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208RJZA062)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方王可敬孙厚坦罗晓红包建涛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军区总医院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脐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用负收集法分离提取脐带血干细胞,经股动脉穿刺插管,从肝固有动脉缓慢注入。同时选择2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肝功能、凝血指标、AFP、CT肝脏容积、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结果:干细胞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白蛋白治疗后4、12、24周明显改善,PT治疗后12、24周降低;AFP治疗后4、12、24周升高;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脏体积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肝脏体积有增大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例第10周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脐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可以改善肝脏的合成功能,促进肝组织再生,有新生血管重建情况发生,未发现门静脉血流动力参数的改变。
- 王可敬赵山明王方孙厚坦寇俊峰
- 关键词:脐血干细胞肝硬化
- 脐血干细胞移植对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0例为治疗组,经肝固有动脉进行异体人脐血干细胞移植;选择资料匹配的同期住院未行脐血干细胞输注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门静脉血流动力学、B型超声肝脏体积及造影剂消退时间等指标,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肝内脐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为100%,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3、6个月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Alb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3、6个月总胆红素(TBil)明显降低,对照组治疗6个月时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1、3、6个月后甲胎蛋白(AFP)明显增加,且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与移植前比较,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PT)于移植后3、6个月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纤维蛋白原(Fib)在移植后3、6个月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时间(TT)在移植后均呈降低趋势,但与移植前差异不显著,对照组亦无明显变化(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门静脉最大流速(PVX)、脾静脉最大流速(SVV)、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肝脏体积均有增大趋势.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脐血干细胞移植后,治疗组造影剂消退时间明显减慢(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固有动脉行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可以改善肝功能及静脉血流情况,且安全有效,为临床肝病的治疗探索了
- 王可敬罗晓红孙厚坦王方包建涛
- 关键词:脐血干细胞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流动力学