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700)

作品数:9 被引量:471H指数:8
相关作者:廖允成高茂盛温晓霞黄金辉殷瑞敬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土壤
  • 4篇秸秆
  • 4篇耕作
  • 3篇冬小麦
  • 3篇水分
  • 3篇土壤水
  • 3篇土壤水分
  • 3篇小麦
  • 2篇施肥
  • 2篇旗叶
  • 2篇旗叶衰老
  • 2篇酶活性
  • 2篇秸秆覆盖
  • 2篇秸秆还田
  • 2篇还田
  • 2篇耕作方式
  • 2篇果园
  • 1篇地冬
  • 1篇养分
  • 1篇玉米

机构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9篇廖允成
  • 8篇高茂盛
  • 6篇温晓霞
  • 4篇黄金辉
  • 3篇殷瑞敬
  • 2篇刘阳
  • 1篇郑伟
  • 1篇黄灵丹
  • 1篇薛少平
  • 1篇李侠
  • 1篇吴清丽
  • 1篇张静
  • 1篇张静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4篇2010
  • 5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手扶拖拉机专用深松机果园试验被引量:15
2010年
设计了手扶拖拉机配套的专用深松机,并在苹果园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深松作业降低了苹果园土壤容积密度,改善了土壤孔隙状况,土壤贮水库容增加,深松两年后果园土壤0~1 m土层内贮水量较耕翻处理高24.8 mm。深松第3年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较翻耕及旋耕高0.70 g/kg、0.18 mg/kg及0.43 g/kg、0.16 mg/kg。手扶拖拉机专用深松机作为一种果园土壤耕作机械在渭北地区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高茂盛薛少平廖允成刘根全
关键词:深松机手扶拖拉机
低施肥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旗叶衰老的影响被引量:29
2009年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低施肥常规田间管理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下接茬冬小麦旗叶叶绿素(Chl)含量、净光合速率(Pn)、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施肥常规田间管理条件下,接茬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呈单峰趋势,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的变化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呈单谷趋势。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旗叶衰老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保护酶的水平,尤其是POD作用更大。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量为9000kg/hm2的处理各抗衰老性指标最好,抗衰老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值最大,产量最高;玉米秸秆还田量为15000kg/hm2的处理各抗衰老性指标最差,抗衰老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值最小,产量最低。在本地区低施肥常规田间管理下,9000kg/hm2的玉米秸秆还田量对接茬冬小麦旗叶抗衰老性及增产较为适宜。
郑伟张静刘阳温晓霞廖允成高茂盛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冬小麦旗叶
耕作和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影响被引量:42
2010年
为了揭示土壤耕作和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保蓄水性能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设置了以土壤耕作(免耕、翻耕、旋耕)为主处理,秸秆覆盖(秸秆覆盖、无覆盖)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对比分析了各处理果园土壤水分贮量、土壤肥力等性状。结果表明,免耕裸地与翻耕裸地处理的保蓄水效应在果树不同生长期表现不同,在5月份免耕裸地处理1 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高于翻耕裸地处理,而在10月份免耕裸地处理显著低于翻耕裸地处理;秸秆覆盖各处理1 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均明显高于无覆盖各处理,耕作与秸秆覆盖相结合在整个土壤水分测定过程中均以免耕秸秆覆盖土壤贮水量最高且较稳定;耕作与秸秆覆盖相结合显著提高了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肥含量明显增加,各处理以翻耕秸秆覆盖及免耕秸秆覆盖土壤养分含量为最高。在渭北洛川苹果生产基地,采用免耕秸秆覆盖技术能起到较好的保蓄水作用,土壤肥力明显增加。
高茂盛温晓霞黄灵丹廖允成刘根全
关键词:耕作方式秸秆覆盖土壤水分土壤养分
耕作和覆盖对黄土高原果园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被引量:58
2009年
研究了几种不同耕作方式(免耕、旋耕和翻耕)和覆盖措施(覆草、生草和覆膜)对黄土高原果园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不同耕作方式下0~1 m土层土壤水分差异极显著,表现为免耕(14.28%)〉旋耕(14.13%)〉翻耕(13.57%),9月差异不明显;不同覆盖措施中,覆草处理的土壤水分最高,且与生草、覆膜、裸地处理间差异极显著;不同耕作方式和覆盖组合处理中以免耕覆草保水效果最好.不同覆盖处理白天土壤平均温度表现为覆膜〉裸地〉生草〉覆草,土壤温度变幅表现为裸地〉覆膜〉生草〉覆草.各覆盖处理的蓄水量与其土壤温度并不都呈负相关,而是由不同覆盖物的保水效果和保温性质共同决定.综上所述,黄土高原果园的保护性耕作体系应以免耕覆草为主.
