线处理的植株;而γ射线处理组的粗纤维含量普遍低于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组,粗蛋白含量普遍高于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组;粗脂肪含量在低剂量条件下(109、145和195Gy)γ射线处理高于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高剂量(284~560Gy)条件下则低于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
尚晨张月学李集临徐香玲唐凤兰刘杰淋韩微波蒿若超刘录祥
关键词:紫花苜蓿高能混合粒子场Γ射线
作物空间诱变效应及其地面模拟研究进展
本文简要分析了国外空间植物学研究概况,评述了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等搭载作物种子开展空间诱变效应研究及其在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方面的现状。从粒子生物学、物理场生物学和重力生物学不同角度介绍了地面模拟空间环境因素的方法途径与研...
刘录祥王晶赵林姝杨俊诚郭会君赵世荣郑企成
关键词:作物宇宙空间诱变育种
文献传递
利用种质筛选与诱发突变获得小麦高无机磷含量变异体
植酸即六磷酸肌醇(IP6),是成熟种子中磷的主要贮存形式,谷类作物中通常以难溶的植酸钙镁盐等形式存在,影响钙镁等元素的吸收,是重要的抗营养因素,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选择高无机磷、低植酸含量的作物品种是解决此问题的...
赵林姝刘录祥郭会君赵世荣杨宋蕊
高能混合粒子场诱发的小麦矮杆突变体的SSR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为了研究高能混合粒子场(CR)和γ射线两种不同处理方法诱变小麦产生的具有相同表型的突变体之间的分子差异,选用随机分布于小麦21对染色体上的114对微卫星(SSR)引物,对CR和γ射线处理冬小麦品种ZY9和ZH7获得的矮杆突变体M3代进行SSR分析。结果表明,CR处理产生的矮杆突变体的多态性位点主要分布在染色体2A、2B、2D、3D和5A上,而γ射线处理产生的矮杆突变体的多态性位点主要分布在染色体2A、2B、2D、4A和5A上;与γ射线处理相比,CR处理较容易产生扩增条带的增加和扩增条带长度的差异,不易产生扩增条带的缺失。序列分析表明,CR处理产生的变异主要是碱基的置换和插入,其中碱基T为易发生突变的碱基。CR诱变能够在DNA水平上导致小麦遗传物质变异,其诱变机制不同于γ射线,是一种有效的诱发突变新途径。
胡延岭刘录祥郭会君赵林姝赵世荣
关键词:小麦Γ射线辐照矮杆突变体SSR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射处理对小麦的生物学效应
<正> 航天诱变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宇宙线辐射是空间环境诱变种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由多种高能、高传能线密度(简称LET)的粒子组成的混合辐射场。国内外在高能单粒子生物效应研究方面已有大量文...
郭会君刘录祥韩微波赵世荣李家才赵林姝王晶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