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01485)

作品数:13 被引量:179H指数:8
相关作者:李昌崇胡晓光叶乐平陈小芳罗运春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温州医学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10篇哮喘
  • 8篇哮喘大鼠
  • 6篇多糖
  • 6篇牛膝
  • 6篇牛膝多糖
  • 5篇信号转导子
  • 5篇信号转导子和...
  • 5篇信号转导子和...
  • 5篇嗜酸
  • 5篇气道
  • 4篇地塞米松
  • 4篇上皮
  • 4篇上皮细胞
  • 3篇道炎症
  • 3篇炎症
  • 3篇幼年
  • 3篇嗜酸性
  • 3篇嗜酸性粒细胞
  • 3篇气道炎症

机构

  • 9篇温州医学院附...
  • 5篇温州医学院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市第三人...

作者

  • 12篇李昌崇
  • 8篇胡晓光
  • 6篇叶乐平
  • 5篇陈小芳
  • 5篇罗运春
  • 4篇张维溪
  • 4篇李孟荣
  • 3篇谢丽微
  • 3篇董琳
  • 3篇蔡晓红
  • 3篇吴荣熙
  • 3篇张正霞
  • 2篇干素蛾
  • 2篇方军
  • 2篇苏苗赏
  • 2篇张海燕
  • 2篇李绍波
  • 2篇黄爱民
  • 2篇胡小光
  • 1篇李锦燕