黄金辉廖允成高茂盛殷瑞敬
关键词:耕作土壤水分土壤温度
耕作和覆盖对苹果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8
2009年
对比分析了陕西渭北旱塬苹果园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耕作措施结合玉米秸秆、地膜及生草覆盖对苹果园0~40cm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3种酶活性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采用土壤耕作和覆盖均能提高果园土壤酶活性;而耕作和覆盖相结合可更有效地提高果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的活性,以翻耕+秸秆覆盖效果最好,3种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翻耕无覆盖)高13.82%、27.41%和363.26%;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的大小也存在差异,其中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随土层加深均有所降低,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呈升高趋势。因而,在渭北旱塬苹果生产基地,采用翻耕+秸秆覆盖技术将对提高土壤酶活性及改善土壤微环境起重要作用。
殷瑞敬温晓霞廖允成黄金辉高茂盛
关键词:耕作酶活性
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对渭北苹果园土壤保蓄水性能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研究了耕作和残茬覆盖对果园土壤保蓄水能力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以耕作(深松、翻耕、免耕)为主处理,覆盖(秸秆覆盖、无覆盖)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翻耕无覆盖为对照,对比分析了土壤水分贮量、土壤酶活性、苹果产量及品质等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玉米秸秆覆盖与间隔深松相结合,可以增加苹果园土壤的蓄水和保水能力,降水7 d后测定1 m土层贮水量比免耕不覆盖多62.47 mm,苹果收获后1 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比免耕无覆盖多9.2%;土壤酶活性增加,特别是表层土壤,效果更加明显(P<0.01);苹果百果重有所增加,比免耕不覆盖百果重增加了16%。在渭北旱源苹果生产基地,采用秸秆覆盖加间隔深松技术能起到较好的保蓄水作用,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及蔗糖酶活性明显提高。
高茂盛温晓霞黄金辉殷瑞敬廖允成郑永全
关键词:耕作方式秸秆覆盖土壤水分
不同覆盖方式对渭北旱作苹果园土壤贮水的影响被引量:114
2010年
【目的】揭示不同覆盖方式对渭北旱作苹果园土壤贮水的影响,为该区域改进果园土壤水分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观测,对比分析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生草覆盖及裸地处理果园土壤孔隙度、土壤贮水库容及土壤贮水量等性状。【结果】秸秆覆盖明显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土壤贮水库容及贮水量。覆盖3年后,各处理0—60cm土层平均土壤孔隙度大小为秸秆覆盖>生草覆盖>裸地>地膜覆盖,地膜覆盖降低了土壤孔隙度;在0—60cm土层,秸秆覆盖处理土壤饱和贮水量、吸持贮水量及滞留贮水量分别较裸地及地膜覆盖高2.18、0.84、1.34mm及2.52、1.15、1.36mm,生草处理土壤饱和贮水量、吸持贮水量及滞留贮水量分别较裸地及地膜覆盖高2.01、0.69、1.34mm及2.32、1.00、1.34mm;秸秆覆盖明显提高了5月份、10月份1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5月份秸秆覆盖处理1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较裸地高48.85mm,10月份高47.36mm,生草处理在5月份土壤贮水量最低,较裸地低31.71mm,而在10月份与裸地贮水量相当。【结论】在渭北旱作苹果园采用秸秆覆盖能起到较好的土壤保蓄水作用,土壤贮水量增加明显。
高茂盛廖允成李侠黄金辉
关键词:土壤贮水土壤孔隙度
施氮对旱地冬小麦旗叶衰老及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揭示施氮量对冬小麦旗叶叶片衰老及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为冬小麦的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4个施氮梯度(0,138,276和345 kg/hm2),测定分析各施氮处理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在小麦开花后各时期,4个施氮处理中,以276 kg/hm2处理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片衰老迟缓,代谢强度降低缓慢,过氧化程度低,其他处理较276 kg/hm2处理叶绿素含量及衰老指标等均有所下降。【结论】适量施氮(276kg/hm2)可提高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SOD和CAT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过量施氮(345kg/hm2)反而促进了冬小麦旗叶的衰老。
高茂盛吴清丽廖允成温晓霞
关键词:过量施肥冬小麦活性氧代谢旗叶
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10
2010年
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对接茬麦田土壤碳、氮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缓解土壤氮流失,提高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固持和供给效果,增加土壤微生物量C/N,提高土壤供肥水平。从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的效应对比与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在黄土高原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施N 138 kg/hm2,玉米秸秆还田量9000 kg/hm2,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可使接茬冬小麦显著增产7.47%。
张静温晓霞廖允成刘阳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肥力小麦产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