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DJXS12021106)

作品数:5 被引量:161H指数:3
相关作者:蒲勇健张勇陈立泰王春宝陈迅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收敛性
  • 1篇因果
  • 1篇因果关系
  • 1篇中国股市
  • 1篇中国农民
  • 1篇人均纯收入
  • 1篇收敛性分析
  • 1篇能源
  • 1篇能源强度
  • 1篇农民
  • 1篇农民人均
  • 1篇农民人均纯收...
  • 1篇企业
  • 1篇企业慈善
  • 1篇企业慈善捐赠
  • 1篇耦合度
  • 1篇耦合互动
  • 1篇协调度
  • 1篇面板模型
  • 1篇经济波动

机构

  • 5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蒲勇健
  • 3篇张勇
  • 1篇何梦琦
  • 1篇陈立泰
  • 1篇陈迅
  • 1篇潘林伟
  • 1篇董龙涛
  • 1篇王春宝

传媒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企业经济
  • 1篇农业经济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管理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波动的转移性检验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杨雪莱(2006)提出的非系统风险转移观点,文章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1992-2011年上证A股市场958只股票形成的系统波动、非系统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及三者间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股市波动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双向影响关系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然而,宏观经济波动对已成为股市波动主要成分的非系统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力。而且,股市系统波动与非系统波动互为Granger原因,并且在短期内可能通过宏观经济波动实现相互转移。
张勇蒲勇健潘林伟
关键词:宏观经济波动GRANGER因果关系
基于地理空间效应下的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收敛性分析
2014年
在传统趋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地理方法对中国农民纯收入进行了分析。选取了2001-2012年我国31个省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样本,并利用Moran’s I从全局以及局域层面揭示了各省农民人均收入的空间关联性。在此基础上,选择β收敛模型、空间滞后模型(SEM)和空间误差模型(SLM)对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β收敛进行分析。
董龙涛蒲勇健
关键词:农民人均纯收入空间自相关Β收敛
企业慈善捐赠市场效应研究述评与再验证被引量:1
2013年
企业慈善捐赠的市场效应是国内外金融经济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梳理了国内外企业慈善捐赠市场效应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进展,评析已有研究成果局限的同时提出了改进思路,并以5.12汶川地震捐赠数据为基础,根据调整的市场模型和Mann-Whitney U非参检验法对企业慈善捐赠市场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再次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资本市场对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作出了积极的正向反应,同时市场会通过甄别企业的捐赠时间、相对捐赠水平以及捐赠构成来衡量企业捐赠行为的真实性。
蒲勇健何梦琦
关键词:慈善捐赠
中国地区能源强度与经济的同步收敛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各地区一直致力于缩小经济发展差距,然而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能源强度及其收敛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地区能源强度与经济能够同时趋于收敛,那么经济发展中能源消耗总量控制的目标则是可行的。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份1997-2011年的数据,通过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地区经济的收敛性以及能源强度与经济的同步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区经济存在条件β收敛性,并且收敛速度达到每年1.98%-2.12%;伴随着地区经济收敛,能源强度也存在显著的收敛性,而且收敛轨迹呈现螺旋状;两个同步收敛过程中,地区经济收敛过程大约会提升0.02%的能源强度增长率,从而会提高能源强度的收敛水平,不过这一效应并不明显;而且,地区经济增长率和能源强度增长率均具有一定的正向外溢效应,但前者更突出。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认为能源消费总量非增长目标具有现实可行性,宏观层面可以形成能源强度与能源消费总量双控机制,地方则可以因地制宜步入能源强度与经济同步收敛的路径当中。
陈迅王春宝张勇蒲勇健
关键词:能源强度经济增长收敛性空间面板模型
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基于系统耦合互动的观点被引量:147
2013年
本文建立了一个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互动发展的耦合与协调模型,以31个省份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了二者互动发展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并从空间、时间两个维度进行了对比,同时对西部各省份予以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耦合互动状况整体不佳,二者仍处在磨合阶段,东部地区失衡现象更为突出;失衡的原因具有省际差异,总体上东部地区表现为服务业集聚发展不足,中西部地区也已由城镇化相对滞后转变为服务业集聚发展滞后;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的耦合互动具有逐步加强的时变特点和分布的空间变迁特点,二者已在少数省份形成了协同发展的局面。鉴于此,本文认为在深化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互动发展的战略认识,在制定向服务业适度倾斜的城镇化产业配套政策同时,注重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发展相对滞后方面的提升,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予以实施。
张勇蒲勇健陈立泰
关键词:城镇化服务业集聚耦合度协调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