传媒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6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牛膝多糖对幼年哮喘大鼠气道壁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幼年哮喘大鼠气道壁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肥大细胞(MC)的变化并探讨牛膝多糖(ABPS)对其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哮喘组(A)、正常对照组(C)、牛膝多糖(ABPS)治疗组(T1、 ...
张海燕方军胡小光黄爱民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脱颗粒牛膝多糖
文献传递
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的表达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BUD)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支气管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STAT6)基因和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30只清洁级幼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和BUD组。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和分类计数;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BALF中IL-4、IL-12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STAT6蛋白和STAT6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1)B组BALF中细胞总数、EOS绝对值和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均显著高于A组(P<0.01),BUD组BALF中上述各项指标较B组均显著降低(P<0.01);(2)BALF中IL-4的浓度B组显著高于A组(P<0.01),BUD组较B组显著降低(P<0.01),而IL-12的浓度B组显著低于A组(P<0.01),BUD组较B组显著升高(P<0.01);(3)B组支气管上皮细胞STAT6蛋白和STAT6mRNA阳性表达较A组明显增强(均为P<0.01),BUD组较B组明显减弱(均为P<0.01);(4)支气管上皮细胞STAT6蛋白、STAT6mRNA分别与BALF中的IL-4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BALF中EOS绝对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IL-1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哮喘大鼠支气管STAT6及其mRNA较强表达,上皮细胞是其主要表达细胞;BUD有抑制气道炎症的作用,下调STAT6及其基因表达,使IL-4合成减少可能为其重要作用机制。
叶乐平谢丽微李昌崇吴淑珍李孟荣
关键词:布地奈德哮喘上皮细胞信号转导子支气管上皮细胞
哮喘Th1/Th2失衡及牛膝多糖和地塞米松的作用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研究牛膝多糖对哮喘 Th1 /Th2失衡的免疫调节作用 ,以及其与地塞米松作用的异同之处。方法 :清洁级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 :正常对照组 ( C) ,哮喘组 ( A) ,牛膝多糖 ( ABPS)治疗组 ( T1、T2、T3) ,地塞米松治疗组 ( T4)。采用卵清白蛋白复制大鼠哮喘模型 ;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sandwich ELISA)法检测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BALF)中 IL- 4、IFN-γ水平。结果 :A组大鼠血及 BALF中 IL- 4水平均较 C组高 ( P<0 .0 1 ) ,BALF中 IFN- γ水平低于 C组 ( P<0 .0 1 )。ABPS治疗各组血及 BALF中 IL- 4水平均明显低于 A组 ,血中 IFN- γ水平高于 A组 ,但 BALF中IFN- γ水平与 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T4组 IL- 4水平最接近 C组 ,而 IFN- γ水平与 ABPS治疗组相似。结论 :ABPS纠正哮喘 Th1 /Th2失衡的作用与地塞米松有相似之处 ,在哮喘的治疗中至少可以替代地塞米松的一部分作用 ,同时减轻其副作用。
胡晓光李昌崇干素蛾陈小芳
关键词:哮喘TH1/TH2失衡牛膝多糖地塞米松免疫调节细胞因子
牛膝多糖对幼年哮喘大鼠气道壁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观察幼年哮喘大鼠气道壁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肥大细胞(MC)的变化并探讨牛膝多糖(ABPS)对其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哮喘组(A)、正常对照组(C)、牛膝多糖(ABPS)治疗组(T1、T2、T3),每组10只。采用鸡卵清蛋白(OVA)复制幼年大鼠哮喘模型。将动物处死后取肺组织,石蜡切片,HE及甲苯氨蓝染色,镜下观察EOS及MC数量、MC脱颗粒等情况,TUNEL法检测气道壁EOS的凋亡情况。结果①哮喘组(A)气道壁炎症细胞总数和EOS数为最多(EOS的百分率达73.4%±8.5%),ABPS治疗组T1、T3明显减少(EOS的百分率为56.1%±19.3%、57.3%±18.2%),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2组亦有减少,但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A组EOS凋亡率为5.3%±2.2%,而C组为15.9%±2.4%(P<0.01)。用药T1、T3组EOS凋亡率分别为8.7%±2.9%、9.8%±2.2%,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ABPS治疗组T1、T3的MC数量,脱颗粒百分率均低于哮喘组,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药物(ABPS)抑制率(T1、T2、T3)分别是26.7%、11.8%和35.3%。结论哮喘大鼠气道壁EOS和MC明显增多,牛膝多糖能减少哮喘大鼠气道EOS和MC的数量,促进EOS的凋亡,抑制MC颗粒的释放,从而达到治疗哮喘作用。
张海燕方军胡小光黄爱民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脱颗粒牛膝多糖
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Th1/Th2失衡及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Th1/Th2 (T辅助细胞 1/T辅助细胞 2 )平衡、嗜酸性粒细胞 (EOS)凋亡率的影响作用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C)、哮喘组 (A)、地塞米松治疗组 (T)。卵清白蛋白复制大鼠哮喘模型 ,检测大鼠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IL 4、IFN γ水平及气道壁EOS凋亡率。结果 A组大鼠BALF中IFN γ水平明显低于C组 (P <0 0 1) ,血中及BALF中的IL 4水平则明显高于C组 (均为P<0 0 1) ,表现出明显的Th1/Th2失衡。T组大鼠IL 4的表达明显低于A组而IFN γ的表达则明显高于A组 (均为P <0 0 1)。在A组 ,大鼠气道壁EOS的浸润明显增多 ,但凋亡细胞却很少看到 ,EOS凋亡率明显低于C组 (P <0 0 1) ,T组EOS凋亡率则明显高于A组 (P <0 0 1)。结论 纠正哮喘Th1/Th2失衡和促进气道壁EOS凋亡可能是糖皮质激素减轻哮喘气道炎症的重要机制之一。
胡晓光李昌崇罗运春陈小芳张维溪
关键词:地塞米松哮喘TH1TH2嗜酸性粒细胞细胞凋亡
牛膝多糖对幼年哮喘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被引量:59
2003年
李昌崇胡晓光陈小芳张海燕谢丽微蔡晓红董琳吴荣熙张正霞
关键词:牛膝多糖幼年哮喘动物模型气道炎症
黄芪对卵蛋白致敏大鼠肺组织中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及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黄芪(Radix Astragali,RA)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支气管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STAT6)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卵清白蛋白建立哮喘模型,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RA组和高剂量RA组。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嗜酸性粒细胞(EOS)和分类计数;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STAT6蛋白和STAT6 mRNA的表达。结果①模型组BALF中EOS绝对值和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黄芪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②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显示,模型组支气管STAT6蛋白和STAT6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黄芪组较模型组均明显减弱(均为P<0.01),其主要表达细胞是上皮细胞;③支气管STAT6蛋白、STAT6 mRNA分别与BALF中的EOS绝对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黄芪有抑制哮喘气道EOS性炎症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 STAT6及其mRNA的表达有关。
李昌崇叶乐平虞希冲李孟荣罗运春
关键词: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上皮细胞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及其mRNA在哮喘大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STAT6)及其mRNA在哮喘大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20只二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哮喘组。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复制大鼠哮喘模型,每只大鼠左肺留取肺组织,右肺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对BALF进行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和分类计数;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andwichELISA)法测定BALF和血清中IL-4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测定STAT6蛋白和STAT6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BALF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的浓度哮喘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2)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显示,哮喘组支气管STAT6蛋白和STAT6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其主要表达细胞是上皮细胞;(3)支气管上皮细胞STAT6蛋白及其mRNA含量分别与BALF中的IL-4浓度、EOS绝对值呈非常显著正相关。结论:哮喘大鼠STAT6蛋白和mRNA高表达,上皮细胞是其主要表达细胞,并与IL-4浓度、EOS募集密切相关。
叶乐平李昌崇李绍波范小芳胡晓光张维溪李孟荣
关键词:哮喘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上皮细胞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及其mRNA在哮喘大鼠细支气管中的表达与定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STAT6)及其mRNA在哮喘大鼠细支气管中的表达和细胞内定位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组织原位杂交等技术,对变应原诱导的哮喘大鼠细支气管中的STAT6 及其mRNA的表达和定位进行研究。结果:STAT6及其mRNA在哮喘大鼠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细胞中广泛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由变应原诱导的哮喘大鼠,STAT6及其mRNA在其细支气管中的表达对哮喘的发病机制的探讨和疾病的防治有很大的意义。
叶乐平李孟荣苏苗赏颜胜宇李昌崇
关键词: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细支气管哮喘上皮细胞
牛膝多糖对哮喘大鼠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研究牛膝多糖(ABPS)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支气管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STAT6)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哮喘+牛膝多糖组(ABPS组)。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和分类计数;并测定BALF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STAT6蛋白和STAT6 mRNA的表达。结果:①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EOS绝对值和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均高于对照组(P<0.01),ABPS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哮喘组(P<0.01);②BALF和血清中IL-4浓度哮喘组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ABPS组均低于哮喘组(均为P<0.01);③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显示,哮喘组支气管STAT6蛋白和STAT6 mRNA表达的平均吸光度(LD)均高于对照组,ABPS组则均低于哮喘组(均为P<0.01),其主要表达细胞是上皮细胞。结论:哮喘大鼠支气管STAT6及其mRNA较强表达,上皮细胞是其主要表达细胞;牛膝多糖有抑制哮喘气道EOS性炎症的作用,下调STAT6及其mRNA表达,使IL-4合成减少可能为其重要作用机制。
李昌崇叶乐平苏苗赏胡晓光张维溪罗运春
关键词:哮喘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牛膝多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